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庄溪水 于 2017-10-28 11:43 编辑
雷海基
白居易的诗与关盼盼之死有关吗?
民间长期流传着这样一则故事:唐代美女关盼盼是读了白居易的诗而绝食自杀的。果真是这样吗? 关盼盼生于唐德宗贞元年间,出身书香门第,通晓诗文,擅长歌舞,雅多风态,容貌美丽,使无数富家公子心仪不已。但后来关家家道中落,她被徐州守帅张建封以重礼纳为妾。张建封虽一介武夫却喜欢文墨歌舞,所以他虽有众多妻妾,却只留意关盼盼一人。研宄唐诗的人,有些认为盼盼最终是因白居易的诗而死的。此说缘于白居易与关盼盼的交往,尤其是最后庚和关盼盼的那首诗,以及最后赠的那首绝句。
白居易任校书郎时游淮泗间,来张府作客。酒酣时,关盼盼出来为客人表演了歌舞。白居易大为赞叹,特赠诗一首,落句云“醉娇胜不得,风袅牡丹花”。尽欢而去。从此,对关盼盼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两年之后,张建封病故,张家的妻妾纷纷自寻出路,但关盼盼却决心守节。她与一位年迈的仆人住在徐州城郊的燕子楼里,过着寡居的生活。燕子楼是张建封生前为关盼盼建的别墅。楼前有一条小河,河边有柳树,每年春天,成双成对的燕子在柳树间飞来飞去,故名燕子楼。如今只有关盼盼孤单单地住在里面。 十二年后,白居易的好友司勋员外郎张仲素来洛阳,拜访白居易,吟了关盼盼新作的三首诗: 樓上殘燈伴曉霜,獨眠人起合歡床。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長。
北邙松柏鎖愁煙,燕子樓中思悄然。 自埋劍履歌塵散,紅袖香消一十年。
適看鴻雁岳陽回,又睹元禽逼社來。 瑤瑟玉簫無意緒,任從蛛網任從灰 并告诉了关盼盼的情况,说盼盼念旧情而不嫁,独居燕子楼十余年。白居易深为盼盼的重情而感动,且很喜欢她的三首新作。于是,就和了三首诗: 滿窗明月滿簾霜,被冷燈殘拂臥床。 燕子樓中寒月夜,秋來祇為一人長。
鈿帶羅衫色似煙,幾回欲起淚潸然。 2 自從不舞霓裳曲,迭在空箱十二年。
今春有客洛陽回,曾到尚書墓上來。 見說白楊堪作柱,爭教紅粉不成灰。 张仲素临别前,白居易又赠关盼盼一绝句: 黄金不惜买娥眉,拣得如花四五枝。 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去不相随。 张仲素回到徐州,将白居易的诗转给了关盼盼。关盼盼反复诵读,哭着说:“我为张建封守节十余年,并非惜命不肯随之而去。只是怕我死后,人们议论我随夫而死,是因为我夫重色,逼迫爱妾殉身。我若这样死了,岂不玷污了我夫的清名?因此我才偷生”。於是,和了白居易詩一首: 自守空樓斂恨眉,形成春後牡丹枝。 舍人不會人深意,訝道泉臺不去隨。 关盼盼写下这首诗后开始绝食,十天后去世。临死前她留下了两诗句: 儿童不识冲天物,漫把青泥污雪毫。 从关盼盼的诗来看,关盼盼的死与白居易和诗,赠诗似乎是有关系的。白诗“见說白楊堪作柱,爭教紅粉不成灰。”“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去不相随。”分明有责怪女人无情,没有跟随夫君之意。关诗“舍人不會人深意,訝道泉臺不去隨。”显然表露的是,白居易不了解自已爱惜夫君清名的心思,却怪她未能追随夫君赴九泉。“儿童不识冲天物,漫把青泥污雪毫。”两句,更是讽剌白居易太天真,错看了我,不了解我爱惜丈夫清名的本意。而白居易当时是有影响的诗人,关盼盼在这样的舆论压力之下,为表自已如雪般的清白,选择了随夫而逝。 这是白居易始料未及的,当他听到关盼盼的死讯时非常震惊,觉得自己有难以推卸的责任,心里又是钦佩又是内疚。可能因为有了这件事,他在年暮之时让侍姬樊素与小蛮各奔前程,深怕也酿成关盼盼那样的悲剧。 从这件事上我们可以窥见唐代诗歌的力量,和一位著名诗人的影响力。也可见,为文赋诗,乃庄重严肃之事,未可轻率为之,下笔当慎。 2009.09.26作于北京 (已刊《雅风》诗刊2009年第4期。《青岚湖》2010.1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