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43|回复: 31

谈“老干体正名”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7-1-24 06: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楼主| 发表于 2017-1-24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楼主| 发表于 2017-1-24 14: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40

回帖

9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38
发表于 2017-1-24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事生非 于 2017-1-24 17:23 编辑

“老干体”是“老套干瘪体”的缩略吗?
    最近,针叶林先生发帖说:“老干体”一词“本身就有歧义,你可以理解为‘老干部体’,也可以理解为‘老套干瘪体’”,“老套干瘪体,是缺点,是诗病”。
    关于针先生在这个问题的认知,我却“颇不以为然”,也就是说是否定的。因为汉语词语缩略是有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词语的含义要明确、感情色彩没有变化。
    请看下面的几个汉语词语缩略的例子。
    1、“一国两制”——“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2、“一中各表”——“一个中国,各自表述”;
    3、“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或“中华民国”;
    4、“中共”——“中国共产党”;
    5、“红军”——“中国工农红军”;
    6、“国军”——“国民革命军”;
        …………
    从以上的的例子可以看出:词语被缩略后,其含义都非常明确、感情色彩都没有起变化。
    如果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缩略为“中人”、“中民”、“中共”或“中和”,“中国共产党”缩略为“中国”、“中产”或“中党”其含义都不明确或被改变为其他的名称了。
    也许有人会问:“中华人民共和国”或“中华民国”都可以缩略为“中国”吗?
    其实,这与目前“一中各表”的政见有关,在两岸各自的表述中的含义都是非常明确的,同时也都没有含贬义的感情色彩。当两岸统一,形成“一中同表”之后,自然也就只有一个明确的含义了。
    也许还有人会问:“白匪”、“蒋匪”、“共匪”不是词语的缩略吗?不是都带有侮辱性的“匪”字吗?
    是的,都是词语的缩略,也都带有非常明显的侮辱性的“匪”字。但这是敌对的双方加给对方,永远也不可能让对方承认的侮辱性的名称,同时,也没有改变那个名称的感情色彩。
    有人还会问:上面的词语分析,和“老干体”这一名称是“老干部体”的缩略或是“老套干瘪体”的缩略有何关系?
    但让有关系!请比较一下:
    1、这两个“缩略”名称的全称来源。
    我不知道出现“老干体”的全称为“老干部体”的最早时间,但从针先生所推荐的一篇论文《古今诗坛“老干体”之刍议――以唐代“台阁体”为参照》中将?“老干体”框定在“一是指其作者大都是曾在政协和人大等单位在岗或退下的各级政府官员;一是指这些诗歌大都如老干曾在官场上的讲话一样观念陈腐、套话连篇、毫无生气”之中,还有针先生所推荐的百度中的名词解释说明“老干体:又名“政协体”和“人大体”, 这类诗词如同政协、人大的退休和没退休的老干部的做人和讲话风格一样观点陈腐、套话连篇、毫无生气”里,不难发现,“老干体”的来源全称就是“老干部体”,而且这一全称除针先生于 2017年1月24日所发的帖子提出异议外,从来也没有人提出过否定,并且针先生本人在2017年1月24日之前也从来没有提出过否定。由此可见,“老干体”是“老套干瘪体”的缩略,则是针先生在没有任何根据可以驳倒“老干体”是中性词而确立“老干体”是贬义词的情况下,才不得已于2017年1月24日随意编出来的。如果这也可以随意编出来作为论据的话,那么,任何缩略词语都可以随意编一个另外有“歧义”的全了吗?这不是全乱套了吗?
    这就可以断定,“老干体”是“老干部体”的缩略,含义是非常明确得了。
    2、我们通常说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其实,汉字的功能只表音表形不表义,表义的功能是汉语的最小单位——词素(或称“语素”)。将汉字说成是音形义的结合体,是由于绝大部分的单个汉字都可以单独成为一个单纯词,因此就误将字和词素混为一谈了。我们只要看看双音(或多音)单纯词中的单个汉字都不能表任何义(如“苗条”),就知道词语不是由字构成的,而是由词或词素构成的。
    “老干体”由三个词素构成,“老”单独一个语素就能表达“老年人”的完整之义,有实在意义;“老”和“干”两个语素连在一起,能表达“老年干事的人”的完整之义,在这里就是指“老干部”之义,还是有实在意义的;“体”能表达“体裁”(或“风格”)之义,也有实在意义。“老干体”三个字都有实在意义,连在一起用,和“老干部体”的全称词语的原意以及感情色彩都没有起丝毫变化。所以,用“老干体”三字完全可以缩略“老干部体”的全称词语。
    可是,若用“老干体”来缩略“老套干瘪体”的全称词语,“老”一个语素能表达“老套头”的完整之义吗?“干”能表达“干瘪”的完整之义吗?“老干体”三个语素的缩略语中有 两个语素不能表达原来全称词语中语素的完整之义,这个缩略语“老干体”怎么可能用来缩略“老套干瘪体”的全称词语呢?
    毫无疑问,“老干体”不是“老套干瘪体”全称词语的缩略,而是“老干部体”的缩略。
    否定了“老干体”是“老套干瘪体”全称词语缩略的错误观点,确立了“老干体”是“老干部体”缩略的观点之后,有空闲时再讨论“老干体”是贬义词还是褒义词的问题。
    最后说点题外的话:知识有如汪洋大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论是谁,尽一生所能去学习,若能获得知识海洋中之一滴水珠,就已经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才是我们应该提倡的学习态度。譬如格律知识,针先生就学得比较透彻,我再跟着学几年,恐怕也难望项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楼主| 发表于 2017-1-24 20: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2

主题

99

回帖

6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38
发表于 2017-1-24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楼主| 发表于 2017-1-25 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40

回帖

9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38
发表于 2017-1-25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事生非 于 2017-1-26 13:19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1-24 14:04
现在叫喊为老干体正名者是闹不清对象,就象为了给历史上错划为右派分子的人正名,而自愿争当右派分子以证明 ...

    不知针先生有没有听说过“正本清泉”这个词。将“老干部”污名化的“本”恰恰是把“老干体”这个概念定性为贬义词!
    要“清泉”,彻底消除对“老干部”污名化的流毒,采取消极回避不再提“老干体”这一名称的方法,使“老干体”这个名称在网络上消失,已经是不可能的事,“老干体”若定性为贬义词,就更容易把写得不好的东西全部纳入的到“老干体”中去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采取积极的方法去“正本”,还“老干体”是中性词的本来面目,虽然有难度,但“正本清源”还会实现的。一旦“”被“”,何愁“”不“”?
    所以说针先生认为“现在叫喊为老干体正名者是闹不清对象”的看法是不正确的。
针先生给“右派分子”定性为“中性词”,我也认为非常准确!因为“左派”“右派”都是政治集团内部斗争的派系名词,“左派”不是褒义词,“右派”也不是褒义词,两个都是中性词。
这两个词都源自于法国大革命时期,当时来自第三阶级的自由派参议员坐在主席的左侧,而贵族阶级、第二阶级的成员则坐在右侧。坐在右侧的政治上支持原来的制度,思想保守、行为传统是他们的本质,被称为“右派”。坐在左侧的政治上反对原来的制度,思想要求自由、解放,行为激进是他们的本质,被称为“左派”。后来“左派”“右派”的名称被沿用到全世界各大政治集团内斗争中来。尽管左派”“右派”词义的外延因各大政治集团的人群不同而随之起变化,但其内涵依然不变:左派是指在政治集团内部斗争中反对原来的制度,思想要求自由、解放,行为激进的一派人;右派是指在政治集团内部斗争中支持原来的制度,思想保守、行为传统的一派人。政治集团内部斗争的派系也许是“左”输“右”赢,系也许是“左”赢“右”输,但其名称的褒贬色彩不会跟着输赢而变换位置。
    可是针先生“自愿争当右派分子以证明‘右派分子’是正确的”说法却不恰当。
    词的感性色彩和政治斗争中的对错,以及人们的行为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怎么可以将一个不带褒贬色彩的中性名词和带上政治色彩的“正确”“不正确”,以及人们的行为“争当”“不争当”混为一谈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40

回帖

9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38
发表于 2017-1-25 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事生非 于 2017-1-26 13:08 编辑
邂逅 发表于 2017-1-24 20:37
我觉得此讨论跑偏了。本来大家认知是相同的,就是用“老干体”或“政协体、人大体”之名冠以空洞干瘪诗病之 ...


       “老干体”或“政协体、人大体”这几个名词来讲可以从语法定义为中性词——此论正确!

*****************************************************************
    要想“清源”,先要“正本”, 将“老干部”污名化的“本”恰恰是把“老干体”这个概念定性为贬义词!
    要“清源”,彻底消除对“老干部”污名化的流毒,采取消极回避不再提“老干体”这一名称的方法,使“老干体”这个名称在网络上消失,已经是不可能的事,“老干体”若定性为贬义词,就更容易把写得不好的东西全部纳入的到“老干体”中去将“”搅得更加浑浊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采取积极的方法去“正本”,还“老干体”是中性词的本来面目,虽然有难度,但“正本清泉”还会实现的。一旦“”被“正”,何愁“源”不“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楼主| 发表于 2017-1-26 04: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3 00: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