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30|回复: 27

今人的近体诗为沈宋定型说是没有根据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27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人的近体诗为沈宋定型说是没有根据的

    《唐书》记载沈佺期、宋之问主张的一种诗体为“约句准篇,迴忌声病”,即提倡永明体的一种:句为五言,篇为八句。句讲四声,句间粘对。提倡而已,并非将近体诗定型为唯一的格式。排律不准篇,折腰不粘句,这在沈、宋自己的诗中也是多的。
    其次是押韵。沈宋二人的押韵倒是和永明体的押韵绝对一样,即当时的江东韵。可见当时的考官许敬宗等的“奏合而用之”,是有其具体的韵表的。
    至于七言近体诗的形成,只是当时人们喜不喜欢的问题,而不是创作有多难的问题。会五言自然就会七言,唐人的脑子不至于在五言前面加两个字都要格外去“众多诗人集体创造!”七言的推广倒是与武则天的个人愛好分不开的,这可能与女人喜欢繁琐细腻有关,七言更有利于装进更多的内容。
    而官方的试帖诗则不论是否相粘,是否八句,句间相粘与否由人自定,准篇与否因时而定,并没有什么永久的定型。既然科考都无定型,那么民间就更不可能定型,只是人们爱好平仄相间,句间粘对,准篇八句因而形成趋势罢了。

53

主题

1607

回帖

6219

积分

论坛贵宾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5Rank: 5

积分
621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10-27 09: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今人的近体诗为沈宋定型说
……
沈宋定型说自唐代就有了,并非是今人的说法。

点评

【沈宋定型说自唐代就有了】,可有相对合理的史料证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27 09: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发表于 2016-10-27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10-27 09:07
今人的近体诗为沈宋定型说
……
沈宋定型说自唐代就有了,并非是今人的说法。 ...

【沈宋定型说自唐代就有了】,可有相对合理的史料证明?

点评

唐代有关文献资料不少,你研究了几年不知道是说不过去的,不知你说的“合理的史料”指什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27 09: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607

回帖

6219

积分

论坛贵宾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5Rank: 5

积分
621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10-27 09: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10-27 09:20
【沈宋定型说自唐代就有了】,可有相对合理的史料证明?

唐代有关文献资料不少,你研究了几年不知道是说不过去的,不知你说的“合理的史料”指什么?

点评

三羊的确没有看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27 11: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6-10-27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6-10-27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6-10-27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发表于 2016-10-27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10-27 09:58
唐代有关文献资料不少,你研究了几年不知道是说不过去的,不知你说的“合理的史料”指什么? ...

三羊的确没有看到

点评

唐代主要有这么几条沈宋创立律诗的说法: 对他们的这一历史功绩,前人作了充分的肯定。独孤及《皇甫公集序》认为“至沈詹事、宋老功,始裁成六律,彰施五色,使言之而中伦,歌之而成声,缘情绮靡之功,至是乃备。”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27 12: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6-10-27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607

回帖

6219

积分

论坛贵宾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5Rank: 5

积分
621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10-27 12: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10-27 11:47
三羊的确没有看到

唐代主要有这么几条沈宋创立律诗的说法:
对他们的这一历史功绩,前人作了充分的肯定。独孤及《皇甫公集序》认为“至沈詹事、宋老功,始裁成六律,彰施五色,使言之而中伦,歌之而成声,缘情绮靡之功,至是乃备。”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序》也指出:“沈宋之流,研练精切,稳顺声势,谓之为律诗。由是而后,文体之变极焉。”当然,更经常地为后人所引灵的还是《新唐书宋之问传》中的一段文字:“魏建安后迄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尾对精密。及之问、佺期,又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

点评

三羊评论: 【沈詹事、宋考功】,【沈宋之流】,【之问佺期】,【宋之问、沉佺期】等,无非就是一个用人名代称时间的问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27 13:43
宋考功。属对精密  发表于 2016-10-27 12: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3 01: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