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80|回复: 32

当作品可以从几方向解读的时候。

  [复制链接]

18

主题

1341

回帖

364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642
发表于 2017-3-9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瑞丰堂 于 2017-3-9 09:52 编辑

当一首诗可以随意从几方向解读的时候,应该算是成功还是失败。

举个小例子。

二十年来诗几千,平常难许入流传。
终究文字因人判,空说真情不值钱。

这首诗可以几种解读。第一句一般没有什么歧义,只是难以判断是自述还是说别人。从第二句开始,当把平常解读为普通,和平时。表达的意义会完全不同。那么第三句,这个因人,可以解释为因为作者,也可以解释为由读者,意义也是不同。最后一句的说,如果是理解成诗句中的体现还是平时的说,。意义又是不同。

也就是说,第一种解释,翻译出来是这样的。
二十年来写了很多诗,但很少能够有机会流传。毕竟不是什么名家人物,虽然是真情写作然而并没有什么用处。

第二种解释,翻译出来是这样的
二十年来写了很多诗,但写的很一般,不能够流传----甚至不入流。毕竟文字水平价值通常都是由读者判定的,作者虽然说写的都是自己真情,然而并没有什么用处。

当然还可以第三种解释,第四种解释。只要把那几个词的意思重新调整一下。或者写作的对象调整一下,甚至情绪调整一下。


53

主题

1607

回帖

6219

积分

论坛贵宾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5Rank: 5

积分
621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3-9 10: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诗是说理诗,而且比较直白,如果让读者产生多种理解,应该是表达不清。有些诗用比兴方式喻理,产生多种解释是可以的。

点评

二十年来写了很多诗,但很少能够有机会流传,原因很复杂,一时半会也说不清楚,可能是因为自己不是名人名家,也可能是因为自己写的还不够好,不管怎么说,作品的价值最终是由读者所来判定。虽然平时尽量的秉持了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10 08: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333

回帖

94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43
发表于 2017-3-9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廿载凑成诗九千,倾囊付梓冀流传。
几回白送无人要,枉费恁多沽酒钱。

点评

文字中并没有歧义,但仅从内容看,整体的倾向态度还是不明朗。没有标题很难看出是自嘲还是笑话他人。 不知先生对于多重解读怎么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9 12: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1341

回帖

364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642
 楼主| 发表于 2017-3-9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仁者 发表于 2017-3-9 11:03
廿载凑成诗九千,倾囊付梓冀流传。
几回白送无人要,枉费恁多沽酒钱。

文字中并没有歧义,但仅从内容看,整体的倾向态度还是不明朗。没有标题很难看出是自嘲还是笑话他人。

不知先生对于多重解读怎么看。

点评

临屏凑趣而已,就算是自嘲吧。不过是代吟的,抒情主人公并非在下。至于多重解读,北山首版已经表明态度,在下基本认同,就例诗作者而言,在那些地方本来没有必要生发歧义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9 19: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9

主题

1863

回帖

684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840
发表于 2017-3-9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诗多歧解,最正常不过,不能以此论成败。若非文义歧读,完全有悖于作者本意,当为可取,否则当弃。当有歧解时,读者应取其情理之佳者。如此诗,取第二解读,惟尾句之解读,我不认同,当是指:自我吹嘘写得真情感人,没有用。此诗虽用语浅白,然已充分表达作者之所思,在俺看来,允为佳作。

点评

这个看法倒是蛮有趣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9 19:01
当有歧解时,读者应取其情理之佳者。这个观点是很有道理的。 如果按照自己的喜好心情理解-----即使就当是自我欺骗。或者选择其中的句子用在别处觉得适用的场合,哪怕一定程度改变了作者本意。这个先生怎么看。【个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9 13: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1341

回帖

364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642
 楼主| 发表于 2017-3-9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瑞丰堂 于 2017-3-9 14:05 编辑
行者 发表于 2017-3-9 13:01
一诗多歧解,最正常不过,不能以此论成败。若非文义歧读,完全有悖于作者本意,当为可取,否则当弃。当有歧 ...

当有歧解时,读者应取其情理之佳者。这个观点是很有道理的。

如果按照自己的喜好心情理解-----当然也是比较合理的解释。即使就当是自我欺骗。或者选择其中的句子用在别处觉得适用的场合,哪怕一定程度改变了作者本意。这个先生怎么看。
个人认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也是应该允许的,问题是实际操作往往也难以阻止,历史上类似情况也很多,这个实际上多数是作者的责任【且不论是有心还是无心】,语义不清,留下了比较大的空间。只是就读者的修养来说,尽量不因此伤害作者比如文字狱之类。

点评

读者各种各样的理解,不管符合还是歪曲了作者的本意,本质上都是允许的。 有一句话说得好:一首诗,一旦发表公开了,就不再只属于作者自己的了。 读者有对它的文字发挥想象力,在脑海中进行再创作的权利,以及各种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9 21: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1341

回帖

364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642
 楼主| 发表于 2017-3-9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字的发端,是因为前阵在对张维屏《新雷》的赏析过程中,产生了很多分歧,加上一壶春雪的争议,所以最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

点评

俺没找到对张维屏《新雷》的赏析那帖子,有点兴趣想去看看。一壶春雪的浑水,俺可不想去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11 16:43
俺还以为是因俺的“戏评网诗二”那帖子的歪解,唐突佳人,诬陷廖老,调戏诗友了,哈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9 22: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333

回帖

94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43
发表于 2017-3-9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瑞丰堂 发表于 2017-3-9 12:01
文字中并没有歧义,但仅从内容看,整体的倾向态度还是不明朗。没有标题很难看出是自嘲还是笑话他人。

不 ...

临屏凑趣而已,就算是自嘲吧。不过是代吟的,抒情主人公并非在下。至于多重解读,北山首版已经表明态度,在下基本认同,就例诗作者而言,在那些地方本来没有必要生发歧义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333

回帖

94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43
发表于 2017-3-9 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行者 发表于 2017-3-9 13:01
一诗多歧解,最正常不过,不能以此论成败。若非文义歧读,完全有悖于作者本意,当为可取,否则当弃。当有歧 ...

这个看法倒是蛮有趣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9

主题

1863

回帖

684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840
发表于 2017-3-9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瑞丰堂 发表于 2017-3-9 13:24
当有歧解时,读者应取其情理之佳者。这个观点是很有道理的。

如果按照自己的喜好心情理解-----当然也是比 ...

读者各种各样的理解,不管符合还是歪曲了作者的本意,本质上都是允许的。
有一句话说得好:一首诗,一旦发表公开了,就不再只属于作者自己的了。
读者有对它的文字发挥想象力,在脑海中进行再创作的权利,以及各种评头论足、说三道四的权利。
因此产生笔墨官司,是难免的,但可尽量避免,读者的修养是一方面,作者的气度也是一方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2 05: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