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9-22 07:30 编辑
孤平:科学定义与望文生义
近日见有人说“仄平仄仄仄”是“货真价实的孤平句”。这是典型的望文生义。
理论研究不能望文生义。要看科学定义。比如孤平,凡已入门的古诗词爱好者皆知是诗词理论中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名词,指一种禁忌:在平收的诗句中除了韵脚是平声外只有一个被两仄所夹的平声字。例如:仄平仄仄平。这种句型念起来不顺口,因而在律诗中出现的很少,所以成为写诗的大忌。这在王渔阳王力启功等的著作中说法也都是一致的。
有人说启功对孤平的定义是“两仄夹一平”,说是与王力定义不同,其实这是对启功定义的断章取义。启功是这样说的:“只有五言B式句(平平仄仄平)首字不能更换,是因它如换用仄声,则它下面一字便成为双仄所夹的‘孤平’,声调便不好听。”
启功所以在这里将孤平二字加了引号,表明这个孤平是特指,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双仄所夹的平声。这个特指就是:在平声收尾的律句中双仄所夹的单个平声字。可见这里排除了所有的仄声收尾的律句。因而与王力对孤平的定义一致:
孤平只有三个句型:
五言:仄平仄仄平;
七言: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
可见有人说的“仄平仄仄仄是货真价实的孤平句”之荒谬。仄平仄仄仄只是个三仄尾的小拗句,在唐诗中并不少见,算不上大忌。但毕竟不是正格句(仄平平仄仄),所以数量上比正格句少得多,以避之为好。这种三仄尾是不能与三平尾相比的,三平尾与孤平一样也是律诗之大忌。
因望文生义的解释是有人以“砖家”的口吻作出的,容易造成误导,故赘言几句如上。
==============================
红字的定义!高!高!!高!!!实在是高!
【高】出两个私生子:
仄仄平仄平
平仄平仄平
如此符合王力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