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二〇一九五四 于 2016-10-21 13:28 编辑
也说二〇一九年五月四日以后的律诗
阅罢图书府吏先生的“二O一九年五月四日的律诗”,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无疑是一种赤裸裸的恶搞和误导。我等同仁已经说过n遍了,相较于其他文体,凝练乃是诗语最本质的特征,古典诗词尤其如此。我等同仁还曾不止一次地说过,尽管白话文运动后国人的广义古典基础普遍薄弱,大不如前,白话、口语入诗的比例无可避免地会有所增大,但是,以白话、口语为诗绝不应成为现代格律诗词的主流和发展方向,切实夯实以古代汉语为核心的广义古典基础应成为摆在新声旧韵诗者面前的一个永恒的课题。对于此等道理,我们已然辩证地掰开了揉碎了讲过n遍,未知图书府吏先生缘何仍有此等恶作剧性的演绎:
作为一个教师,推广普通话与白话文是我的职业道德,作为一个党员,响应国家推广普通话白话文是我的使命,在五四文学革命百年庆典即将到来之际,我率先写下了一首普通话韵的白话文律诗,请方家批评指导:
树叶|落地的|时候,
很像|一只只|小虫。
叶面|紧贴着|地面
叶柄|翘望着|天空,
好像|扑向了|大地,
又像|等待着|乘风。
树叶|落地的|时候,
不尽|缠绵的|诗情。
我等同仁还曾有过真正的好诗当缘情、得味、出新、炼字之类表述,意思其实都差不多。之所以把炼字提到与缘情、得味、出新并列的高度来强调,是因为中国诗尤其是传统诗终究属于汉字的文学。至此,我们完全可以这么说:二〇一九年五月四日以后的诗仍应是缘情、得味、出新、炼字,如果没有必要的乃至老到的文字功夫,那么任你在其他方面多么努力,也是难于持续性地写出好的或比较好的诗来的。恳请图书府吏先生等人莫再如此这般恶搞为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