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20|回复: 19

政策和策略是新韵事业的生命

[复制链接]

266

主题

2685

回帖

76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600
发表于 2016-10-6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二〇一九五四 于 2016-10-6 14:14 编辑

今日本不想再发帖,看到有关诗友之间
剑拔弩张的态势,才临时草就这篇小文

政策和策略是新韵事业的生命

注意到罗烈烈先生在与守旧派的屏间交流中出于义愤,语多不恭,早想说几句。日前言哉先生在拙作“与不懂基本韵理者就小儿科问题恋战纯属浪费时间和生命”下临帖交流时也有这样的表述:“言之有理。其实这些个人诗也是写的很差,送送针针没入门,豆角是初学者,筑子窝人属于垫底级,金建也不高明,仅好于垫底级。追求实际声韵乃是高端需求,这些人怎么会明白?”客观地说,言哉先生这段话说的大抵都是实情,不过,白纸黑字写在那里,毕竟会让有关当事人不舒服,甚至怀恨在心,以致引来不必要的人身攻击。这里显然涉及到一个政策和策略的问题。
有道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那么,在现代读书音业已高度普及的今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行十五六年之后,在五四文学革命百年庆典即将到来之际,为振兴现代民族诗词文化添砖加瓦无疑也是每个有良知诗者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笔者相信,每个悲天悯人的合格诗者都会深切体会到这一点。
无论从情理、法理还是基本韵理哪个角度立言,活跃于全国人民舌间耳畔的现代读书音取代已然僵死于纸面上的中古平水韵都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这一历史性潮流已然席卷全国,浩浩汤汤,不可阻挡,包括各大诗词中央在内的任何团体和个人都无力实质性掣肘、阻挠、迟滞这一划时代的历史性进程,哪怕他们甘愿被钉在现代诗词历史的耻辱柱上,也于事无补。
新声旧韵实质性更迭的底限时间应迟于二〇一九年五月四日,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责任。新声韵在全国范围内(港澳台地区除外)居于正统诗韵地位的情理法基础已经奠定,只是出于照顾旧韵诗者的情绪考虑,为了给旧韵诗者一个过渡期以调整心态,进而逐步顺应现代读书音,请平水韵让贤的底限时间才推迟至五四文学革命百年庆典。
现在,除极少数所谓圈内人外,全国各地、各行业、各层次的诗词爱好者都以现代读书音为诗填词,借用毛老爹的话说,新韵事业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在这种形势下,新声韵倡导者大可不必操之过急,而应宏观把握相关政策并尽量讲究斗争策略为宜。比如,以下方面就应引起新韵同仁必要的重视:
1)新声旧韵之争的实质,表象上是有声与无声之争,深层次原因则是无私与有私之争。这既是我们立于不败之地的前提条件,又是我们赢得民心的根本保证,更是振兴现代诗词的必由之路。
2)五四百年庆典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们是在为振兴现代民族诗词文化而战,在民族诗词文化大义面前,任何团体和个人的任何说辞都是渺小的、微不足道的。
3)请平水韵让贤并不等于取缔平水韵。届时中古平水韵只要让出全国范围的正统诗韵地位即可,不愿改弦更张的旧韵诗者可以继续为之,有关部门和有关方面仍应为旧韵诗者提供一切方便。
4)不能对旧韵诗者搞一刀切。尽管旧韵诗者无大家,但旧韵诗者中的真诗者却大有人在,在各大诗词中央、各省市乃至县区级诗协,都有悲天悯人的旧韵真诗者在。对这些诗者应区别对待。
5)众多深受蒙蔽、被强行误导的中古平水韵爱好者是无辜的,不在斗争之列。罪魁祸首只是极端守旧、顽固不化的部分诗词中央要员以及唯利是图、乘机大发而特发不义之财的诗词企业家。
6)新声与旧韵两个阵营的斗争属于人们内部矛盾。这一点至关重要,我们只要从救诗词、救诗韵、救诗心的角度出发,对中古平水韵拥趸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即可,没必要搞得水火不容。
7)建立健全广泛的新声韵统一战线。对毅然脱离旧韵阵营加入新韵战线的朋友,我们当引为同志;对脚踏新声旧韵两只船,暂时持观望态度的朋友,我们当视为盟友;对一时之间尚未回过神来,继续我行我素的朋友,我们当尽力争取。笔者坚信,有全国十数亿人民做后盾,有力争团结绝大多数以有效打击一小撮的新声韵统一战线,不久的将来,众多旧韵诗者必将归之入流水,我们何必急在一时,又何妨宽容一些、大度一些呢?

266

主题

2685

回帖

76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600
 楼主| 发表于 2016-10-6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实话,对言哉先生提及的几位朋友,我对林金建先生也是高看一眼的,我们之间的切磋交流也基本在正常学术交流的范畴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6

主题

2685

回帖

76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600
 楼主| 发表于 2016-10-6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二〇一九五四 于 2016-10-6 18:34 编辑

我对林先生高看一眼不仅因为他的诗,更因为他的见识。比如,林先生日前就曾明确表示:
平水韵表,现在写的人绝大多数依据它。至于该不该则没人深入探讨,都是出于个人爱好。相信这一状况还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总之,现在是一个大诗人也没有的时代,大家都是闹着玩的。
凭着平水韵照瓢画葫芦都写不好,就甭说什么新韵了。旧体诗最终会消失殆尽,现代人人心浮躁,学不了古人。
我并不能完全同意林先生的这一看法,但此等说法显然是有其合理的成分的,而且是其他几人想道也道不出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6

主题

2685

回帖

76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600
 楼主| 发表于 2016-10-6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二〇一九五四 于 2016-10-6 19:10 编辑

原以为金筑子与学堂窝人两位先生应在伯仲之间,现在看来,学堂窝人先生似乎略逊一筹,理由如次:
1)金先生能认识到韵脚应该押时音显然略胜一筹,学堂先生未免太过拘泥了。
2)做过教师的学堂窝人先生面对如此简单的问题,一直不敢直面更不敢回答:
     请你高度概括一下,教师的职业道德究竟是什么呢?
3)学堂先生这首小绝充分暴露了他在基本认知能力方面的确存在着严重障碍:
     同胞不爱爱胡嫂,足见人心真不老。
     浪子移情别恋时,有声有韵诗难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6

主题

2685

回帖

76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600
 楼主| 发表于 2016-10-6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论如何,我与学堂窝人先生之间的切磋交流总体上是融洽的,尽管我们的观点大相径庭。
与金筑子先生基本上亦属融洽,只是在老金滥权删帖期间有过些许不愉快,老金已经改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6

主题

2685

回帖

76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600
 楼主| 发表于 2016-10-6 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言哉先生关于“送送针针没入门”的论断无疑是恰如其分的。这两位朋友可谓半斤八两,却又各有擅场。
针针没啥心眼儿,大咧咧傻乎乎的,时常出丑露乖,毕竟混个脸儿熟,也堪称网络论坛的一朵奇葩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6

主题

2685

回帖

76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600
 楼主| 发表于 2016-10-6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地地道道的东北人,操一口流利普通话的针叶林先生比东南一带诗者抱中古平水韵粗腿还狠,若在圈内颇具诗名或理论方面确有建树还情有可原,一个诗词门外汉居然也如彼那般地拼命维护之,实在让人看不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6

主题

2685

回帖

76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600
 楼主| 发表于 2016-10-6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更让人看不懂的是,中华诗词论坛居然让诗词门外汉知味堡人和针叶林做其诗词理论版原百家论坛的首席和常管,任由彼等将百家祸害败家了,站方却不承担任何责任,找一群替罪羊了事~

点评

筑子不是一样上首版吗?呵呵再呵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6 20: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主题

1879

回帖

488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886
发表于 2016-10-6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〇一九五四 发表于 2016-10-6 20:34
更让人看不懂的是,中华诗词论坛居然让诗词门外汉知味堡人和针叶林做其诗词理论版原百家论坛的首席和常管, ...

筑子不是一样上首版吗?呵呵再呵呵。

点评

金筑子先生也当过中诗词百家论坛首版吗?什么时候的事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6 22: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1687

回帖

608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081
发表于 2016-10-6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推广新韵是官方的事,人家又没征求我们的意见,操这份闲心干嘛?又是政策又是策略,不觉得累吗?

点评

赝平伪仄毁骚坛,多少吟家齿上寒。 天下书生咸被耍,谁能袖手作旁观?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7 10:19
天下书生枉自多,青春无日不蹉跎。 骚坛若有灵均在,底事何须问汨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6 23: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2 05: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