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32|回复: 27

明末、近代诗家批诗韵

[复制链接]

53

主题

1607

回帖

6219

积分

论坛贵宾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5Rank: 5

积分
621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10-10 17: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明末清初李渔《诗韵序》:

“以古韵读古诗,稍有不协,即叶而就之者,以其诗之既成,不能起古人而请易,不得不肖古人之吻以读之,非得已也。使古人至今而在,则其为声也,亦必同于今人之口。吾知所为之诗,必尽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数韵合一之诗;必不复做‘絺兮綌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之诗,使人叶‘风’为‘孚金反’之音,以就‘心’矣;必不复做‘鹑之奔奔,鹊之强强,人之无良,我以为兄’之诗,使人叶‘兄’为‘虚王反’之音,以就‘强’矣。我即生于今时而为今人,何不学《关雎》悦耳之诗,而必强效《绿衣》、《鹑奔》之为韵,以聱天下乏牙而并逆其耳乎?”


民国诗话:
  
八一、天下事,能者其法简,不能者其法必多。乱世多刑法,俗吏多仪节,假道学多规矩,不善书者多考校执笔磨墨,不能文者多考校反正曲折,不能诗者多考校格调体制。
  
  
  
八三、礼从宜,诗亦从宜。每见诗人用古韵法押入句尾,如“下”字押入七尘,“林”字押入十三覃之类。句虽佳,其音不谐,颇为扫兴。每见诗人将惯用作仄声者作平声,惯用作平声者作仄声,如“中兴”之“中”、“离群”之“离”作去声,“料想”之“料”、“忧患”之“患”作平声,将一副考据面孔随处摆布,最为无味。

朱光潜《诗论》关于用韵的部分论述:
  
   “中国旧诗用韵法的最大毛病在拘泥韵书,不顾到各字的发音随时代与区域而变化。现在流行的韵书大半是清朝的佩文韵,佩文韵根据宋平水刘渊所做、元人阴时夫所考定的平水韵,而平水韵的一百零六韵则是合并隋(陆法言切韵)唐(孙愐唐韵)北宋(广韵)以来的二百零六韵而产生的。所以我们现在用的韵至少还有一大部分是隋唐时代的。这就是说,我们现在用韵,仍假定大半部分字的发音还和一千多年前一样,稍知语音史的人都知道这种假定是很荒谬的。许多在古代为同韵的字在现在已不同韵了,做诗者不理会这个简单的道理,仍旧盲目地(或则说聋耳地)把‘温、存、门、吞’诸音和‘元、烦、言、番’诸音押韵;‘才、来、台、垓’诸音和‘灰、魁、能、玫’诸音押韵,读来毫不顺口,与不押韵无异。这种办法实在是失去用韵的原意。”
  
  
钱玄同亦有论:

“那一派因为自己通了一点小学,于是做起古诗来,故意把押‘同、逢、松’这些字中间,嵌进‘江、窗、双’这些字,以显其懂得古诗‘东、江’同韵;故意把押‘阳、康、堂’之些字中间,嵌进‘京、庆、更’这些字,以显其懂得古音‘阳、庚’同韵。全不想你自己是古人吗?你的大作个个字能读古音吗?要是不能,难道别的字都读今音,就单单把这‘江、京’几个字读古音吗?”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诗如果用韵必用现代语音,读的韵,才能产生韵所应有的效果。”
  
顾随《驼庵诗话》:

“格律之‘律’,不是不随人意志为转移的规律。‘律’是人为的。‘律’不能为人服务时,人应当打破它。‘律’是形式,一切形式都是为内容服务的。当形式不能为内容服务时,人应当改造它。”

49

主题

1879

回帖

488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886
发表于 2016-10-10 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顾随的话掷地有声。。。

点评

那是因为顾随是一位正直的诗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0 18: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6

主题

2685

回帖

76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600
发表于 2016-10-10 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言哉 发表于 2016-10-10 18:40
顾随的话掷地有声。。。

那是因为顾随是一位正直的诗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5

主题

3308

回帖

931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9317
发表于 2016-10-10 19: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顾随先生的观点类似于法盲的妄言。

点评

我看豌豆角先生倒像是一位韵盲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0 19: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6

主题

2685

回帖

76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600
发表于 2016-10-10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豌豆角 发表于 2016-10-10 19:30
顾随先生的观点类似于法盲的妄言。

我看豌豆角先生倒像是一位韵盲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1687

回帖

608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081
发表于 2016-10-10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举几位没有一个是诗人。李渔是文学家和戏剧家;钱玄同是文学理论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顾随是理论批评家;朱光潜是文学家和文艺理论家。了解他们的出身也就不难理解他们对诗韵的偏见了。

点评

诗人只是用韵,并非一定要是韵学家。陆、颜诗词如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0 21:51
诗人一般是执行者,并不多去思考用什么韵更好,反倒是局外人更能思考。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0 20:23
在下在前面提到了许子东先生的观点,他说文学糟就糟在谁都可以评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0 20:16
呵呵,未可如此否定吧?顾随的学生、唐宋诗词研究家、红学家周汝昌是这样评价乃师的: “一位正直的诗人,而同时又是一位深邃的学者,一位极出色的大师级的哲人巨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0 20: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1687

回帖

608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081
发表于 2016-10-10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朱光潜毕生致力于用西方诗论来解释中国古典诗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6

主题

2685

回帖

76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600
发表于 2016-10-10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二〇一九五四 于 2016-10-10 20:15 编辑
林金建 发表于 2016-10-10 20:07
所举几位没有一个是诗人。李渔是文学家和戏剧家;钱玄同是文学理论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顾随是 ...

呵呵,未可如此否定吧?顾随的学生、唐宋诗词研究家、红学家周汝昌是这样评价乃师的:
“一位正直的诗人,而同时又是一位深邃的学者,一位极出色的大师级的哲人巨匠。”
哦,林先生与潭州雨梦先生到国学纵横造势去了?得暇时不妨看一眼这帖哈:由10家《切韵》韵母拟音结果看现今平水韵的不可读性

点评

盛名之下,其实难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0 20:17
互相吹捧也是文人之陋习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0 20: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1687

回帖

608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081
发表于 2016-10-10 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顾随的主要成就亦不在古典诗词上。

点评

那又如何?诗词界写了一辈子诗、研究了一辈子韵者,到头来不知诗为何物、韵为何物者多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0 20: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1687

回帖

608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081
发表于 2016-10-10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〇一九五四 发表于 2016-10-10 20:13
呵呵,未可如此否定吧?顾随的学生、唐宋诗词研究家、红学家周汝昌是这样评价乃师的:
“一位正直的诗人, ...

互相吹捧也是文人之陋习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3 07: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