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78|回复: 25

孙逐明的“旋律说”与五四的“音乐说”

[复制链接]

40

主题

705

回帖

304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049
发表于 2016-10-17 09: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图书府吏 于 2016-10-17 09:09 编辑

        五四以来,诗词既微,各种玄学大家兴起,兴妖作怪,诗坛有梨花体,乌青体,李子体,实验体,论坛有“旋律说”,“音乐说”等等。
         旋律说是湘籍学者孙逐明先生提出的,孙逐明先生用功刻苦,然有这个时代学者通病——先天国学基础不足。他用音乐的七个音阶研究律诗平仄律,以此提出格律诗“旋律说”,文章连篇累牍发于论坛,常常遭遇零回帖,后来与诗友交流于,学到平仄,转攻近体平仄学,功半成之际骑牛出关,归隐南山。
       “音乐说”的提出者是五四先生,姓二O一九,他说:“时下平水韵格律诗曼妙的音乐美原来是大打折扣的”,平仄只有二调,高下抑扬,而音乐却有七个音阶,五四先生如何从二个音阶的平仄律听出七个音符的曼妙音乐美,大概只有他知道,他人若诘问,五四先生却不屑地说:“这是洋话,你们不懂”,他人若嘲弄,五四先生却又愤愤地说:“终于是儿子打了老子”。五四先生对孙逐明先生十分推崇,就象丽华体推崇乌青体,他说:“忽然又想起孙逐明先生……,”“可我并未因此而将孙先生一棍子打死,在另帖中仍然正面引用了孙先生这段说得在理的话:‘由于切韵体系根本不记载古音的实际音值,因此,所谓隋唐时期正宗的古香古色的声韵美,是后世人不可能知道和领略的。’这其实也是一种实事求是。”
       五四先生并不屑于到别人贴下交流,他常常躲在自己贴下,身着道袍,披头散发,仗剑瞑目,口中念念有词:郑张尚方急急如敕令……
发表于 2016-10-17 10: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孙逐明先生,毕竟是潜心于学问的,五四先生,无学术含量,却喜欢混个脸熟,巫婆嘴脸,描绘得很逼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6-10-17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发表于 2016-10-17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10-17 10:41
孙逐明最大优点:知错能改。不像金筑子坚持混押,三羊坚持二五交替法,吟者坚持古音不可读论~~~ ...

针断有短处,就是不合孙逐明一般见识,虽然被孙逐明弄的皮开漏腚!

点评

皮开漏腚!-----三羊的日式汉语~~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7 11: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6-10-17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5

主题

3308

回帖

931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9317
发表于 2016-10-17 17: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那要看“旋律”的定义了。

点评

孙先生的旋律指七个音符构成的音乐旋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8 07: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705

回帖

304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049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8 07: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豌豆角 发表于 2016-10-17 17:13
那要看“旋律”的定义了。

孙先生的旋律指七个音符构成的音乐旋律。

点评

没有如你所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8 08:29
那么神奇?如能等同,干脆取消复杂的五线谱好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8 07: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5

主题

3308

回帖

931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9317
发表于 2016-10-18 07: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16-10-18 07:39
孙先生的旋律指七个音符构成的音乐旋律。

那么神奇?如能等同,干脆取消复杂的五线谱好了。

点评

记得好象把平声谱为554,更深的也没细读,后来不见孙先生再研究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8 08: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705

回帖

304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049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8 08: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豌豆角 发表于 2016-10-18 07:56
那么神奇?如能等同,干脆取消复杂的五线谱好了。

记得好象把平声谱为554,更深的也没细读,后来不见孙先生再研究了。

点评

早上好!孙先生的探究精神当然令人敬仰,只不过两种事物确实性质不同,应该难以叫人信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8 08: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5

主题

3308

回帖

931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9317
发表于 2016-10-18 08: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16-10-18 08:15
记得好象把平声谱为554,更深的也没细读,后来不见孙先生再研究了。

早上好!孙先生的探究精神当然令人敬仰,只不过两种事物确实性质不同,应该难以叫人信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3 04: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