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这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作品,历代为人们所传诵,被奉为经典,也是流行的版本,几乎所有的唐诗选本都收录了它,特别是影响较大的几种唐诗选本、如明人高柄的《唐诗品汇》,清人沈德潜的《唐诗别裁集》以及广为人知的《唐诗三百首》。宋人尤袤在其所撰的《全唐诗话》中收录的版本却与诸本有异,诗的题目也不同。 江南意 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从来观气象,唯向此中偏。 两种版本,究竟哪一个版本是王湾的原创?明人王夫之在他的《唐诗评选》中取后者,他从诗的描写和对诗境的分析中中得出《江南意》才更符合作者当时所处的环境和心情,认为高柄在编选《唐诗品汇》的时候所依据的是别本“不但蹇拙失作者风旨,且路由青山,舟行绿水,是舟车并发,背道交驰矣。北固,江间一卷石而,安所得青山外之有路邪?颌腹二联取景和美,了无客路之感。“乡书”“客路”其来无端。“洛阳边”三字,凑泊趁韵。此必俗笔妄为改篡,窃取少陵“戎马关山”、崔颢“日暮孤舟”之意,割裂补辍而成。” 《次北固山下》和《江南意》虽然只是首尾二联的不同,但诗的意境却大相径庭了,一为乡愁而写,一为路途景色所感,前者是客路无依的迷茫,后者是旅途光景有感,一愁感,一在有无之间,各有意趣,王夫之说《江南意》诗“的是江南风景,非特语似,抑亦神肖。”可能是出于个人对《江南意》的偏爱。 另《次北固山下》的“潮平两岸阔”一句,在《唐诗别裁集》中作“潮平两岸失”沈德潜这样说“两岸失,言潮平而不见两岸也。别本作两岸阔,少味”对于沈德潜的这个说法,我个人不认同,从炼字的角度来说“阔”好于“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