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言哉 于 2016-11-2 15:32 编辑
且虚构一个蓬莱仙韵,反正不用读,呜呜哈呜呜哈呼wongwonghangwongwonghanghun,反正仙人醉酒都带鼻音,所有蚊子都通拍,啪!
顺手捎带点什么吧:
中国学者一般都接受了高本汉的总原则,只是在细节问题上进行了订正,一人错就是万人错。
高本汉主要运用的材料包括:
1)韵书和韵图,他把《广韵》的韵部和反切看成为《切韵》系统的反映,韵图他实际上用的是《康熙字典》卷首的《等韵切音指南》,上古洛阳音系之外都排除啦,啦啦啦。
2)汉语方言,他运用自己在山西、陕西、甘肃、河南等地的实地调查资料,以及利用广州、客家、福州等地的方言字典等材料,就差新疆没去了,哈哈哈。
3)外语借词,主要运用的是日译吴音(5-6世纪)、日译汉音(6-7世纪)、朝鲜借词(约公元600年)、越南借词(9-10世纪),就差爪哇没借了,哈哈哈。
研究发表的时间1915-1926年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