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95|回复: 12

五坡斋 海 陆 丰 象 棋 史 话

[复制链接]

155

主题

852

回帖

327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278
发表于 2013-11-25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五坡居士 于 2013-11-27 23:45 编辑

按:见论坛有不少象棋爱好者,特连载此文。

话(一)
叶良方   
      海陆丰的象棋活动,渊远源长,历史悠久。南宋嘉熙五年(1241)九月九日,著名诗人、福建象棋高手刘克庄任广东运判时,曾两次经过惠潮官道在海丰县驿馆过夜,写下了多首诗词。至南宋景炎三年(1278),江西弈派的象棋名手文天祥率领抗元大军驻进丽江浦、南岭山区一段时期。戎事之余,与随其勤王的部属江西棋手切磋棋艺,使象棋在海丰民间广泛流传,首开海丰县象棋运动之滥觞。文天祥曾有《象弈各有等级四绝品四人高下》诗四首,评价军中这四位高手水平。其三曰:“坐踞河南百战雄,少年飞槊健如龙。世间只畏两人在,上有高公下慕容。”明末清初,一窑天居士廖天佐也是一位象棋爱好者,常与捷胜城内文人棋客在黎明洞的石棋盘上弈棋。这块巨大的石棋盘,位于山上石洞封顶的巨石中间,刻有横纵九条刻线的象棋盘,距棋盘四周1米处,各钻有一石孔,可供插木桩或竹桩搭凉棚,遮盖日光雨露。廖天佐常与梁壮廷、朱斗臞、黄拙含等捷胜棋友在此弈棋吟酌,观赏海景。至清末捷胜贡生林翘云到此凭吊为之撰联云:“西山吟,南山咏,大明秀才乎,不惭孤竹庶子; 陶公酒,廖公棋,一窑居士者,无愧五柳先生。”从而留下了逸闻佳话。

黎明洞棋盘石.jpg (明代廖天佐凿刻的黎明洞上巨石象棋盘)


  汕尾港罗寿南挑战粤东一凤
      明末清初,象棋活动已经广泛流行于海陆丰民间,从海丰名胜长春峒等各地至上世纪六十年代犹存的棋盘石,可以证实这项深受老百姓喜欢的活动已全面开展。民国时期,汕尾象棋名手、号称海陆紫棋王罗寿南的出现,使海陆丰棋艺达到一个新的阶段。罗寿南,人称罗寿;是汕尾镇的一位民间医生,业余对象棋的研究如痴如醉。他平时将棋盘悬贴于蚊帐上,躺在床上独自琢磨棋艺,久而久之,棋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抗战时期,国手陈松顺的师傅粤东三凤之一的安南棋王钟珍,曾流浪到海丰县。在海城镇,钟珍摆摊于米街,地上放一盘三局,一盘棋局,一盘全局注明:不相识者,玉盘让马。围观者人山人海,轰动全城。在汕尾镇,他摆摊设局于大街和二马路,寻访当地象棋高手与其对弈博彩,无人能敌其让马局。汕尾港几家商铺为了壮地方的门脸,特地邀请罗寿南出面与钟珍对阵。为了鼓励罗寿南放下思想包袱下好象棋,对他说:牛角不尖不过岭,跟这位外江老下棋要认真下,输的彩金由我们出,赢的彩金全归于你。于是罗寿南与钟珍激战多局,虽输多赢少,但博得安南棋王的肯定和赞赏。认为他走遍潮汕各地,粤东棋坛无人能出其右,评价罗寿南是粤东棋王;并将与罗寿南的二盘精彩对局记录下来,送给罗寿南保存纪念。此外,钟珍还到公平墟摆摊,与当地少年爱好者黄伍下过几局让马棋,对黄伍棋艺颇为赞许。过了一段日子,钟珍离开海丰前往汕头市,终于在那里因贫病交加而逝世。

民国钟珍对局之一

民国钟珍对局之一

民国钟珍对局之一

155

主题

852

回帖

327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278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5 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注:钟珍为民国时期广州棋界四大天王之一,是建国后羊城两老(杨官磷、陈松顺)中的陈松顺之恩师。陈松顺之子陈志刚为广东象棋队原领队。笔者曾在肇庆七星湖与陈老及吕钦、许银川·、庄玉腾等名手临枰对过几局·。

点评

肯定是高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25 22:01

367

主题

1万

回帖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36563
发表于 2013-11-25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坡居士 发表于 2013-11-25 17:40
注:钟珍为民国时期广州棋界四大天王之一,是建国后羊城两老(杨官磷、陈松顺)中的陈松顺之恩师。陈松顺之 ...

肯定是高手

点评

二 马炯烈过宫炮报“一箭之仇” 新中国成立初期,罗寿南继续称雄海陆丰棋坛,蜚声远近。但此时海城出现了新秀马炯烈。罗寿南与马炯烈对局多盘,虽照例让一只马大胜,但对马炯烈颇加赞赏,认为他是海陆丰棋坛继他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26 22:04

155

主题

852

回帖

327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278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6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五坡居士 于 2013-11-27 23:32 编辑

话(二)

                                               二  马炯烈过宫炮报“一箭之仇”

       新中国成立初期,罗寿南继续称雄海陆丰棋坛,蜚声远近。但此时海城出现了新秀马炯烈。罗寿南与马炯烈对局多盘,虽照例让一只马大胜,但对马炯烈颇加赞赏,认为他是海陆丰棋坛继他之后的称雄者。1953年初,揭阳棋王郭齐修(郭进修之兄,其父是汕头棋王)来访海丰,让半只马与马炯烈弈战,马炯烈不敌,特地与象棋爱好者马汉怡等带郭齐修到汕尾,与罗寿南对弈多局,不分胜负。每局罗寿南均让一只马始终在原位不动。旁观者问罗:“你一只马何以不动?”罗寿南微笑不语。郭齐修亦知罗寿南让他一只马,大为拜服。1957年,在海丰县工商联礼堂,举行解放后第一届象棋选拔赛。马炯烈以其拿手的“过宫炮局”与人过招,所战皆捷,获得第一名。因此代表海丰县参加惠阳专区8个县市的选拔赛,每人对弈二局。马炯烈又以擅长的“过宫炮局” 战胜多名外地棋手,取得15胜1和的不败战绩,获得全专区第一名。城市人视其来自乡下农村,称他为“农民棋王”。不久代表惠阳专区参加省赛,也取得好名次。1958年,马炯烈特地往揭阳拜访郭齐修,对弈6局,5胜一和,雪了当年让马惨败之耻。郭齐修大惊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不想君棋艺精进若斯。佩服!佩服!”这时期活跃于海陆丰棋坛的还有朱谦、陈锐、黄伍、钟绵时、魏吾窗、郭晋修等棋手。

马炯烈在深圳弈棋照片.jpg


马炯烈在深圳自家酒楼棋坛与棋友对弈

海丰县海逸轩杯象棋比赛获冠军选手李进上台领奖.JPG

马炯烈(台上左二)

10

主题

351

回帖

767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积分
767
QQ
发表于 2013-11-27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问好先生!

点评

三 海陆丰弈林混战群雄并起 1962年,一代棋王罗寿南在汕尾逝世。接着文化大革命破四旧的风暴席卷大地,使海陆丰棋坛寂静了一个时期。进入70年代,棋运复苏。随着一些新手的成长,海陆丰棋艺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海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27 23:18
谢影醉版主关注顶贴!续发于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27 23:16

155

主题

852

回帖

327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278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7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影醉 发表于 2013-11-27 08:30
学习了,问好先生!

谢影醉版主关注顶贴!续发于下:

155

主题

852

回帖

327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278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7 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五坡居士 于 2013-11-27 23:36 编辑
影醉 发表于 2013-11-27 08:30
学习了,问好先生!

话(三)

                                       三  海陆丰弈林混战群雄并起
       1962年,一代棋王罗寿南在汕尾逝世。接着文化大革命破四旧的风暴席卷大地,使海陆丰棋坛寂静了一个时期。进入70年代,棋运复苏。随着一些新手的成长,海陆丰棋艺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海城镇有马炯烈、吴达引、陈世定、林如明、陈汉贻的“五虎将”。他们平时在海城老市场入口马炯烈药店内摆起棋盘,逢有外地棋手上门挑战,则轮流上阵应战。并以一包或几包香烟为奖品。70年代末笔者在汕尾工作时,二马路一江湖棋摊高手朱昌七邀战,我以顺手炮局十几个回合战胜他。他很惊异,介绍给其胞叔汕尾棋坛领军人物朱谦、朱昌宜父子。并经朱昌宜热心介绍进入汕尾棋坛,多次参与汕尾棋坛节日比赛,获得优异成绩。一次,途经海城老市场马炯烈药店观战。 “四虎”林如明邀笔者对局,直落五局战胜他。“三虎”陈世定为挽回海城棋坛面子,接着邀战至下午,笔者又以胜三局奏凯而归。  

      海城“五虎将”之首马炯烈的特点是棋风细腻绵密,算度精准,思考问题冷静,中残局功夫老练;老二吴达引的特点是运子灵活、善设圈套;老三陈世定的特点是棋风韧劲,尤善久战苦战,后入香港籍,常在香港维多利亚港公园摆摊赌棋称霸。此外,还有不列入五虎将的施杰伦,其特点是后手善以屏风马布阵,防守严密,善以柔克刚。汕尾镇有郑良武、李焕新、吴建国的“三驾马车”,其中郑良武的特点是布局严谨,棋风稳键,棉里藏针,残局尤见功夫;李焕新的特点是棋风犀利,运子灵活;吴建国的特点是擅长反宫马,中残局扭杀能力强。陆丰碣石镇有陈正、许宣、吴填、陈锐等;陈正虽为碣石一裁缝师,但行起棋来滴水不漏,功力深湛;吴填虽文化水平不高、齿音不清,却智商甚高,如初生之牛犊,运子灵活,执锐攻城无坚不摧。尤其善抓对手疏漏,常常一击奏效;许宣熟读港版《橘中秘》、《梅花谱》等兵书,布阵谋局,有章可循;陈锐老姜犹辣,深思熟虑,步步为营,常常围而歼之。甲子镇有黄近、郭轮等众多好手。黄近乃海运船之船夫,但布起象阵来老谋深算,擅长中残局,运筹缜密,几近炉火纯青。郭轮位居甲子棋协会长,江湖历练多,故其布局多江湖气,起手常以双炮相叠之“神仙妙手”怪招,或以“金钩炮”、“九尾龟”、“双边马”等奇门冷僻布局,藉以出奇制胜,且棋风奇诡,运子灵活多变,走子速度快,不熟悉此类布局者常落其圈套;东海青年棋手罗洪满喜用“仙人指路”开局,以对手拼中残局功夫;以上诸位俱是海陆丰棋坛的名手。
       1974年5月,海丰县为选拔棋手参加汕头地区象棋赛,在汕尾文化宫举行选拔赛。比赛结果:第一名马炯烈,第二名朱昌宜、吴建国、李焕新并列。以此选出马炯烈、李焕新及女棋手卓良为代表的海丰象棋队。由领队施杰伦带队前往潮安县,经过团结拼搏,获得全地区团体第二名;卓良获得女子第二名,代表汕头地区参加省赛。《汕头日报》曾撰文高度评价海丰象棋队良好的棋风和顽强的拼博精神。这时期,海丰籍的广州棋手刘美松连续多届获得广州市甲组棋手的称号。此外海陆丰棋坛尚有黄创、温业创、马小杰、张江、黄新民、陈少冰、余少瑜、罗盾、蔡娘树、陈锻、王前、蔡超如、袁汉如等棋坛好手。

      进入八十年代,海陆丰象棋运动更趋昌盛,人才辈出。1980年,汕尾镇后起之秀,受郑良武启蒙培养的少年棋手刘小平返回原藉汕头市,获得汕头地区少年比赛第二名。同年在县总工会举行的首届海丰县四镇象棋团体赛。以黄创、叶良方、黄伍为代表的公平队镇队夺鼎称冠,以郑良武、黄桂山、李焕新为代表的汕尾队荣获第二名。这时期,在碣石镇名棋手许宣的热心组织下,海陆两县的象棋交流活动频繁。1981年,在碣石镇文化站的邀请下,汕尾镇派出以钟绵时为领队,带领黄桂山、李焕新、叶良方为代表的象棋队与碣石镇队的许宣、陈正、陈锐、吴田等四位棋手进行对抗赛。海城镇队闻讯也由马炯烈、陈汉贻、陈金钟等前往观摩。从而增强了海陆两县棋手的友谊。汕尾镇的黄桂山也是一位象棋活动的热心者,他经常与笔者在其宅前切磋棋艺,吸引汕尾镇很多青少年爱好者前往围观学习,他们当中后来培养成为汕尾市棋坛的中坚力量如叶小钢、刘大方、丘小惠、戴小谷等。
海逸轩杯象棋赛颁奖合影.JPG (县象棋协会正副裁判长为海逸轩全国象棋邀请赛四至八名获奖者颁奖)

       1985年,笔者从汕尾调到海城工作之后,多次在幼石街总工会参加“五一”象棋比赛,战胜当时海城顶尖高手吴达引、施杰伦、罗盾等,连续两届获得第一名,以后又多次获得前三名成绩。并曾先后战胜揭西、普宁、揭阳等外地名手的上门挑战。还曾经代表海丰象棋队出征陆丰县碣石镇、甲子镇,切磋棋艺,万众空巷,争相观看,轰动一时。90年代笔者曾与海丰吴达引、陆丰马小杰等代表汕尾市财政象棋队,到珠海、深圳参加“粤财杯”象棋团体预决赛,击败省内多个市级象棋队,荣获第三名而归。还曾参加在阳江市举行的第二届省“粤财杯”比赛和在中山市举办的全省农民杯比赛;并参加省象棋队在肇庆七星湖举办的象棋训练班,听陈松顺、汤玉光等象棋大师讲课。旋在广州文化公园与其他优胜者被省棋队安排坐镇第一关,省象棋女子大师坐镇第二关,第三、四关由特级大师庄玉腾、吕钦、许银川等镇守,公开应众报名攻擂。结果仅有曾获省冠军的广州黎德志冲破庄玉腾镇守的第三关,获得奖品空调一部。80年代起至2000年,多次接受汕尾工会、海丰县总工会聘请担任裁判,每年五一节和国庆节等节日举办象棋比赛,均主持赛事,培养了一大批青年棋手,其中包括外来工棋手。以后长期当选为海丰县象棋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并被市体委发证书聘为中国象棋二级裁判,与钟绵时等主持海城地区的象棋比赛,使马锦腾、谢锡忠、林嘉平、古小冰、叶华、叶桂以及外来工孙本诗、李进等新手脱颖而出。


139

主题

376

回帖

408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088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3-11-28 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讀海陸豐象棋史話後方知宗兄乃棋壇高手,敬佩之餘,也勾起回憶;69年下鄉前夕,
少年的我也常和鄰居潘慶輝、經常和其承教對奕,他是汕尾棋賽第三名,李煥新是第-各。
下鄉後也常和鄉人到處奕棋至天亮,不怕蚊咬,只為了嬴幾枝豐收大鐘香煙。
惜76年回流汕尾做水庫工地3年至今再無奕棋了。不然,曾是狂熱愛好者的我也可以和兄一奕了。問侯宗兄。

点评

回宗兄: 潘慶輝是汕尾千金媽里仁巷人,他於60年代曾在汕尾工會參賽過,愚弟還小。他自制麥牙糖, 63年我曾拿去在工會門口販賣。有糖粒、橡巾。68年更賣香煙糧票布証火柴火石等,掙點小錢養生活。 罪名資產階級思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30 15:19
潘慶輝是汕尾第三名?没有听说过。1985年以前,汕尾象棋比赛获得前三名者,有郑娘武、李焕新、叶良方、郑云湘、魏吾窗、黄桂山、朱谦、朱昌宜、徐娘富、吴建国、黄新民、翁锡华、王顺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28 19:14

173

主题

1179

回帖

508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087
发表于 2013-11-28 0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冷峻 于 2013-11-28 01:52 编辑

欣赏叶兄<海 话>.
象棋我也喜欢,常与以前的香港甲组冠军等下,输多赢少.有空的话也和叶兄下盘....{:soso_e181:}

点评

香港象棋冠军是否赵汝权?海丰在港象棋好手有陈世定,是原海丰县老五虎之一,长期在江湖上以博弈赌钱为生。据他说过,他在香港维多利亚公园摆棋与人博弈,赢过不少香港棋手。曾与赵汝权比赛过。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28 19:20

155

主题

852

回帖

327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278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8 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五坡居士 于 2013-11-28 19:39 编辑
香江遊子 发表于 2013-11-28 00:34
拜讀海陸豐象棋史話後方知宗兄乃棋壇高手,敬佩之餘,也勾起回憶;69年下鄉前夕,
少年的我也常和鄰居潘慶 ...


潘慶輝是汕尾第三名?没有听说过。1985年以前,汕尾象棋比赛获得前三名者,有郑娘武、李焕新、叶良方、郑云湘、魏吾窗、黄桂山、朱谦、朱昌宜、徐娘富、吴建国、黄新民、翁锡华、王顺杰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1 02: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