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77|回复: 12

无题

[复制链接]

235

主题

3308

回帖

931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9317
发表于 2016-10-15 11: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豌豆角 于 2017-2-10 08:46 编辑

谢谢!

40

主题

705

回帖

304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049
发表于 2016-10-16 12: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赞同,平仄起的作用很简单,就是高低抑扬,相当于跳舞的鼓点,或山东快书的快板,咚咚将而已,不宜把平仄当音乐来看,因此新旧韵平仄变化不大的话,新韵无力取代旧韵,碗豆角浅显的道理胜过吟者唠叨十年,吟者不敢到这个贴子下露面,是心虚的表现。

点评

谢谢!过度夸大诗的“音乐美”,至少可能有点本末倒置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6 13:31
人家正在组织马甲团队研究、讨论对策,别催~~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6 12: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6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16-10-16 12:04
非常赞同,平仄起的作用很简单,就是高低抑扬,相当于跳舞的鼓点,或山东快书的快板,咚咚将而已,不宜把平 ...

人家正在组织马甲团队研究、讨论对策,别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6-10-16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5

主题

3308

回帖

931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9317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6 13: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16-10-16 12:04
非常赞同,平仄起的作用很简单,就是高低抑扬,相当于跳舞的鼓点,或山东快书的快板,咚咚将而已,不宜把平 ...

谢谢!过度夸大诗的“音乐美”,至少可能有点本末倒置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5

主题

3308

回帖

931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9317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6 13: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10-16 12:30
诗词曲赋,所有韵文,包括现代歌词,都是具有音乐美的。所谓音乐美,指人们在朗诵时能听到的乐感。包括具有 ...

谢谢!“音乐美”与“声律美”性质不同,不应混为一谈,关于这个问题,上面有所补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5

主题

3308

回帖

931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9317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6 14: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10-16 12:30
诗词曲赋,所有韵文,包括现代歌词,都是具有音乐美的。所谓音乐美,指人们在朗诵时能听到的乐感。包括具有 ...

对于新韵,也要实事求是地看待。如果正确操作,新韵哪里就会“破坏了老传统”呢?因为从本质上看,提倡新韵,只是对“老传统”的“韵”有所改变罢了,只要“老传统”的主要特征没有改变,当然无可厚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5

主题

3308

回帖

931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9317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6 14: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10-16 12:30
诗词曲赋,所有韵文,包括现代歌词,都是具有音乐美的。所谓音乐美,指人们在朗诵时能听到的乐感。包括具有 ...

历史上也对韵有过变革,新韵不妨可以看成是同种性质,新旧韵并存,是“科学”的。需要根本反对的,是类似“新文化运动”前后有人主张的要废除格律,连对仗也要废除,简直是另一种无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6

回帖

17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77
发表于 2016-10-16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10-16 12:30
诗词曲赋,所有韵文,包括现代歌词,都是具有音乐美的。所谓音乐美,指人们在朗诵时能听到的乐感。包括具有 ...

蛮有道理。至少说,否定古典诗词的音乐美是没有说服力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6 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最主要的是语言美、感情美和意境美。一首优秀的诗,不讲平仄(如古风),或者古声韵合律,新声韵不合律,朗诵者用普通话也好,用方言也好,接受者听也罢,看也罢,都会喜欢。如果是劣作,你请著名作曲家谱曲,著名歌唱家演唱,也不会受欢迎。

点评

有意思的是,新韵一元化者看不到或者有意忽视以平仄体系构建的“声律美”是妥协精神的产物,在这个问题上却表现出令人无法理解的蛮横。他们实际上是以“不妥协”的态度,在鼓吹一个本来就是妥协的成果。想想都觉得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6 20:53
您讲到诗的“语言美、感情美和意境美”确实是更加值得追求和重视的,忽视这些,夸大“音乐美”当然就是本末倒置。实际上,平仄系统本来就并不完善,存在很多问题,其声律方面的科学性有明显的不足。就象有人指出的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6 20:37
谢谢!正如您所提到的,古风不讲究平仄,连“声律美”都无从谈起,更加说明了所谓“音乐美”的不重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6 20: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19 17: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