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赏读诗友廖正福先生《筑梦吟续集》闲话二则
两月前,挚友廖正福先生来电话说,他往我邮箱里发了《筑梦吟续集》的初稿,嘱我替他审阅校对。之后还要写点读后感什么的。我明知自己诗词知识和理论的功力都不济,但碍于情面,还是冒昧地答应了他。这不,看完诗稿也有一些时日了,趁今日略有闲遐,信马由缰,胡侃闲话二则。
空灵的鹧鸪
话说那一日我打开邮箱,只见一群鹧鸪破空而出。此群鹧鸪光鲜亮丽,音质清嘹,非那在清明时节怨雨呼风的鸠雀可比。我们不妨随手逮它一只,就着雅兴佐酒。《鹧鸪天·忆过峨眉山》“......金顶远、夕烟斜,痴情吟客在天涯。途中随处采诗子,撒向心田发韵芽。”您看是不是空灵隽永,余味无穷。若您喜爱,就去翻开《筑梦吟续集》去尽情捕猎吧。这里面的鹧鸪会引领您去领略异国风情,名山幽峻,网络情缘,人生况味......。
唐突的诗芽
诗友廖正福先生,少年便从师学习瓦工手艺,是一位出色的瓦工匠。筑楼盖房对他来说自然是驾轻就熟。忽一日,他一不小心,把不知是在私塾还是工余捡到的一粒时常揣在怀里的唐诗宋词的种子,伴着瓦刀上的沙浆,从脚手架上筛落下来,遗落在还没峻工的楼房的墙脚下,任凭工地上的工人和闲杂人等无数次的踩踏,但唐突的诗种竟然在那儿发芽生根。经过风雨的洗礼,又经过春夏秋冬呵护、揉搡,它长成了一株枝繁叶茂的小树。又一日,它开花了,结出了一颗名为《筑梦吟》的,略带酸涩的果儿。这颗树把根扎入深深的土壤中,吸取日月的精华,吸取古今诗苑中的各种元素,再加上它贪婪好韵,浑吃海喝,让诗树娘娘的肚儿再一次孕大,这不,这个叫《筑梦吟续集》的胖小子就要呱呱坠地了。
这正是:
瓦刀筑梦筑千层,唐突诗芽墙脚生。
经雨经风经冷暖,历春历夏历阴晴。
高楼幢幢能临顶,雅韵声声非钓名。
洗尽红尘如竹节,斜阳扶影踏歌行。
寒冰2016年12月14日急就于武昌余家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