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80|回复: 36

《切韵》音系能够长期传承立于不废之地的原因之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3-26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切韵》音系能够长期传承立于不废之地的原因很多,诸如五音俱全,音调稳定不会在特殊语境中发生变调,是自己产生而非杂交引进形成等等之外,与普通话相比,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切韵》音系具有的多样性。
       普通话是统一的,任何一个字,在特定的语境中只有一种读法,而平水韵,从《切韵》一开始,就是““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编辑而成的,同一个字全国古今上下东南西北各种读音都包容在内,无论书面音还是口头音都是如此,有人说闽南语音与吴音不同,湘音与赣音有别,本地话与客家话相异,这一点也不奇怪,因为中古乃至远古各地方言发音就不同,而这种不同,从古至今,地域可能有变化,同一种方言古今也会有变化,但都是原有语音的地域转移或交融形成的。万变不离其宗,都是远古、中古汉语音的正宗传承,她既可以从古至今继承,自然还会从今天向未来传递,汉人不灭,切韵或者说平水韵就不会消失。有人说当今的语音与古人的不同,那是瞎猜!就如某一个汉字,当代的湘方言与远古的湘方言可能读法不同了,但与远古伊洛方言或者赣方言或某一其他方言当会完全一致,所以,多样性不仅决定了古汉语音系整体能够正宗真实地传承,长期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同时只要你找到正确的联系点,本来就是客观存在的,根本不需要拟音,因此,她是永远不会被废弃,对此,真正的汉族人种应该充满自己的语音自信。

18

主题

1341

回帖

364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642
发表于 2017-3-26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符合最大公约数原理。其他一切诋毁都是多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705

回帖

304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049
发表于 2017-3-26 21: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
……
也就是说,切韵从诞生之日起就不合吟者胃口,不满足吟者舌尖耳畔的口语韵,为什么吟者和金筑子能猫鼠共处,原来他们都是主张口语韵的,貌离神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

主题

224

回帖

68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80
发表于 2017-3-26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1110

回帖

46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638
发表于 2017-3-26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言伪而辩,何理之有?

点评

你证明伪在哪里?只作评论是没有说服力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7 13: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1469

回帖

387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871
发表于 2017-3-27 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同一个字全国古今上下东南西北各种读音都包容在内
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别说古人,今人也是可望不可即的!

点评

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集中了那么多专家学者,花了那么多时间精力整理编辑而成,怎么不可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7 13: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1110

回帖

46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638
发表于 2017-3-27 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17-3-26 21:36
“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
……
也就是说,切韵从诞生之日起就不合吟者胃口,不满足吟者舌尖耳畔的口语韵, ...

吟者不是主张口语韵的吧?吟者是主张采用读书音语音系统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27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7-3-27 00:03
【同一个字全国古今上下东南西北各种读音都包容在内】
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别说古人,今人也是可望不可即的 ...

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集中了那么多专家学者,花了那么多时间精力整理编辑而成,怎么不可能?

点评

既然【同一个字全国古今上下东南西北各种读音都包容在内】 那么,唐写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的【刊谬补缺】,怎么解释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7 16:09
百度资料: 中国韵书。隋代陆法言著。书成于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共5卷,收1.15万字。分193韵:平声54韵,上声51韵,去声56韵,入声32韵。唐代初年被定为官韵。增订本甚多。《切韵》原书已失传,其所反映的语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7 16: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27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征服 发表于 2017-3-26 23:29
言伪而辩,何理之有?

你证明伪在哪里?只作评论是没有说服力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7-3-27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1 21: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