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17-3-30 22:44 编辑
铜官洲上
作者:潭州雨梦
落日依秋水,归帆入夕晖。相逢无一语,叩岸浪声微。
------------------------
落日依秋水,归帆入夕晖。相逢无一语,叩岸浪声微。(潭州雨梦句)
落日沉秋水,孤帆入夕晖。别离无一语,叩岸浪声微。(森绿句)
落日归秋水,翔帆度夕晖。岸高人独立,心共彩云飞。(水静荷菲句)
落日萧秋水,归帆渐渐晖。相逢无别语,叩岸听声微。(瑞丰堂句)
远影依秋水,孤帆入翠薇。潮来无一语,潮去满斜晖。(五云山人句)
山影航程暗,帆尖映夕晖。群鹅似相识,急向岸边飞。(夕晖(依韵)针叶林句)
落日依湘水,归帆入楚云。相思复相望,不见洞庭君。(格那丁句)
落日迷秋水,归帆下夕晖。迎怀人不语,叩岸浪声微。(行者句)
落日融秋水,孤帆渐依稀。相望无一语,沙岸浪声微。(梅花山人)
落日惜秋水,归帆辞晚晖。相别谁伴语,哀鹭叫声微。(如观句)
落日惜秋水,归帆逢晚晖。相期留促语,哀鹭叫声微。(如观句)
落日惜秋水,归帆沐晚晖。佳人无蜜语,叹守浪声微。(如观句)
如观点评:
落日依秋水,归帆入夕晖。---------无论落日还是夕晖都是离别之态,改用“惜”与“辞”加强诗句的拟人效果,这是属于双关表意,浓缩诗句内含。
相逢无一语,叩岸浪声微。---------前面落日与秋水,归帆与夕晖是两对描绘离别之境,何来“相逢”之说?所以相逢无一语与前面的离别铺叙相隔。前句既然无一语,何又叩岸浪声微?此处矛盾,又是属于近景。可改用远景,用哀鹭的叫声来烘托场景作为结句。
所以此诗要改,只能是取其反义,把“相逢”改为“相别”最便捷。即:
落日惜秋水,归帆辞晚晖。相别谁伴语,哀鹭叫声微。
落日与夕晖是很仓促的,不会停留太长时间,如果偏要表达“相逢”这层含义,可以改为:
落日惜秋水,归帆逢晚晖。相期留促语,哀鹭叫声微。
强调是“促语”,表明的本意是“落日”、“夕晖”驻留的仓促。寓意是表明世间爱别离、怨憎会的众生所受之苦。相逢甚短、相见恨晚。这种伤感无论是“落日”、“夕晖”、“秋水”、“归帆”都无法直接表达出来,那怎么办?用“哀鹭”的鸣叫声来表达,说出作者的心声,借以表达作者的悲恋世间之情,启发人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