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25|回复: 11

唐宋究竟采用何韵为诗填词

[复制链接]

266

主题

2685

回帖

76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600
发表于 2016-11-5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二〇一九五四 于 2016-11-5 14:49 编辑

唐宋究竟采用何韵为诗填词

唐宋均非凭借查阅《平水韵》表和《词林正韵》为诗填词的所有唐人以及绝大多数宋人为诗填词时根本就没有《平水韵》表和《词林正韵》可翻, 对于这一基本事实,连针叶林、图书府吏等人也不得不承认了。
那么,唐宋究竟采用何韵为诗填词呢?笔者无意一一追究许敬宗奏折附件及其它种种同用、独用资料和典籍,在此只想告诉各位真正有志于为诗的朋友,唐宋人乃是采用当朝读书音为诗填词的,这是唐宋人用韵的主流。
当然不是严格按照《切韵》、《唐韵》、《广韵》、《集韵》等切韵系韵书组织押韵的,而是在这些带有时代烙印“字典”的基础上,按照归并简化了的所谓韵部来押韵的,科举制之外的各种归并简化,都是约定俗成的。
余谓押韵之规大体须有,定法则无,并应与时俱进。唐宋诗人很好地诠释了在不同场合按不同目的灵活组织押韵这一活的韵规。大唐与两宋数百年间,读书音陆续发生一些变化,这是不同时期押韵相应发生变化的主因。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6-11-5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6

主题

2685

回帖

76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600
 楼主| 发表于 2016-11-5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11-5 16:37
唐宋至民国时期有记载的律诗皆是押平水韵。这不需要争论 。

唉,我这帖对你真是白发了。肚子头上的虱子在那儿明摆着,你居然还在瞪着眼睛瞎说什么“唐宋至民国时期有记载的律诗皆是押平水韵。”你老兄病得可真是不轻,只怕已然病入膏肓,无可救药矣。一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6

主题

2685

回帖

76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600
 楼主| 发表于 2016-11-5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二〇一九五四 于 2016-11-5 17:28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11-5 16:37
唐宋至民国时期有记载的律诗皆是押平水韵。这不需要争论 。

唐宋若依平水,缘何有状元试帖诗出韵呢?何况平水尚未成书呢,你说你不是瞎说是什么?

点评

科考诗不足为据。你怎么和羊一样愚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5 17: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6-11-5 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发表于 2016-11-5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11-5 17:40
科考诗不足为据。你怎么和羊一样愚昧?

应该依据王力的说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6

主题

2685

回帖

76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600
 楼主| 发表于 2016-11-5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11-5 17:40
科考诗不足为据。你怎么和羊一样愚昧?

科考诗若不足为据,僵化的纸面韵表又怎能熬得过晚清这一关呢?

点评

莫瞧不起这一纸僵化的字表,它可是中华文明的精华之一。诗经楚辞全唐诗也不过是几本发黄的故纸,他们的价值可无法估量,它们的光辉照耀千秋万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5 20: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6-11-5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6

主题

2685

回帖

76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600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2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11-5 16:37
唐宋至民国时期有记载的律诗皆是押平水韵。这不需要争论 。

这里毕竟是诗词理论版,针叶林先生诸如此类的交流,真的让我无语。甘露尚未建寺,何来刘备招亲?

点评

鲁智深倒拔垂柳 唐人写诗用韵,依据宋朝的《平水韵》; 唐宋填词用韵,依据清朝《词林正韵》; 唐宋写诗格律,依据清朝《声调谱》 唐宋填词格律,依据清朝《白香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12 17: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发表于 2016-11-12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〇一九五四 发表于 2016-11-12 17:21
这里毕竟是诗词理论版,针叶林先生诸如此类的交流,真的让我无语。甘露尚未建寺,何来刘备招亲? ...

鲁智深倒拔垂柳

唐人写诗用韵,依据宋朝的《平水韵》;
唐宋填词用韵,依据清朝《词林正韵》;

唐宋写诗格律,依据清朝《声调谱》
唐宋填词格律,依据清朝《白香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2 20: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