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柏梁体”又称“柏梁台体”“柏梁台诗”,一般古体诗只要求双句押韵,近体诗则多是首句入韵,隔句押韵,这种诗每句七言,都押平声韵,全篇不换韵。柏梁体是七言诗的先河。据说汉武帝筑柏梁台,与群臣联句赋诗,句句用韵,所以这种诗称为柏梁体。
这种作品的特点:
一、最初只有七言,没有五言。
二、最初只押平声韵,一韵到底。
三、可以有重韵。
四、逐句入韵。
五、前后句意不相属。
六、不拘句数。
这种作品分类:
(一)帝王宴歌类
(二)文人联句类
(三)回文变体类
(四)仄韵变体类(此类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柏梁体)
举例如下:
1、唐中宗十月诞辰内殿宴群臣效柏梁体联句
润色鸿业寄贤才,(李显)叨居右弼愧盐梅。(李峤)运筹帷幄荷时来,(宗楚客)职掌图籍滥蓬莱。(刘宪)两司谬忝谢钟裴,(崔湜)礼乐铨管效涓埃。(郑愔)陈师振旅清九垓,(赵彦昭)欣承顾问侍天杯。(李適)衔恩献寿柏梁台,(苏颋)黄缣青简奉康哉。(卢藏用)鲰生侍从忝王枚,(李乂)右掖司言实不才。(马怀素)宗伯秩礼天地开,(薛稷)帝歌难续仰昭回。(宋之问)微臣捧日变寒灰,(陆景初)远惭班左愧游陪。(上官婕妤)
2、曹丕《燕歌行》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
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
尔独何辜限河梁。
3、陆机《燕歌行晋》
四时代序逝不追,寒风习习落叶飞。
蟋蟀在堂露盈墀,念君远游恒苦悲。
君何缅然久不归,贱妾悠悠心无违。
白日既没明灯辉,夜禽赴林匹鸟栖。
双鸣关关宿河湄,忧来感物泪不晞。
非君之念思为谁?别日何早会何迟!
汉武帝等《柏梁台诗》,如果细细罗列,在形式上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1)是七言古体诗。
(2)通篇只押一个韵。
(3)每一句都押韵。
(4)押的是平声韵。
(5)押韵不避重复。
(6)多人联句,每人一句。
(7)句与句之间,意思可以相贯通。特别是一人的独立创作。
(8)全篇句数不固定,且可以为偶数,也可以为奇数。
现在“柏梁体”诗的形式特征,只剩下了约定俗成的三条刚性标准:
(1)必须是七言古体诗。
(2)通篇只许押一个韵。
(3)每一句都得押韵。
也就是说,必须同时满足以上三条刚性标准,才能算是“柏梁体”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