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象到本质,从洞察到思辨 ——关于一副哲学思辨联的思考 2013年10月14—17日,中华诗词学会第27届诗词研讨会在民族风情浓郁的贵州省兴仁县召开,期间东道主安排与会者到东湖公园观光游览。公园虽然规模不大,但自然湖光秀丽,人文建设协调,引得游人驻足欣赏、赞叹。其中曲廊上的一副楹联引起了专家们的普遍兴趣,且褒贬不一。联语全文为: 物欲横流人还讲孝廉礼义; 太极乱象天仍分春夏秋冬。 根据中国人天尊人卑理念以及此联悬挂顺序看,则宜将上下联倒过来读。 此联主题鲜明,立意独到,长短适可,艺术精湛,使人耳目一新。 在联律方面,此联需按新声韵读,除了“乱象”与“横流”在对仗上略有瑕疵外,其他词语对仗皆工整;在平仄声方面,所有节奏点文字也都符合平仄要求,结合其深邃的思想性和精湛的艺术性,应为高人所为。对此,大家的看法基本一致。争议的焦点在于对下联开头“太极乱象”四字的接受和反感。 此联上下联都需要分别从中间分为前后两段来理解,上联前半联表现的是人们在商品经济面前所表现的物质追求欲望,后半联则表现社会在普遍接受物欲的前提下,传统文化中与文明有关的最基本或本质要素依然在流行和传承;下联前半联表现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哲学思想中西并蓄的状态,后半联表现在如此前提下自然界依旧保持时序更替,四季分明的自然规律状态。 此联要是发生在五四新华运动之前,根据根深蒂固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理念,作者无疑将招来诸多的非议甚至政治麻烦。但是,作为当代的文化产物,笔者却认为这是一副以客观、含蓄的手法表现严肃哲学命题的难得的优秀联语。 一是立足于现实,主题鲜明。第一层,无论上联的“物欲横流”贬抑现象还是“孝廉礼义”有序现象,无论下联的“太极乱象”现象还是“春夏秋冬”恒定现象,一概都是客观存在的社会和自然现实。第二层,虽然上下联所表现的都是客观现实,但是,联语的主题却是非常鲜明的,这不仅可以分别从上下联各自的前后关系中露出端倪,尤其还可以从上联的“人还讲”和下联的“天仍分”转折词语中得到明确的示意。 二是善于洞察,思想性强。“物欲横流”、“太极乱象”,这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 “孝廉礼义”、“春夏秋冬”,这是另外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只不过有的人视而不见,有的人可能隐约觉察到了。但是能够用联语的形式将前后两种现象放在一起来说明问题的,大概只有作者能够做到。这既需要以敏锐的生活洞察力为基础,还需要具备相当的哲学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是语言艺术精湛。上下联各11字,分别通过前后对照的手法,尤其是中间“人还讲”、“天仍分”两组转折结构的娴熟运用,将一种自然和文化大环境中要素活跃、本质不变的动态现状表现得既淋漓尽致,又概括扼要;既有客观的现实质感,又明确地归结到“发展、和谐”的主题所在。 统观全联,从哲学的角度洞察社会现象,对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进行唯物思辨是此联语最为突出的创作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