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227|回复: 39

平水韵是金国金人的诗韵

[复制链接]

256

主题

7380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9975
发表于 2016-9-24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罗烈烈 于 2016-9-24 22:15 编辑


    平水韵系北朝金国礼部官员王文郁所编著,全名为《平水新刊礼部韵略》,简称平水韵,分106部,公开刊行于1227年的山西平水县,作为金朝的诗歌用韵

    元朝编著的《韵府群玉》就是采用了王文郁的106个韵目;明朝以“不三不四,来路不明”为由,将平水韵扬弃,重编《洪武正韵》。清朝为其祖先发扬光大,采用了王文郁的106个韵目;在《佩文诗韵》里大量参照《平水新刊礼部韵略》,并完全采用了王文郁的106个韵目。


    由此可见,自宋末流传至今的平水韵,就是金人王文郁所编的《平水新刊礼部韵略》,实实在在就是清朝祖上金国金人的诗韵。





256

主题

7380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9975
 楼主| 发表于 2016-9-24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罗烈烈 于 2016-9-24 23:26 编辑

说明一下:
刘渊刊行于1252年的《壬子新刊礼部韵略》是107韵,比王文郁的《平水韵》晚了整整二十多年,且在宋末不知何故失传。元代以下,至于现在,所使用的平水韵表,都是王文郁在1227年的山西平水县公开刊行的《平水新刊礼部韵略》版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6

主题

7380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9975
 楼主| 发表于 2016-9-24 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罗烈烈 于 2016-9-24 23:26 编辑

说明一下:
刘渊刊行于1252年的《壬子新刊礼部韵略》是107韵,比王文郁的《平水韵》晚了整整二十多年,且在宋末不知何故失传。元代以下,至于现在,所使用的平水韵表,都是王文郁在1227年的山西平水县公开刊行的《平水新刊礼部韵略》版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705

回帖

190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904
发表于 2016-9-25 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我不会读平水韵 于 2016-9-25 00:45 编辑

这说明不了什么。王文郁的《平水新刊礼部韵略》与刘渊的《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其实都是在总结唐宋为诗用韵实践的基础上对既有官韵进行归并简化的成果,二者其实差不多,大同小异而已。满清统治者的确有所图,但在当下新声旧韵问题上真的说明不了什么。
我等众人其实并不反对平水韵,一些别有用心之徒刻意栽赃陷害也是有所图,谋私而已。我已强调多次,新声旧韵之争的实质其实是有声与无声之争,平水韵曾经是有声的,而且还很曼妙,后来退化为一张纸上韵表以致无声也不是平水韵之过,而是历史的原因造成的。
现今某地方言本来是有声的,大大方方地标注出来即可,却偏要冒称中古平水韵,并在全国范围内强行推行,冒称中古平水韵后反而变成无声的了,却又不敢承认,反而胡搅蛮缠,然而终究难以自圆其说。彼等根本无法演示和领略中古平水韵的曼妙,却扯着中古平水韵——实为一张不会说话的韵表这张虎皮吓唬人。唉,这真是一个有趣的怪圈啊~

点评

原著和抄袭,奴才和汉奸而已。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5 13: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1687

回帖

608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081
发表于 2016-9-25 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林金建 于 2016-9-25 00:25 编辑

”自宋末流传至今的平水韵,实际是金人王文郁所编“这一说法是对历史的无知。一,王文郁并非“金人”而是曾任山西省平水(今临汾市属)地方图书编印的金国小吏;二,王文郁并没有编,而是把宋仁宗景佑二年(公元1037年)发布的206韵的科举考试用官韵《礼部韵略》进行韵部合并;三,王文郁于公元1229年刊行《平水新刊礼部韵略》,而5年后的1234年金国就灭亡;其时金国面临南宋和蒙古的南北夹攻,岌岌可危,根本就顾不上什么韵书。金国灭亡后的1252年平水人刘渊刊行《壬子新刊礼部韵略》把同用的韵合并,并把证与澄两韵并入径韵成107韵。由此可见王文郁也好,刘渊也好,其刊行的平水韵只是对宋仁宗景佑二年发布的《礼部韵略》进行韵部合并而已,王文郁作为金国的一个地方图书编印,是个身份低微的不能再低微的地方小吏,之所以合并的诗词韵书,纯粹是个人业余爱好罢了,与金国统治集团并无瓜葛。

点评

原著和抄袭,奴才和汉奸而已。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5 13: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5

主题

3308

回帖

931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9317
发表于 2016-9-25 00: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是谁写的,没必要彻底否定就是了。

点评

原著和抄袭,奴才和汉奸而已。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5 13: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6-9-25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6

主题

7380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9975
 楼主| 发表于 2016-9-25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会读平水韵 发表于 2016-9-25 00:19
这说明不了什么。王文郁的《平水新刊礼部韵略》与刘渊的《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其实都是在总结唐宋为诗用韵 ...

原著和抄袭,奴才和汉奸而已。

点评

早年我到银川出差,银川的朋友请我吃饭,席间我问对面的山叫什么山?答说贺兰山;我不经意说了句:哦!就是岳飞《满江红》踏破贺兰山缺的贺兰山,结果场面弄得很尴尬。后银川朋友告诉我,在银川不要提这样的话题。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5 14: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6

主题

7380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9975
 楼主| 发表于 2016-9-25 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6-9-25 00:23
”自宋末流传至今的平水韵,实际是金人王文郁所编“这一说法是对历史的无知。一,王文郁并非“金人”而是曾 ...

原著和抄袭,奴才和汉奸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6

主题

7380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9975
 楼主| 发表于 2016-9-25 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豌豆角 发表于 2016-9-25 00:24
不管是谁写的,没必要彻底否定就是了。

原著和抄袭,奴才和汉奸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3 07: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