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13|回复: 4

[词] 改写中国历史的英明帝王陈霸先(二)

[复制链接]

56

主题

1341

回帖

555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555

热心奉献奖章

QQ
发表于 2013-6-30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改写中国历史的英明帝王陈霸先(二)

南北朝时期,南方抗击北方统治者南侵的战争主要有三次,第一次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淝水之战”,东晋大将谢石、谢玄以8万军队,在淝水一战击败了前秦的80万大军,使得北方的前秦军队“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仓惶北窜,这次战争使南方赢得了一个较长的稳定发展阶段。第二次就是侯景之乱,在陈武帝和梁元帝手下大将的共同抗击之下,侯景之乱被平息,但给梁朝政权以沉重的打击。第三次就是陈武帝抗击北齐的南侵。陈武帝同王僧辩本来共灭侯景,情好甚笃,但武帝对王僧辩向北齐的屈服十分不满,对王僧辩迎萧渊明他“以为不可,遣使诣僧辩苦争之,往返数四,僧辩竟不从之”。对此,陈武帝常独自愤叹,但民族大义又不能丝毫含糊,于是,陈武帝于公元555年九月,率兵袭杀王僧辩。在历次诸多的战争中,陈武帝都没有犹豫过,只有在杀王僧辩的过程中,陈武帝曾一度犹豫,在手下大将的反复劝说下才下定决心出兵。杀了王僧辩之后,陈武帝废除了北齐的傀儡萧渊明,北齐的统治者十分恼火,多次派大军南下。当时南方的情况是,梁朝的同姓王侯拥兵割据,相互攻伐,王僧辩的残余势力占据东吴,举兵反叛,面对复杂的政治军事形势,陈武帝沉着果断,从容应对。公元555年十一月,齐军数万南下攻打南京,来势甚锐,陈武帝派兵深入敌人的后方,专门攻击敌人的后勤补给线,然后包围敌人,北军气馁,同南方议和,武帝许之,乃于城门外刑牲盟约,其将士部曲一无所问,恣其南北。第二天武帝带领军队出南门,陈兵数万,送齐人归北者。这批齐人虽然高高兴兴地回去了,但回到北齐后,就被北齐的统治者全部杀掉了。公元556年三月,北齐又派大军10多万,大举南侵,陈武帝这次据南京城坚守,一面仍派小队人马不断骚扰敌军,攻击敌人的后勤补给线。公元556年六月,陈武帝带领数万人马同北齐主力在南京城外举行决战,陈武帝身先士卒,大败北齐军,俘获敌军将领达56名之多,这次陈武帝将俘获的敌将全部杀掉了。比较强大的北齐在这次战斗中受到重创,不仅损兵折将,而且丢掉了淮河流域的大片土地,再也没有组织过对南方较大的军事行动了。

陈武帝虽然打败了北齐,暂时稳定了北方,但梁朝的同姓诸王和地方势力继续拥兵自重。陈武帝拥立的梁元帝的儿子梁武帝的孙子萧方智,当时年仅十三岁,没有左右局势的能力,因此各地势力都觊觎皇位,相互攻讦攻伐,征战连年不断。梁曲江侯萧勃在广州反抗梁政权,举兵北伐;长江中游的王琳立梁永嘉王萧庄为帝,改元天启;另外在长江中上游还有梁武帝的孙子萧詧,在西魏驻军监视下,被扶为傀儡皇帝,建立了一个地方不过三百里的"后梁"小王国,等等。这些割据势力,勾引北方的统治者,把整个南方搞得四分五裂,乌烟瘴气,确实是民不聊生。在这种情况下,陈武帝最终决定受禅取代梁王朝,公元557年,陈武帝在南京建立了陈国,消灭了各地的割据势力,基本平定了南方。从公元547年侯景之乱开始,到陈国的建立,南方经历了10多年的战乱,至此,各地战火才渐渐平息下来。

陈朝建立后,致力于维持社会稳定,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关注民生,努力修复历经多年战乱的创伤。首先,关注人民的疾苦,致力于稳定人民的生活。对鳏寡孤独不能自存者人均发谷五斛,逋租宿债,皆勿复收。“自顷丧乱,编户播迁,言念馀黎,良可哀惕。其亡乡失土,逐食流移者,今年内随其适乐,来岁不问侨旧,悉令著籍,同土断之例”。其二,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今元恶克殄,八表已康,兵戈静戢,息肩方在,思俾馀黎,陶此宽赋,今岁军粮通减三分之一。”其三,注重恢复发展农业生产。“守宰明加劝课,务急农桑,庶鼓腹含哺,复在兹日。”“菽粟之贵,重于珠玉。自顷寇戎,游手者众,民失分地之业,士有佩犊之讥。朕哀矜黔庶,念康弊俗,思俾阻饥,方存富教。麦之为用,要切斯甚,今九秋在节,万实可收,其班宣远近,并令播种。守宰亲临劝课,务使及时。其有尤贫,量给种子。”这样的惠农政策在历朝历代中都是少见的。其四,注重提倡社会节俭。“画卵雕薪,或可易革。梁氏末运,奢丽已甚,刍豢厌于胥史,歌钟列于管库,土木被硃丹之采,车马饰金玉之珍,逐欲浇流,迁讹遂远。朕自诸生,颇为内足,而家敦朴素,室靡浮华,观览时俗,常所扼腕。今妄假时乘,临驭区极,属当沦季,思闻治道,菲食卑宫,自安俭陋,俾兹薄俗,获反淳风。维雕镂淫饰,非兵器及国容所须,金银珠玉,衣服杂玩,悉皆禁断。”在陈朝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作用下,历经战乱的南方经济迅速得以恢复,这也为后来隋唐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历经梁、陈、隋三代的史官姚察这样评价陈武帝:“ 高祖英略大度,应变无方,盖汉高、魏武之亚矣。”武帝在政治军事谋略上,确实可与汉高祖刘邦,魏武帝曹操相比,但因为武帝在位仅三年,也因为陈朝开国的几位皇帝寿命都较短,所以,没有取得象汉高魏武那样的历史功绩,但陈武帝在汉文化和汉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上,他的历史功绩不亚于甚至超过了取得“淝水之战”胜利的谢安谢石等,在长江流域经济文化的开拓和发展上,更作出了无人能比的历史功绩,这也应该成为我们今天重新审视陈武帝和陈朝短暂历史的最主要的出发点!

武帝为人,智以绥物,武以宁乱,英谋独运,心怀大度,勤谨节俭,宽以待人。初同王僧辩会师时,王僧辩心存戒心,当时王僧辩军中乏食,武帝储有军粮50万石,立拨30万石给王僧辩,此举消除了两军之间的戒心,以使能齐心合力,共伐侯景,取得了这次战争的重大胜利。平时生活俭素自率,常膳不过数品,其充闱房者,衣不重彩,饰无金翠,哥钟女乐,不列于前。及乎践祚,弥厉恭俭。武帝为政,勤政爱民,恒崇宽政,爱育为本。在岭南,武帝征服了当地的各氏族酋长,努力稳定社会,恢复生产,赢得了当地人们的爱戴,当武帝要北伐侯景时,人们积极响应,一天就征召了好几千的义军,并且尖锐地指出,岭南的动荡是直接由皇室引起和造成的。陈朝初立时的各项政策,也反映了武帝的一贯思想,武帝在去世的前一天,还亲自带病临讯狱讼。武帝治军,宽厚严谨,王僧辩攻破南京之后纵兵抢劫,百姓哀号连天,而独武帝秋毫无犯。武帝在俘获大批北齐兵后,也随便他们选择去向,不相强逼。当时军队和州郡反水倒戈的事,经常发生,另外的统治者都采取赶尽杀绝的措施,但武帝十分宽容,只要反正,照样驱使利用。武帝用将,仁义为怀,所以将领都乐为驱使。武帝手下许多将相,大都是他的战俘或被击败的对手,尤其是杜稜,曾险些被武帝亲手绞杀,武帝都能放手任用,让他们人尽其才。周文育、侯安都等均被王琳俘虏过,但逃回来后,武帝毫不加责怪,照样任用,这些人也不辜负武帝的期望,无论在武帝生前还是死后,都能出死力效忠新兴的陈氏皇朝,这不能不说武帝的用人之道也是一个奇迹。

武帝起于垄亩,躬逢乱世,却能攘凶弥难,救民水火,终成帝王之业,这从汉高魏武来看,也许毋庸多言,但在武帝生活的魏晋南北朝时代,特别是在门阀观念十分严重的南朝时期,这确非是一般平常人所能经历的道路,也绝非平常人所能成就的功业。历史的烟尘滚滚而去,今天的我们,难道不应该对这段带血的历史常常反思吗?

77

主题

2281

回帖

6738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积分
6738

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3-7-1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诸子碌碌,作祸作福?

点评

呵呵,是各自觊觎王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7-1 14:46
沉香居  悟到无心便是禅

77

主题

2281

回帖

6738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积分
6738

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3-7-1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可有不同的评价和启示。
每一段历史,都值得我们常常反思。
问好游畅版!新周愉快!

点评

那是的,不过,这个陈武帝绝对应该重新评判。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7-1 14:47
沉香居  悟到无心便是禅

56

主题

1341

回帖

555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555

热心奉献奖章

QQ
 楼主| 发表于 2013-7-1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伶子 发表于 2013-7-1 11:05
诸子碌碌,作祸作福?

呵呵,是各自觊觎王朝。

56

主题

1341

回帖

555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555

热心奉献奖章

QQ
 楼主| 发表于 2013-7-1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伶子 发表于 2013-7-1 11:06
对于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可有不同的评价和启示。
每一段历史,都值得我们常常反思 ...

那是的,不过,这个陈武帝绝对应该重新评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19 19: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