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记:黄昏一幕
(2014-10-20日下午4-5点)
10月19日下午才4点半,天就擦黑了,正是饭口时间,我赶忙下机,趁热打铁去寻快餐的地儿。
四平街上,仅有的两座临街老楼,节能改造到了尾声,但脚手架还没拆除。满地落叶,亏得清洁工打扫勤快,不然比一地鸡毛还乱。我南大门溜出来,从老西门转过来,公管处前,那个大棚子早已关门,硕大的铁围子一截截围上的,里边是个金匠,加工首饰什么的。
楼角,那鞋匠还坚守着,与人下象棋,入迷了。秃头,黑胖,苍老,平庸,黄昏里这鞋匠。
四平街口北侧,一堆大垃圾,是干巴巴的芥菜缨子,掺和着大头菜叶子。是白天菜农撇下的,秋菜正是旺季。
听路人说“明个变天”。昨个早上就阴蒙蒙,今下午阴得厉害。是那种雾霾式的天儿,坏坏的怪怪的感觉,不是什么正经八百的好兆头,估计要大降温。听到变天了,我才决定直穿小菜市,一赏究竟。
路灯昏黄,小贩子该走的,早收摊走了。半数还在固守,天黑了还守什么,是最后一拨,还是最后一位。有些单位,这正是下晚班的时间。
那背着工具兜的民工,带着红头盔,醉醺醺回去,他们刚吃罢。
工地都住工了,沿街小贩还蹲坑,一个老妪黑暗中发呆,她低头,沉思状,坐在人力三轮上,不吆喝,也不收拾摊子。别女摊主蹲着,撅着屁股,两手抓挠着,一边归拢,一边叫卖,什么大倭瓜了一块五二斤了,橘子也1块5二斤。
小小的光明胡同,僻静,悠长,忙碌。金鼎花苑小区,门口,一只鸟盘旋飞过,是麻雀之类的。
我呢,还是九三盒饭行,这顿12块钱。一杯小烧,一勺尖椒肉丝,都3块钱。鱼籽烧茄子,地三鲜。早上我喝了,这顿明显不胜酒力,仅三大口,才喝掉一少半,也罢扔了吧。
这尖椒肉丝还好,瘦肉丝多些,比联谊粥铺的强一些。那的,纯是尖椒丝,没三五根肉丝。
这鱼籽烧茄子,我头一遭吃到,好东西,实在难得;可里头掺了苦肠,是上一天剩的肠吧。
老板的小儿子在看动画,真够乖的。这一代孩子伴着动画片成长,令人担忧。瞧,这小孩才五六岁,就很成熟的样子,单眼皮,目不转睛,出神的看啊看,简直定在那了。
他爹忙前忙后,骑摩托去送盒饭,这小孩跳下椅子,做“香油车”去了。原来动画片播完了,央视14频道的。
回到楼上6点了,右上眼皮里侧,砂眼又犯了,开始磨眼珠子,上火了。
这些天,我在整理旧稿,都是些细说从前的文字。夜里,窗外风一吼一吼的,我却打呼噜一样,睡的香了。我开始喜欢回忆,说明我已经老了。喜欢追忆,是人的天性。
呼兰河寒风刺骨。窗玻璃上,哈气弯弯曲曲,凝成的细水流,慢慢悠悠往下淌。
小城,小菜市,还有我,大量咸菜将占领整个冬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