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无事生非 于 2017-1-24 17:23 编辑
“老干体”是“老套干瘪体”的缩略吗? 最近,针叶林先生发帖说:“老干体”一词“本身就有歧义,你可以理解为‘老干部体’,也可以理解为‘老套干瘪体’”,“老套干瘪体,是缺点,是诗病”。 关于针先生在这个问题的认知,我却“颇不以为然”,也就是说是否定的。因为汉语词语缩略是有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词语的含义要明确、感情色彩没有变化。 请看下面的几个汉语词语缩略的例子。 1、“一国两制”——“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2、“一中各表”——“一个中国,各自表述”; 3、“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或“中华民国”; 4、“中共”——“中国共产党”; 5、“红军”——“中国工农红军”; 6、“国军”——“国民革命军”; ………… 从以上的的例子可以看出:词语被缩略后,其含义都非常明确、感情色彩都没有起变化。 如果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缩略为“中人”、“中民”、“中共”或“中和”,“中国共产党”缩略为“中国”、“中产”或“中党”其含义都不明确或被改变为其他的名称了。 也许有人会问:“中华人民共和国”或“中华民国”都可以缩略为“中国”吗? 其实,这与目前“一中各表”的政见有关,在两岸各自的表述中的含义都是非常明确的,同时也都没有含贬义的感情色彩。当两岸统一,形成“一中同表”之后,自然也就只有一个明确的含义了。 也许还有人会问:“白匪”、“蒋匪”、“共匪”不是词语的缩略吗?不是都带有侮辱性的“匪”字吗? 是的,都是词语的缩略,也都带有非常明显的侮辱性的“匪”字。但这是敌对的双方加给对方,永远也不可能让对方承认的侮辱性的名称,同时,也没有改变那个名称的感情色彩。 有人还会问:上面的词语分析,和“老干体”这一名称是“老干部体”的缩略或是“老套干瘪体”的缩略有何关系? 但让有关系!请比较一下: 1、这两个“缩略”名称的全称来源。 我不知道出现“老干体”的全称为“老干部体”的最早时间,但从针先生所推荐的一篇论文《古今诗坛“老干体”之刍议――以唐代“台阁体”为参照》中将?“老干体”框定在“一是指其作者大都是曾在政协和人大等单位在岗或退下的各级政府官员;一是指这些诗歌大都如老干曾在官场上的讲话一样观念陈腐、套话连篇、毫无生气”之中,还有针先生所推荐的百度中的名词解释说明“老干体:又名“政协体”和“人大体”, 这类诗词如同政协、人大的退休和没退休的老干部的做人和讲话风格一样观点陈腐、套话连篇、毫无生气”里,不难发现,“老干体”的来源全称就是“老干部体”,而且这一全称除针先生于 2017年1月24日所发的帖子提出异议外,从来也没有人提出过否定,并且针先生本人在2017年1月24日之前也从来没有提出过否定。由此可见,“老干体”是“老套干瘪体”的缩略,则是针先生在没有任何根据可以驳倒“老干体”是中性词而确立“老干体”是贬义词的情况下,才不得已于2017年1月24日随意编出来的。如果这也可以随意编出来作为论据的话,那么,任何缩略词语都可以随意编一个另外有“歧义”的全称了吗?这不是全乱套了吗? 这就可以断定,“老干体”是“老干部体”的缩略,含义是非常明确得了。 2、我们通常说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其实,汉字的功能只表音表形不表义,表义的功能是汉语的最小单位——词素(或称“语素”)。将汉字说成是音形义的结合体,是由于绝大部分的单个汉字都可以单独成为一个单纯词,因此就误将字和词素混为一谈了。我们只要看看双音(或多音)单纯词中的单个汉字都不能表任何义(如“苗条”),就知道词语不是由字构成的,而是由词或词素构成的。 “老干体”由三个词素构成,“老”单独一个语素就能表达“老年人”的完整之义,有实在意义;“老”和“干”两个语素连在一起,能表达“老年干事的人”的完整之义,在这里就是指“老干部”之义,还是有实在意义的;“体”能表达“体裁”(或“风格”)之义,也有实在意义。“老干体”三个字都有实在意义,连在一起用,和“老干部体”的全称词语的原意以及感情色彩都没有起丝毫变化。所以,用“老干体”三字完全可以缩略“老干部体”的全称词语。 可是,若用“老干体”来缩略“老套干瘪体”的全称词语,“老”一个语素能表达“老套头”的完整之义吗?“干”能表达“干瘪”的完整之义吗?“老干体”三个语素的缩略语中有 两个语素不能表达原来全称词语中语素的完整之义,这个缩略语“老干体”怎么可能用来缩略“老套干瘪体”的全称词语呢? 毫无疑问,“老干体”不是“老套干瘪体”全称词语的缩略,而是“老干部体”的缩略。 否定了“老干体”是“老套干瘪体”全称词语缩略的错误观点,确立了“老干体”是“老干部体”缩略的观点之后,有空闲时再讨论“老干体”是贬义词还是褒义词的问题。 最后说点题外的话:知识有如汪洋大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论是谁,尽一生所能去学习,若能获得知识海洋中之一滴水珠,就已经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才是我们应该提倡的学习态度。譬如格律知识,针先生就学得比较透彻,我再跟着学几年,恐怕也难望项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