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20|回复: 17

看到一篇博文,又一个编词谱的,有些意思,转过来看看!

[复制链接]

99

主题

1863

回帖

684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840
发表于 2016-12-20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行者 于 2016-12-20 19:48 编辑

我的《唐宋实用词谱》的专家评审意見
汉诗网(西溪逋客) · 2016-11-04 18:30

背景介紹
日前,我的《唐宋实用詞譜》通过了国家社科基金的审核,昨日收到审核组五位国内匿名专家背靠背的评审意见,自我感觉评价还是很不错的,比较一致的,所以不敢窃喜,转发在此与你分享,一则嘚瑟一下,二则算做个广告:我的这本词谱真的是非常非常不错的哦,他绝对可以帮助你提高填词的水平。{}真的吗?出版了吗?可俺不想化钱,可不可以送俺一份,电子版的也行。
方括号内的黑字,是我添入的一点随想。{}花括号后的红字,是行者想说的一点看法,嘿嘿!
第一位专家的评语
广义的词谱兼含二义,一为音乐性质的曲调谱,一为确定文词格律的文字谱。现代学界一般所谓词谱往往偏指后者,前者被纳入词乐研究,后者常附属于词律。近百年来的词谱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些词学研究者多在以考证和类比方式辨析若干词调乐律时,涉及介绍明清词谱。七八十年代,词谱研究开始关注词谱编订的体制方法、分类标准、图谱样式、版本考订及传承关系等文本外部要素。进入21世纪,人们开始深入探讨词谱的内在因素,着重分析词谱的词史意义和词学价值等理论问题。同时,萧继宗《实用词谱》、龙榆生《唐宋词格律》、杨文生《词谱简编》等一些词谱类书籍也相继问世。其中《唐宋词格律》影响较大,所收150余调皆唐宋词常用词调,是较好的简明词谱,其中有词牌来历与演变的介绍,特定句法和字声的说明,旧谱沿袭之讹误的校订等。谱式注文兼有词话、词品、词论、词律等多种批评功能,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旧时词谱注释体例,昭示了词谱编辑的新方向与词谱功能的多样化。
申请人申请成果即是对上述词谱研究与编撰的一种创新。其特点有二:
—,从指导当下词创作的实际需要出发,梳理并规范以往词谱的各种特质,包括句式、韵脚、平仄、字数等,希冀真正做到“一谱一调”。对当代词的创作有较强的指导价值
二,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平仄谱系统。具体地说,以《钦定词谱》为参照系,较好地处理了对传统词谱的继承与革新。对丰富当今词谱研究乃至词学史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不过,申请人“旨在推翻现有的明清平仄谱系统”的标榜或曰追求,从词谱发展与演变的客观历史来看,有待商榷。这只要参阅张仲谋《沈璟〈古今词谱〉考索》(《文献》2008年第1期)、张宏生《明清之际的词谱反思与词风演进》(《文艺研究》2005年第4期)、谢桃坊《词谱检论》(《文学遗产》2008年第1期)等论文即可明白。
第二位专家的评语
词是隋唐之际兴起的一种新的配乐可唱的诗歌体裁,得到民间社会与上流社会的共同的爱赏,在宋代发展到高峰。此后虽由于曲的出现,经历了元明两代的中衰,但入清以后,渐渐复兴。直至今日,仍为人们喜闻乐见,不但历代佳作传诵不缀,而且有数以百万计的诗人在用此体裁进行创作,且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时代新声。可是由于词乐失传,词的乐谱失传,后人只能根据明清人编撰的平仄谱来填词。而明清人编撰的各种词谱,存在着许多问题,最主要的就是分析有余,综合不足。往往将同一词调在流传与传播过程中发生的种种变异,都视为又一体,不厌其烦,悉数罗列。这就使得当代作者无所适从,并就词的格律问题发生许多无谓的纷争,影响了创作的健康开展。时代要求学术界提供一系列更高质量的词谱。但由于种种原因,学术界长期以来未能重视并完成这项有意义的工作。该成果的重要学术意义和实用价值,正在于此。
该成果有许多创新与突破。首先,它从音乐文学这个词的本源方面着眼,颠覆了明淸以来的词谱着眼于“流”即文字形式的做法,可谓髙屋建瓴,振聋发聩。其次,由于抓住了源,那些繁琐的、细枝末节的问题,如同一词调字数的微小出入,句式的少许不同,押韵的多寡等等,都得到了合理的解释,即词谱本来就应该有一定限度的弹性,将古代词人写作中、词作传播中产生的任何微小变异都算作“又一体”的认知,显然是胶柱鼓瑟,过于机械了。总之,此课题的重要学术贡献是纠正明清人所编词谱“分析”过度之偏,在正本清源的前提下,对大量“又—体”进行了整合,即“综合”。
更为可喜的是,课题作者还将其理论付诸实践,初步编成了一部《唐宋词实用词谱》,很有示范意义相信它的出版,将对当代的诗词创作起到很大的规范作用、推进作用,不仅有很大的学术价值,还会产生很大的社会效益
修改意见:
书名可改《唐宋词常见谱》。“常见”为客观性陈述(因为收入此谱者皆有10首以上作品为依据),比较科学。“实用”则有可能被误解成主观性评价。
所创制的符号过多,使人看起来眼花缭乱,不利于接受。建议大大简化,只用“平”“仄”“可平可仄”“押韵”四种符号即可。其他可灵活掌握,有多种选择者,可设置专栏加以讨论,并举唐宋词实际用例以为证明。
每调所用以示范之具体词作,可取其格律最宽者。如某调有押六韵、七韵、八韵、九韵、十韵者,取押六韵者为示范。并设置专栏说明唐宋词实际用例中有添押多韵者。其他仿此。【此建议有价值】
第三位专家的评语
该成果选取唐宋词谱之平仄谱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对象上可谓知难而上。词谱问题自清代万树《词律》,王奕清、陈廷敬等《钦定词谱》之后,虽有不少研究者,但多为零星研究,系统性、开创性的成果很少。该成果在《钦定词谱》的基础上,对词谱问题进行了重新探讨,其学术勇气可嘉。
在研究的思路上,传统的词谱是基于“词寄于调,字之多寡有定数,句之长短有定式,韵之平仄有定声,杪忽无差,始能谐合”,于是“皆取唐宋旧词,以调名相同者互校,以求其句法字数;以句法字数相同者互校,以求其平仄;其句法字数有异同者,则据而注为又一体:其平仄有异同者,则据而注为可平可仄”,如《钦定词谱》,“每调选用唐、宋、元词一首,必以创始之人所作本词为正体,如《忆秦娥》创自李白,四十六字,至五代冯延已则三十八字,宋毛滂则三十七字,张先则四十一字,皆李词之变格也。”而本成果则不是以唐宋某一名家的某一词作为依据,而是在广泛研究明清词谱系统的基础上,总结出“最合乎唐宋词平仄谱实际”的“词谱图例”以及具体词调的各种变化方式,力图描绘出唐宋词谱的“全豹”。这不同于传统思路。
在具体的观点和学术目标上,本成果不赞成传统词谱认定词调有“正体”、“另一体”之说,而认为“如果承认词调的添字减字是填词中的一种正常方式,那么添减一字就不能认为是‘又一体’,这就和某一字位填词时可平可仄一样,某一字位也是可增可减的……同样的道理,韵脚、句法、读住等也是如此”。基于这样的观点,本成果从句式、韵脚、平仄、字数等各个方面,对唐宋主要词调都重新作了新的规则设定,使之真正能做到一谱反映一调,尽可能使词谱反映出来它本来的面貌。这是富有创新的观点和做法。
但是,该成果也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1、既然成果题名为《唐宋词谱平仄谱之本源研究》,毫无疑问,其重点应在对唐宋词词谱之平厌谱的本源的探讨上,这一本源,也就是成果中“最合乎唐宋词平仄谱实际的‘词谱图例’”及变化,这是本成果的立足之本。然而,对于为什么作者列出的“词谱图例”是“最合乎唐宋词平仄谱实际的”这一关键问题,作者却语焉不详,只有结论,没有研究的过程,大大影响了其说服力。【针对该意见,拟增加一个“选例说明”的栏目,扼要说明这一研究过程。由于这部分内容自己很清楚,所以忽略了。】
2、从该成果的结构及作者的研究目的、写作动作来看,作者显然是想为词的创作者提供“填词秘籍”,因此,本成果的理论阐述很少.工具性、实用性却比较突出,在很大程度上不如说是一部指导填词的工具书,这就极大地削弱了本成果的理论色彩,影响了其理论深度。【本书写作初衷实际上就是工具书,是为广大填词爱好者用的,但理论色彩在接地气的前提下,可以增加】
3、语言前后不一致,《凡例》用文言,《填词必读》则用现代汉语,正文则半文半白,语言风格不统一。【哈哈,此书写作过程较长,不是一气呵成的,届时可以统一一下语言风格。】
第四位专家的评语
本申报材料,成果本身封底上手写题目为《唐宋词谱平仄谱之本源研究》,《成果介绍》活页之“成果名称”一栏空白(即无题目),活页中“课题简介”称:“本课题名为《唐宋词词谱本源研究》,研究成果……初步拟名为《唐宋词实用词谱》。”也就是说,同一个东西,有四个题目(含一个未知名称),而这四个名称都是不一样的,不知是作者没有想清楚?或是将以前申报“一般项目”的申报材料未加修改就直接用来报“后期资助项目”?抑或是有意识地这样做以避开“应用研究成果”之嫌疑?
从成果本身来看,作者对词谱有相当深入的研究,对唐宋词之相关情况非常熟悉,对词谱的梳理花了大量的功夫,有些方面也提出了很好的见解,确实是此方面的专家。
但,从项目申报的角度看,有几个问题:一,同一个成果,有几个题目,不知到底哪个是真的题目?二,四个题目,除最后一个外,都与内容不合,所谓文不对题;三,封面及论证活页上都写着该成果为词谱之本源研究,但实际上“本”和“源”的研究并没有做足够的工作,现有成果的重点是两个:一是编制一个新的词谱,二是填词技法。
此外,对前人(包括古人)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否定太过,几乎是全盘否定。希望在接下来的撰写过程中认真对待这些问题,给予科学严谨的修订。
第五位专家的评语
《唐宋词谱平仄谱之本源研究》实际上是一个词谱,这个词谱也可以称为新词谱。其突出特色有如下三点:
—、编篡这个词谱的指导性观点是,词曾是音乐文学。既然曾是音乐文学,就必须遵循音乐,或者说乐曲之规则与规律。而词又是特殊的音乐文学,即它的产生基本都是先乐后词,也就是必须先有音乐,具体而言就是乐谱,后有歌词。这才是填词之本意。当唐宋词之音乐渐失,人们对之茫然不知时,填词之意才渐有变化,即它不是填的乐谱,而是填的文字谱、格律谱,或者如该成果所言,是平仄谱。该成果试图从词曾是音乐文学这一观点出发,以音乐之概念“段”、“均”、“拍”为阐述词谱之单位,来建构自己的平仄谱。从其提供的材料看,这种建构基本是可行的。或者说,它既能够探讨词之本源特质,又能为当代填词者提供另外一种填词范式。
二、编篡这个词谱的基本依据是唐宋词。作者所提供的这种平仄谱,对词填制规律的总结完全来自于现存的唐宋词作品。词已是静止的文学,对其研究,都应从作品入手,广泛占有第一手材料,进行细致归纳,以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词谱的编篡也不能例外。只有这样总结,词谱的编篡才有意义。因此,该词谱并不是在拾人牙慧,而确实做了扎扎实实的文献梳理工作。所以,这个词谱应该能经受住唐宋词作品的检验,也是可信、可行的
三、编篡的这个词谱,体例较为精当。作者共收237个词调,已将唐宋词常用词调基本上收入其中。在具体编排时,先“图例”,再“概说”,再“填词技法”,再“变化方式”,这种方式,即可让人对常见谱式一目了然,又可知其变化,知其变体。同时,又有对填词时须注意事项的具体解说。这部分既能让人获知词的基本知识,又能从中了解填词的具体平仄及声韵,有时还能让人注意到词的声情风格。如此解说,填词者如能真正理解,将不至把词填成打油诗之流。【统而言之一句话,绝对很实用。】
因此,该成果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但是,该成果还有须注意的如下两个问题:
一、作为词谱,该成果也只不过提供了另外一种填词的范式。或者说,它只不过是目前众多词谱中的一种(当然不可否认,和其它词谱相比较,其独创性较多),因此,如作者在其《成果介绍》活页中所言:“是对明清词谱系统的一个彻底颠覆”,“是《钦定词谱》问世后三百年来的第一谱”,“是《钦定词谱》问世后三百年来,词学界在词谱学领域的一个重大研究成果”,这样的话语就说得过大、过满。须知,此词谱虽可曰新,但也是对明清词谱的继承,没有明清以来所开创的平仄谱,就不会有该成果所构建的平仄谱。无论是明清词谱,还是该成果之平仄谱,都是从唐宋词中来,只不过指导观点不同而已。并不能说作者的指导观点就是正确的,就是完全符合唐宋词之真面目的,而别人的就都不是。同时,须知,明清词谱虽有问题,但照样可以用之填词。
二、作者在成果的“填词必读”中说“宋词发展到二十一世纪,应该到了可以对形式作创新的时代了”,又说“词这种艺术形式,已经到了可以、也应该有—种突破的时候了。”这种观点也值得商榷。词已是凝定的艺术,从形式上而言,绝难创新、突破;如果真去创新、突破,则所写之词,就绝不是词了。【我说的对形式的创新,指的是用一个新的词谱形式,既遵循唐宋的核心规则,又不繁琐。】如果用这种思想去指导目前一般人的写作,则词之不遵循规则之事将会更多,到那时,词的创作将更加混乱。如果想既写出如词之风味的作品,又不想遵循词之形式,可不妨仿效一下李叔同,写一些“仿词体”的作品。


99

主题

1863

回帖

684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840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0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位的专家说的,没有废话,最为客观,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1 07: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人好像还天天在开课,一节课就能让你成为绝句高手,填词高手。

点评

呵呵,老道常批评别人吹牛,偏他自己也爱吹牛。 俺转贴这个,是因为潭州雨梦先生也在编词谱,或许这些专家的评审意见,对他有些借鉴与参考意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21 13:15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9

主题

1863

回帖

684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840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1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穿越梅嶺 发表于 2016-12-21 07:31
这个人好像还天天在开课,一节课就能让你成为绝句高手,填词高手。

呵呵,老道常批评别人吹牛,偏他自己也爱吹牛。
俺转贴这个,是因为潭州雨梦先生也在编词谱,或许这些专家的评审意见,对他有些借鉴与参考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1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4-3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做广告的。价值好,将来一定会有人买,如果没什么价值,再推荐自己也没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40

主题

6万

回帖

21万

积分

副首版

词版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2601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4-4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文笔隽秀,博识豪情、寄意深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40

主题

6万

回帖

21万

积分

副首版

词版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2601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4-4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文采风流,文辞精炼!优美流畅!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40

主题

6万

回帖

21万

积分

副首版

词版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2601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4-4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情景相融,情随景发,意随思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40

主题

6万

回帖

21万

积分

副首版

词版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2601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4-4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新雅句!描写生动!流畅自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1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5-5 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学习,受益匪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3 01: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