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90|回复: 33

[基本概念] 杨淑子院士当代诗教思想研讨论文

  [复制链接]

3587

主题

1万

回帖

7万

积分

栏目顾问

辞赋鉴赏首席顾问、清风文苑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积分
70449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21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杨淑子当代诗教思想研讨论文

20182119日,浙江省诗联学会和中华诗词学会中华诗词文化学院在浙江经技术职业学院共同举办“杨淑子当代诗教理思想研讨会”,省诗联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郭星明主持会议,杨淑子院士代表、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导余东升;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林峰;省诗联学会原会长祁茗田;省诗联学会会长王骏等领导出席。到会领导、学者共51人。

以下为本人入选论文。


注入民族灵魂,培养民族精英

——关于杨淑子“让中华诗词大步走进大学校园”一文开篇语的思考


上世纪初,由于精英阶层文化理念研判失误的原因,人为致使中华传统诗词传承中断半个多世纪。好在半个世纪的时间跨度尚不至于诗词文脉彻底断绝。改革发展为诗词文化迎来了云开雾散的新气象,于是,一批具有传统诗词基因的老先生重新开始饱蘸笔墨,埋头创作。同时,还以业余、义务的方式开始了传、帮、带这一自发性的“诗教”奉献,而且成就不菲,不到三十年时间就把中华诗词群体发展到上百万人的规模。

民族文化传承需要以民族普及为基础,民族精英培养需要以民族灵魂为养料。但是,百万人对于全国人口14亿而言,其比例仅为万分之七,离普及的要求实在有点遥远;而且,百万人中青少年占比可谓凤毛麟角,与流行的外来自由诗群体想比,传统诗词传承的前景仍然不具备乐观优势。对于这个问题,杨淑子先生在20年前就向学术界提出了诗教进校园的呐喊,他在《让中华诗词大步走进大学校园》一文的首段开门见山地提出关于诗教工作的五个命题:

1.让中华诗词大步走进大学校园;

2.让中华诗词陶冶大学生情感;

3.让中华诗词活跃大学生思想;

4.让中华诗词融入大学生心灵;

5.让中华诗词在大学校园铸造辉煌。

对与诗教普及而言,以上目标明确而又激情澎湃的五个命题实在是具有先见之明。

然而,在诗教入校园理念遇到重重阻碍的的今天,我们在杨淑子诗教理念影响下,以学院的名义举办诗教先驱“杨淑子诗教思想”研讨会,可谓是代表学院届向全国院校发出的一则黄钟大吕般的诗教宣言,同样可谓先见之明。

我的发言在深入学习和消化杨淑子先生《让中华诗词大步走进大学校园》一文精神内涵的基础上,以其开篇提到的五个命题为立足点,分别表达我对五个问题的理解。

一、“让中华诗词大步走进大学校园”是民族文化接续和传承的保证

民族传统文化所体现的是这个民族的整体精神理念,因此,传承中华诗词,就要通过完全的教育把中华诗词文化植入到每个民族成员的精神世界中去,让它家喻户晓,星火燎原,从而凝聚成共同的民族之魂。这就要求我们把诗词内容贯穿到人才教育的各个阶段,尤其要延深到成人教育阶段。因为作为文学现象,诗词学习不可能仅仅停留在中小学阶段的读读背背过程,还需要学会传承,学会在各种领域和场合引用,更重要的是学会创作,从而为诗词传承和繁荣注入新鲜血液。也唯有这样,诗词接续才有希望,诗词传承才有意义,中华诗词才能够在传承中发扬光大,如此艰巨的任务只有大学才有能力承担。

二、“让中华诗词陶冶大学生情感”是大学生素质培养的内在动力

大学阶段虽然是学生结束基础教育,走向专业教育的阶段,但是,情感陶冶仍然是这个阶段教育的辅助手段,而且是战略性的辅助手段。因为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被情感所约束的,是不由自主的。比如学习是一种行为,“为谁学习”,“为什么学习”则是一种理智的行为,这种理智行为就需要一种“喜爱”的情感来支撑。比如,工程建设专业的内涵是道路、桥梁、隧道、楼宇、园林等等学问,对于大学生所服务的单位而言,它仅仅是一个个具体的工程而已,对大学生自身而言,则更仅仅是眼前的报酬而已。但是,如果在大学教育中渗入爱国、爱民族、爱家乡题材的诗词内容,就把大学生未来的服务活动与“爱国者”、“行业精英”、“乡贤”联系起来,成为价值无穷的追求,于是就从情感上加重了专业学习的砝码,就会自觉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去制定更加远大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去钻研如何学习,加倍努力地学习,从而取得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

三、“让中华诗词活跃大学生思想”是大学生素质培养的个性升华

资料显示,人脑分左脑和右脑两部分,左脑思维逻辑性强,右脑思维富于想象力和艺术性。专业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和运用与专业相关的基本信息、知识和技能。在人文以外的专业中,从教学战术而言,其过程一般是通过循规蹈矩的逻辑思维也就是共性思维来实现教学目的,此时在神经中枢上被调动的只是左脑资源;诗词文化属于人文内涵,学习和运用人文知识需要发挥想象力和艺术性,此时在神经中枢上被调动的则是右脑资源。因此,在大学阶段渗入诗词教育有利于开发理科学生的右脑细胞,使所培养的学生成为不仅专业过硬,而且是一个有思想、有个性的开放性思维人才,这对于最大限度地开发人才潜力、培养学生创造性、艺术性地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事半功倍的积极意义。

四、“让中华诗词融入大学生心灵”是大学生素质培养的灵魂工程

民族灵魂是一个整体概念,但是,它又是由一个个具体生动的个体灵魂所共同构成的。大学生是民族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也是未来社会的精英群体,因此,凡可称为“中华魂”的精神要素都应该让这个群体所拥有,否则,“中华魂”只能是极少数人自我欣赏的一句空话。

既然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至高无上的中华魂,那么就有必要通过大学成人教育,由被动到自觉,让诗词文化被正在走向成人,走向社会的大学生群体所接受,在他们的心灵中植入中华诗词的基因和元素,让一代代的大学毕业生带着完整的中华人格和高尚的中华灵魂走向社会。只有这样,才有希望把中华诗词的基因传播到一个个领域,一个个部门,一个个家庭,甚至漂洋过海,在异域的土壤上落地生根。

五、“让中华诗词在大学校园铸造辉煌”是大学人文教育的目标所向

前面四个方面是诗教走进大学的基本构架,它使大学生接受诗词教育成为可能。但是,要让大学生真正学习、掌握好诗词文化的实质性内涵,还需要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和考核方法,师资和设备配置上进行全面投入和完善,使诗教工作行成常态化机制,并与其他专业课程有机融合,以此来实现让“诗词在大学校园铸造辉煌”的教学目的。所谓的“辉煌”,就是通过以文学、历史、哲学、艺术为内涵的诗词文化应用教学和适当的诗词创作,实现在整体上课程落实,在形式上生动活跃,在应用上融会贯通,在个体上典型突出的教育目标。

总而言之,民族文化传承需要以民族普及为基础,民族精英培养需要以民族灵魂为养料,诗词教育必须把大学生群体作为主要教学对象。因此,中华诗词必须肩负使命,披荆斩棘,大踏步地走进大学校园。

发言完毕,谢谢!

发表于 2018-1-21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赏读学习,谢谢分享,问好诗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6

主题

5154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2707
发表于 2018-1-23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好文,受益,问好诗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6

主题

5154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2707
发表于 2018-1-24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问好诗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44

主题

5824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岸泊别苑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8-1-24 22: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问好诗友冬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87

主题

1万

回帖

7万

积分

栏目顾问

辞赋鉴赏首席顾问、清风文苑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积分
70449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2-6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清风荷韵 发表于 2018-1-21 22:13
赏读学习,谢谢分享,问好诗友

:shar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87

主题

1万

回帖

7万

积分

栏目顾问

辞赋鉴赏首席顾问、清风文苑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积分
70449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2-6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shar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87

主题

1万

回帖

7万

积分

栏目顾问

辞赋鉴赏首席顾问、清风文苑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积分
70449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2-6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诗音敏儿 发表于 2018-1-24 22:07
谢谢分享,问好诗友冬安!

:shar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3

主题

2311

回帖

78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800
发表于 2018-3-16 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晓峰诗友的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3 08: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