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241|回复: 42

唐诗中没有老干体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7-2-20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楼主| 发表于 2017-2-20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9

主题

1087

回帖

749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497
发表于 2017-2-23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老干部针叶林同志的论点,单纯从技术的角度反对老干体,无可非议,这种人并不占多数,他们是政治上的糊涂人。许多反老干体的人有明确的政治目的,就是反对文艺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 +1 收起 理由
半山楼主人 + 1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1828

回帖

81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183
发表于 2017-2-26 01:16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们就是因为把李杜的诗视为“正宗”,才会依此标准把一些歌功颂德的诗定为老干体的。

如观为什么要主张要弱化李杜的影响?道理就在于此。你不弱化那些人还会继续奉行他们的观念。

所以说,我们的观点最终是一致的,只不过如观一下就看到了问题的根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楼主| 发表于 2017-2-26 0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1828

回帖

81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183
发表于 2017-2-26 11: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2-26 04:50
你要弱化李杜不知出于什么目的,莫名其妙。若从传承诗词文学考虑,哪有“弱化李杜”的?
那些乱扣老干体帽 ...

杜甫写这种颂德诗在他作品中不占主流。杜甫“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这种哀怨诗才是主流。与李白给合,一个是哀怨,一个是纵欲,及时行乐。体现了两人失意落魄后的生活态度,这才是风月体的真正实质。

所以杜甫并非是咏颂体代表人物,而是哀怨诗的魁首,这点要看清楚。

正是因为那些人祟拜李杜,以他们的作品为标杆,凡与之格调相违的高大上题材均被讽为老干体。所以根源在于时人盲目祟拜李杜造成的,所以才要弱化他们,让咏颂体充分发展。

再次强调,李白,杜甫虽都在皇家任过职,并且也都写过咏颂体,但他们那样做是职业需要。在他们各自作品中不占主流,他们的本质是哀怨,消极,及时行乐的风月体的代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楼主| 发表于 2017-2-26 11: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楼主| 发表于 2017-2-26 11: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1828

回帖

81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183
发表于 2017-2-26 12: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17-2-26 12:23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2-26 11:56
诗歌史上哀怨型是诗经,曹植,离骚,汉乐府,花间派,李煜,宋徽宗。柳永。而李杜始终是在奋斗的,谈不上型 ...

杜甫的哀怨诗多了去了。

三吏三别,早秋苦热堆案相仍,瘦马型,夏日叹,夏夜叹,狂夫,蜀相。

都是无病呻呤,于事无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4

主题

1万

回帖

3万

积分

首席版主

分区版主助理兼古韵飘香首版、现代争鸣版主、品鉴荟萃常务管理

Rank: 8Rank: 8

积分
39584
发表于 2017-2-26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可能,难道老干体是新中国所独创。

点评

如果按照我和针叶林先生心目中概念的,以艺术性为主要衡量标准,那么唐朝老干体是很罕见的。即使加上那些已经流失的。相信也不会有多少存在。 很简单的道理,首先唐朝的干部文字水平都是颇高的,写出一首合格的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6 12:47
写诗要在实景上炼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2 21: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