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阿哥传奇

若泛泛而论,诗之优劣其实与新声旧韵无涉

[复制链接]

141

主题

1740

回帖

600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005
发表于 2016-9-26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今晨06:46淬叶的发言:




赞成娄先生这段话。


历史不会停留在某个断面,发展是必然的。把甲骨文作有价值的文化遗产,一片甲骨文放进博物馆可以价值连城,不标明现代要推广甲骨文。唐诗的代表作很有文学价值,也不标明不可跨越。“听取新翻杨柳枝”、“各领风骚数百年”古人早有引领。今天的电子产品三个月一更新换代,标明今人更聪明。这聪明,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发展。都是叠罗汉站在前人肩膀上完成的。强调继承,少走弯路,是为了更好更快发展。说继承,不是返祖回到身披胡叶年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1

主题

1740

回帖

600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005
发表于 2016-9-26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心格律之不傳是多餘的。
格律體僅是華夏古典詩的一種體裁。五七律絕是應古科考之需要,其簡潔明快也為世人所喜歡。但今天不一定要按古音律來框它。古音是紙面規定,走向口頭則發音五花八門。今天只有兩類口語,一是國人都能聽、說的普通話。二是方言,一方可通而他方未必通之音。把古詩詞都用古律格式起來,是普及開來甚至繼承的坎兒,所以偉人毛澤東早就說過不以在青年中提倡,還是他說得好要詩詞學習民歌,民歌用韻方言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1

主题

1740

回帖

600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005
发表于 2016-9-26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些的詩作非為靈感點燃,抑或心音不足,落筆是為形式而形式,而非形式為詩所用。寫出的作品属自我欣賞,缺乏品味,更莫提境界,即使模擬了唐詩,理所當然不為人們喜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主题

292

回帖

85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59
 楼主| 发表于 2016-9-26 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9-25 17:39
呵呵。说实在,在当今一些比赛获奖作品如何?又有多少是可看的?再看那些报刊登出的,有几首是能让人看的 ...

你还是过于乐观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主题

292

回帖

85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59
 楼主| 发表于 2016-9-26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6-9-25 23:05
加入会员不需要花什么钱,一年也就缴纳几十元会员费,与买包中档烟差不多。获奖作品受诸多因素制约,不见 ...

此论比晓风轻送客观得多,可还是太过乐观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主题

292

回帖

85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59
 楼主| 发表于 2016-9-26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言哉 发表于 2016-9-26 07:44
用声谐音不必强求。

是滴,用东南韵、吴语韵、粤语韵、闽语韵、湘语韵等各地方言韵均可,只要有声就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主题

292

回帖

85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59
 楼主| 发表于 2016-9-26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淬叶之声 发表于 2016-9-26 11:07
这是娄先生在某论坛发言的一段摘录:

“用当代新韵写诗,这是一种无可争议的大趋势。因为,新的音韵已经自 ...

随着历史进程,创新是必然的。可在新声旧韵这个问题上,其实无创新可言,现代读书音语音系统在那儿摆着,用就是了。各地方言韵在各自的小圈子内切磋交流亦属正常,应为其提供方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19 16: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