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75|回复: 34

王力诗词格律错误③

[复制链接]

24

主题

1469

回帖

387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871
发表于 2017-4-9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力诗词格律错误③


第一章  关于诗词格律的一些概念
第三节 平仄


平仄在诗词中又是怎样交错着的呢?我们可以概括为两句话:

(1)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
(2)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
这种平仄规则在律诗中表现得特别明显。
例如毛主席《长征》诗的第五、六两句: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这两句诗的平仄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就本句来说,每两个字一个节奏。平起句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最后一个又是仄。仄起句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最后一个又是平。这 就是交替。就对句来说,“金沙”对“大渡”,是平平对仄仄,“水拍”对“桥横”,是仄仄对平平,“云崖”对“铁索”,是平平对仄仄,“暖”对“寒”,是仄对平。这 就是对立。


第四章 诗词的节奏及其语法特点
第一节 诗词的节奏
  诗词的节奏和语句的结构是有密切关系的。换句话说,也就是和语法有密切关系的。因此,我们把节奏问题放在这里来讲。

(一)诗词的一般节奏
这里所讲的诗词的一般节奏,也就是律句的节奏。律句的节奏,是以每两个音节(即两个字)作为一个节奏单位的。如果是三字句、五字句和七字句,则 最后一个字单独成为一个节奏单位。具体说来,如下表:
三字句:
平平——仄 仄仄——平
平仄——仄 仄平——平
四字句: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五字句: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六字句:
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七字句: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从这一个角度上看,“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两句口诀是基本上正确的:第一、第三、第五字不在节奏点上,所以可以不论;第二、第四、第六字在节奏点上,所以需要分明[1]。
意义单位常常是和声律单位结合得很好的。所谓意义单位,一般地说就是一个词(包括复音词)、一个词组一个介词结构(介词及其宾语 )、或一个句子形式、所谓声律单位,就是节奏。就多数情况来说,二者在诗句中是一致的。因此,我们试把诗句按节奏来分开,每一个双 音节奏常常是和一个双音词、一个词组或一个句子形式相当的。

例如: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毛泽东)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毛泽东)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毛泽东)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毛泽东)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李益)

应当指出,三字句,特别是五言、七言的三字尾,三个音节的结合是比较密切的,同时,节奏点也是可以移动的。移动以后,就成为下面的另一种情况:
三字句:


平——平仄 仄——仄平
平——仄仄 仄——平平

五字句: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七字句: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我们试看,另一种诗句则是和上述这种节奏相适应的:

须——晴日。(毛泽东)
起——宏图。(毛泽东)
雨后——复——斜阳。(毛泽东)


六亿——神州——尽——舜尧。(毛泽东)
海月——低——云旆,江霞——入——锦车。(钱起)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纔能——没——马蹄。(白居易)




=======以上摘自王力《诗词格律》


    王力所谓诗词格律理论,根本没有自己的东西(可见王力《汉语诗律学》序言)无非就是大清王朝的残汤剩饭。


    节奏理论,是声律理论的基础。没有正确的节奏理论,便没有正确的声律理论。王力声律理论的错误,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节奏理论的错误。声律鼻祖沈约创造的永明体格律诗,其节奏理论是【旗帜鲜明立场坚定的】!即:五言之中,分为两句,上二下三。沈约五言诗句两个节奏的节奏理论,是永明与近体两种格律诗节奏的纲领!王力五(七)言诗句三(四)个节奏的说法,不但白赚了有悖于声律鼻祖的臭名,同时又是自己声律理论落入泥潭不能自拔的病灶。


    毛泽东《长征》原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从王力《诗词格律》的《第一章 第三节》我们看到:王力瞒过【颔联】谈【颈联】,仄属于自欺欺人的掩耳盗铃!因为王力的【五(七)言诗句三(四)个节奏】的交替论,只可以解读【颈联】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不可能解读【颔联】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也即,【颈联】的67两字是交替的,【颔联】的67两字是不交替的。


    大概出于理论的不完美或漏洞太大,王力《诗词格律》的《第四章 第一节》,来了【节点移动说】的堵漏剂。依据王力举例的钱起《送屈突司马充安西书记》来看:
制胜三军劲,澄清万里馀。
星飞庞统骥,箭发鲁连书。
海月低云旆,江霞入锦车。
遥知太阿剑,计日斩鲸鱼。


首联:既可以解读为【245交替】,也可以解读为【235交替】;
颔联:既不可解读为【245交替】,也不可解读为【235交替】;
颈联:不可以解读为【245交替】,只可以解读为【235交替】;
尾联:既可以解读为【245交替】,也可以解读为【235交替】。


由此可见,王力声律理论的堵漏剂【节点移动说】,
对于钱起的《送屈突司马充安西书记》来说,可以勉强算是【一知半解】!

发表于 2017-4-9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原上草 于 2017-4-9 17:52 编辑

“首联:既可以解读为【245交替】”   ?
五言诗,每联十个字,245交替?:D,毛病?找王力的?:D平仄格式与音步不要搞混了,

点评

不知你要说什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9 22: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7-4-9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1469

回帖

387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871
 楼主| 发表于 2017-4-9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上草 发表于 2017-4-9 17:50
“首联:既可以解读为【245交替】”   ?
五言诗,每联十个字,245交替?,毛病?找王力的?平仄格式与 ...

不知你要说什么?

点评

羊看不懂人家问的问题?你说“首联:既可以解读为【245交替】” 所以问你五言诗,每联十个字,245是指那几个字?什么意思?(羊的汉语水平真不敢恭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9 23: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1469

回帖

387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871
 楼主| 发表于 2017-4-9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4-9 19:11
首联:既可以解读为【245交替】,也可以解读为【235交替】;
颔联:既不可解读为【245交替】,也不可解读为 ...

你是睁着大眼说瞎话,你看不懂王力的【就本句来说,每两个字一个节奏。平起句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最后一个又是仄。仄起句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最后一个又是平】吗?

点评

王力这样解释“句中平仄交替”有什么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9 23: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456

回帖

116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166
发表于 2017-4-9 22: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咩咩,你连基础都没掌握,还成天扯淡,不嫌丢人啊?

点评

你懂吗? 在下领教一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9 22: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1469

回帖

387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871
 楼主| 发表于 2017-4-9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眼怪 发表于 2017-4-9 22:17
咩咩,你连基础都没掌握,还成天扯淡,不嫌丢人啊?

你懂吗?
在下领教一下!

点评

甩你N条街。成天拿元克克炒来炒去,连节奏都没断对。咩咩,滥竽或者能充数,光猪不要上街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10 13: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7-4-9 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7-4-9 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主题

857

回帖

3157

积分

栏目顾问

奇趣诗苑特邀顾问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157
发表于 2017-4-10 04: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许传刚 于 2017-4-10 05:00 编辑

不必理睬某些人的闲话。
我这里与你讨论:你说的“ 节奏理论,是声律理论的基础。没有正确的节奏理论,便没有正确的声律理论。   王力声律理论的错误,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节奏理论的错误。声律鼻祖沈约创造的永明体格律诗,其节奏理论是【旗帜鲜明立场坚定的】!即:五言之中,分为两句,上二下三。沈约五言诗句两个节奏的节奏理论,是永明与近体两种格律诗节奏的纲领!王力五(七)言诗句三(四)个节奏的说法,不但白赚了有悖于声律鼻祖的臭名,同时又是自己声律理论落入泥潭不能自拔的病灶。”我以为有一点你搞混了。永明体不是格律诗,格律讲的是平仄,那时虽然有了四声,却没有平仄的概念。王力论格律,不能拿南北朝的东西来驳他。因为前提错了,你这段雄辩也就彻底错了。也就是说,论据选错了,因此无法论证“节奏理论,是声律理论的基础。没有正确的节奏理论,便没有正确的声律理论。 王力声律理论的错误,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节奏理论的错误”这个论点。请重新论证。按三段论     大前提    节奏理论,是声律理论的基础。没有正确的节奏理论,便没有正确的声律理论。
                  小前提    王力平仄节奏说不合沈约创造的永明体格律诗理论,(关键是沈约创造的是声律理论,不是格律理论)
                  结论       所以王力王力声律理论的错误,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节奏理论的错误。
由于小前提的错误,因此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造成的原因是今人多数人不知道声律与格律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以为格律就是声律,声律就是格律。又以为古风是不讲律的,于是今人把自己不按格律写的诗都说成是古风,不知道古风是有律的,只是不是格律而是声律。因此我们写的不讲格律的诗其实是打油诗,只有按声律写的才是古风。我的这段话肯定会使多数人震惊,骂我胡说八道了。其实要怪的是五四以后的教育中忽视了声律的教学,使人们几乎没有这个概念,于是打油诗与古风就没有什么区别了,顶多就是从语言的幽默和俗上去区别。形成了只顾芝麻不管西瓜的怪现象,因为一种诗体主要讲的是形态而不是语言包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4 09: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