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笠翁对韵》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其在诗联界影响极大,据说还流传到日本。清道光年间的米东居士对《笠翁对韵》有极高的评价“其采择也奇而法;其搜罗也简而该。班香宋艳,悉人熏陶;水佩风裳,都归剪裁。”
李渔作为清联中最早的大家,距梁章钜写《楹联丛话》有150多年之早。其作品类别多样,题赠妙绝,风骚名胜。其最主要的楹联风格是叙中夹议,自成一家。其叙中夹议风格和每联标注风格都为后清联大家俞樾所继承并发扬光大。李渔其有意识地创作名胜楹联,有意识地收集自己楹联作品,有意识地将楹联美学致以实用,有意识地提出了自己创作名胜楹联的初步审美理论,有意识地撰写笠翁对韵启蒙读物,为清联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如果说钟云舫终结了煌煌清联的尾篇,那么李渔就是抒写了泱泱清联的开篇。“凡作壁间联句,须有别才,文人之中,尽有事事擅长,而独艰于此者。笠翁诸联,无语不臻至极,千古上下,独步何疑。”-----施菲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