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辛勤

论语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复制链接]

2005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8486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0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就是人的关系。儒家特别强调自律,教人要不断自反、自省、努力学习。我们看《论语》,一打开就是孔子劝学,接着曾子又讲“吾日三省吾身”。读《论语》,你可以发现它有个《圣经》佛经都没有的现象,是什么呢?以佛祖来说,佛祖会说我错了吗?佛祖是世尊呢,天下地下唯我独尊哪!他从来就没说过我错了,你读遍佛经也没这个话。那上帝就更不会说我错了,但孔子会!孔子会说我错了,谢谢你告诉我。“大禹闻过则喜”啊,圣人也有过错,但“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只要改过就好。所以儒家是十分强调自律、自反的,这个思想在全世界的思想谱系中非常特别。强调“克己”,这“己”就包括了我所的知见、自我意识,要求人在高度自省的精神中去做他的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5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8486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0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7.儒家思想贯穿到社会的各个方面
儒家讲的“诚”,基本上不是对别人诚信,而是对自己,所以叫“诚意正心”。骗得了别人骗不了自己,所以要“诚”。儒家讲的良知、正心、诚意,都是对内的。人自我的检查,高于别人对你的判断,这个是儒家的基本看法,事实上这也最符合人的性质。
    所以儒家说“慎独”,你一个人的时候,面对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对着自己,克己复礼,真诚克服自己的邪念贪欲。这种态度,亦称为“敬”,是庄敬之敬。凡事要对得起自己的良知,这是儒家的基本原则。
    人文世界应该是“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对于残疾的、力量小的、弱的人,要照顾他、帮助他,这才是人文世界的原理。儒家所讲仁爱的仁,才是人跟人相处的原则,可用来替代现代社会弱肉强食的原则,与动物原则不同,儒家讲的“人禽之辨”,主要即在辨这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5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8486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0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传统儒家强调仁,仁是什么?就是人跟人之间有关怀、有同情,“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这样才能互相协助,互相帮助,人跟人之间才有合作可说。所以用仁爱原则来替换现在这种弱肉强食的原则,是儒家在人人关系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提醒。
    另外就是应该用“礼让的原则”,或叫“礼敬的原则”来取代竞争原则。
  现代教育,同学之间有竞争,工作中则认为把别人都打败了,才叫成功人士。这些都是竞争的原则。但儒家谈的不是这个,否则为什么儒家要讲礼呢?
    儒家曾言“礼,始诸饮食”。人们会定个规则,以礼。譬如说老人先吃、体弱人先吃、女人先吃、小孩先吃、还是生病的人先吃等等?这个规矩,才是人文世界的逻辑,这就是礼!何况,这礼还不只是一个形式,它内在表达的是人跟人之间互相的敬重。人对天地的敬重、对事物的敬重,对他人的敬重,这敬,贯串成我们整个文化的内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5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8486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0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儒家还特别强调学习的原则。每个人活在世上,都有学的义务、也有学的权利。所以《论语》一开篇就讲学而时习之,《荀子》第一篇也是《劝学篇》,人活着就是要学习。《易经》上说“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讲的就是从问学到实践这一连贯的过程。而这个学呢,是“君子没世而后已”的,学一辈子。人只要活着,就要学习。
  正因重学,所以儒家强调“尊师”,强调师道。“师道”在儒学中特别重要,因为师道还有在政治上的应用。儒家在中国的政治上,曾很成功地把自己变成了皇帝的老师。过去的皇帝都要接受经筵教育。从皇子起,就接受儒学教育洗礼,培养到成了皇帝;皇帝每天早朝,回去后,下午要上课,有老师来教你儒家的一些道理。所以儒者一直扮演这个教导者——老师的角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5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8486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0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他跟君主关系也一直是紧张的,儒家强调“道尊于势”,“道”——天道、师道,就是儒家之道——道的地位高于现实政治的权位、势力。所以皇帝你是学生,你要听我的,我教你往正道上走。有些皇帝却是坏学生,不认同这个关系,老想伸张自己的势力,把倒压下来,要由自己来“作之君,作之师”,因此这里有一定紧张关系。但是儒家强调学习、强调师道、强调道尊于势的作用,影响还是很大的。在近代的人际关系中,这些都可以是对我们现代社会的调整。
    对我们社会,儒家还有什么可能产生作用的地方呢?其实,儒家在社会组织方面,也有可观之处,值得注意。
    这部分不只在现代有用,在古代也是如此。周汉儒家就强调要整齐风俗、化民成俗。宋明以后,儒家发现把力量花在政治领域,效果有限,所以更着力于化民成俗,让儒学跟一般老百姓的生活结合起来。
    第二就是在孝亲跟养老。在家庭跟社区、乡党、社区之间推行孝亲跟养老。就是孝的伦理跟养老的伦理,这在历史上也非常有成果。
    第三是建立礼治的社会。儒家是要人“明德”的,要“明明德”,而止于至善,整个社会皆须能明德向善。目前儒家在社会中已经起了一些作用。
  “大人与天地合其德,与四时合其序”。儒家讲的天人关系,最自然、最简单,就是把人放入天地自然运化之中看,人的所有思维、行动、作息、身体内部的关系,都是跟天地宇宙相结合的。现代人常以为一般讲的小宇宙、大宇宙、人和天地的结合等观念,出自道家,或出自中医,殊不知这是儒家的传统。
    读过《礼记》的《月令》篇的人都知道,每个月时令不同,人的行动也就有所变化。更早的《逸周书》第五十一篇《月令》、第五十二篇《时训》记一年二十四节气及七十二时之物候,也是讲人跟四季之间的关系。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在节气的阴阳变转之中,人应该怎么样跟天地结合?这其间有很多礼仪,怎么过端午、怎么过三月三上巳、怎么过重阳?这些礼仪,后来皆变成了民俗,形成了具体的文化内容。
    人去体会自然,体会生命在自然中的流动,这些礼俗对丰富现代人生命的内涵都是有帮助的。所以说儒家对现代社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28 02: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