残筇索韵(十二)·诗词的语法特点 语 序 一、字的倒装: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二、句子成分倒装(词语倒装): 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寒鸟鸣古木,夜猿啼空山) 魏征《述怀》: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王维) “涧花燃暮雨,潭树暖春云” (岑参)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祖咏)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王维) (楚塞:湖北境地,九派:指汉水许多枝流<在荆门山附近入江>) 补语提前 “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风折笋绿垂,雨肥梅红绽) (辛弃疾) 修饰语提前 “疑是银河落九天”(九天落) (李白)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杜审言) (云霞是由东海逐步映红大地,春天是由南向北逐步扩展) 乘肩争看小腰身 (争看乘肩小腰身) (吴文英) 辨别句子颠倒,先要了解句子结构和成分之间的关系,再找一找什么成分颠倒及颠倒的原因(如求韵、求平仄、求对仗等等)。 三、句子倒装 句子成分倒装,有半句倒装,有整句倒装。 例: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 (前后倒装,稻花香里听到一片蛙叫,好像说今年又是丰收年)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杜甫)(前后倒装) 试说途中景,方知别后心” 行人日暮少,风雪乱山深。 (孔仲平) (系:“行人日暮少,风雪乱山深。说与途中景,方知别后心”之倒装。一扫平直、浅淡,陡增诗意) 句 式 一、不分主谓: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 二、单句的一部分: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 (毛泽东) 三、可以是单句: “不见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 唐寅 四.可以是复句: “我失骄杨君失柳” (毛泽东)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王维) 成分的省略 一.省虚词 “菱蔓弱难定,杨花轻易飞” 蔓和花后省“之”,弱和轻后省“而”。 “南山晴有雪,东陌雾无尘” 山和陌后省“虽”。 二、省实词 “春浪棹声急,夕阳花影残” 浪字后省“高而”,阳后省“淡而”。 “可怜南去雁,不为倚楼人” (‘捎书’ 明 谢榛) “旧香残粉似当初,人情恨不如” (恨不如后面有物)(宋 晏几道) “三月休听夜雨,如今不是催花” (后面省“雨”) (张炎) 三、平行省 “相见时难别(时)亦难” “桃叶传情竹枝(传)怨” “溪涧水流东涧水(流),南山云起北山云(起)” “一日(程)分成两日程,半年水居半(年)山居” 四、省人名、地名、书名中的字(必须是公认的名人、胜地、名著) 赏菊类陶渊, 李杜文章在, 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 (许浑) (淮南一叶下:《淮南子》“一叶下而知天下秋”,淮南子省成“淮南”,“一叶下而知天下秋”省成“一叶下”) 五、跳跃 主要指意的跳跃,时间的跳跃等。 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由眼前直接跳到事件结尾。 注:诗句有各种省略,但省略是有条件的,必须注意前后字句关系,不能任意省略。 好处:可以帮助处理诗词格律上的问题,可以帮助理解别人的诗句。 互文 诗的上下句互相成文,合而见意,称互文。 “雄兔脚扑朔(眼迷离),雌兔眼迷离(脚扑朔)”。 “东园载酒西园醉” (戴复古)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杜甫) 用 典 一、用典的方式、方法 用事(历史故事) 用句(用前人现成的诗句) 用词(把故事或前人的文句缩成一个词语用在句里) 例:周恩来:(1917年)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面壁:达摩少林苦修;破壁:张僧鹞画龙点睛;蹈海:战国鲁仲连为理想而献身,“如果不能实现,宁可蹈海而死”。 二、杂记 玄酒:《礼记》玄酒谓水也。 柳:章台、灞岸。 眼泪:玉箸双垂。 发髻:绿云缭绕 华胥:梦境(列子·皇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之国) 陈毅《吾读》 吾爱长短句,最爱是苏辛。东波胸次广,稼轩力万钧。 (用典要精不要滥,要熟不要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