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239|回复: 33

唐宋均非凭借查阅《平水韵》表和《词林正韵》为诗填词的

[复制链接]

266

主题

2685

回帖

76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600
发表于 2016-11-4 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二〇一九五四 于 2016-11-4 18:53 编辑

唐宋均非凭借查阅《平水韵》表和《词林正韵》为诗填词的

      大家知道,金亡于1234年,宋亡于1279年,王文郁和刘渊的《平水韵》表均成书于南宋末年。一般认为,金人王文郁的《平水韵》表成书于1223年,距金亡只有11年,距宋亡也不过55年;也曾是金人的刘渊《平水韵》表成书于1252年,其时金国已亡,距宋亡则只剩27年。《词林正韵》问世更晚,直到清嘉庆年间,才由江苏吴县人戈载编纂完成,与唐宋之士为诗填词隔着好几百年呢。
      王文郁和刘渊的《平水音》表问世后,有几个诗人抢购,又有几个诗人正眼瞧一下,恐怕都是未知数呢。至于《词林正韵》,这种关联度差得就更远了,唐宋所有词人恐怕连做梦都梦不到日后会有一部《词林正韵》吧?及至词林问世,有清一代唯一的大词家纳兰性德也也辞世多时。
      由此可见,所有唐人以及绝大多数宋人为诗填词时根本就没有《平水韵》表和《词林正韵》可翻,他们作诗都不是靠着翻看《平水韵》表和《词林正韵》来组织押韵的。如果《平水韵》和《词林正韵》被视为诗词正韵的话,那么唐人宋人则是用其各自所本的诗词歪韵,造就了唐诗宋词的辉煌。
      耐人寻味的是押韵本就是大体须有定法则无的事,却被业内人为神化,无限度地拔高,动辄视某某韵为金科玉律,甚至死死抱住早已冰冷、僵硬的某某韵的粗腿不放,说穿了不过是借以装神弄鬼、投机取巧、攀唐附宋、附庸风雅而已。怎奈时人就是时人,时音就是时音,再怎么装神秘,也掩盖不了以现今某地方言冒称古韵的事实,再怎么生拉硬扯,也无法以古人之思维写出真正的古诗,而只能是假古董罢了。

49

主题

1879

回帖

488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886
发表于 2016-11-4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合词林的宋词好多啊,包括周邦彦姜夔李清照东坡等等等等等等。

点评

不合平水的唐诗也不少啊,一些大家也未能幸免。不合现代诗词格律的就更多了,崔颢的《黄鹤楼》不就是典型例子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5 14: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705

回帖

304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049
发表于 2016-11-5 06: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平水韵和词林正韵都是后来编的,这个大家大概都知道,但他们分别是从唐诗,宋词的用韵情况总结的,这是不能否认的,这就好比不能拿唐诗不合平仄的例子来否认平仄律一样。

点评

唐宋人为诗填词的当时,唐诗宋词的辉煌与现行的纸质《平水韵》表和《词林正韵》没有一毛钱的关系,二者没有因果。唐诗不合后人之平仄律,可唐诗是诗,时人的纸面平仄倒是合乎中古平水韵了,可诗却成了文字游戏。这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5 14: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6-11-5 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6

主题

2685

回帖

76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600
 楼主| 发表于 2016-11-5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言哉 发表于 2016-11-4 19:57
不合词林的宋词好多啊,包括周邦彦姜夔李清照东坡等等等等等等。

不合平水的唐诗也不少啊,一些大家也未能幸免。不合现代诗词格律的就更多了,崔颢的《黄鹤楼》不就是典型例子吗?

点评

崔颢的《黄鹤楼》,不合王力合唐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5 15: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6

主题

2685

回帖

76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600
 楼主| 发表于 2016-11-5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16-11-5 06:57
平水韵和词林正韵都是后来编的,这个大家大概都知道,但他们分别是从唐诗,宋词的用韵情况总结的,这是不能 ...

唐宋人为诗填词的当时,唐诗宋词的辉煌与现行的纸质《平水韵》表和《词林正韵》没有一毛钱的关系,二者没有因果。唐诗不合后人之平仄律,可唐诗是诗,时人的纸面平仄倒是合乎中古平水韵了,可诗却成了文字游戏。这位先生怎么直到现在还不开窍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发表于 2016-11-5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〇一九五四 发表于 2016-11-5 14:21
不合平水的唐诗也不少啊,一些大家也未能幸免。不合现代诗词格律的就更多了,崔颢的《黄鹤楼》不就是典型 ...

崔颢的《黄鹤楼》,不合王力合唐律!

点评

《黄鹤楼》不合王力合唐律,唐诗用韵不合平水合唐规。那时下的诗词理论家都是干什么吃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5 17: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6

主题

7380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9975
发表于 2016-11-5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对,说得好!明清两代,民国,也不是按平水写诗作词,就是当代,也只是个别会道门的一些为祸分子在鼓吹。

点评

简单事情复杂化,复杂事情简单化。如非如此,何以故作高深、装神弄鬼、欺世盗名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5 17:24
你说他们用何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5 16: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6-11-5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6

主题

7380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9975
发表于 2016-11-5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11-5 16:17
你说他们用何韵?

明代是否定平水的,用的是《洪武正韵》,清代是《佩文诗韵》,民国用国语,新中国用普通话和《新华字典》。

点评

你能举出用洪武正韵和国语的律诗诗例吗? 另外:佩文诗韵即平水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5 16: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2 20: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