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30|回复: 11

陆游五言律诗大拗句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21 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陆游五言律诗大拗句考2015.06.7
.上句大拗,下句救联
●上句中仄平仄仄,下句拗救联14例
1
水落鱼可拾,霜清裘欲重。江陵道中作
2
游子行愈远,沙头逢暮秋。沙头
3
夜漏余十刻,凉飔如九秋。五鼓送客出城马上作
4
老态人未觉,孤愁心自知。上元前一日
5
短景窗易黑,长宵炉少红。炭尽地炉危坐至夜分戏作
6
衮衮过白日,悠悠良自欺。简杨庭秀
7
太息重太息,吾生谁与归。太息
8
落叶纷可扫,幽花寒自开。幽居二首
9
未办仓盛笔,宁能锥画沙。作字
10
今日霜露冷,凛然悲暮秋。初寒
11
学道先养气,吾闻三住章。养气
12
万事慵挂眼,终年思杜门。寓叹四首
13
天道故不息,人为斯有穷。宴坐二首其二
14
残暑才属尔,新春还及兹。题药囊
...
●上句平仄仄仄仄,下句拗救联15例
1
局每坐隐,屏山时卧游。夏日
2
世不把笔,残年惟灌园。赠西山老人
3
岁忽六十,病余闲炷香。病起
4
露夜自滴,孤云寒不归。寓叹三首 其二
5
夏未觉暑,微阴殊胜晴。山园杂赋四首
6
病偶不死,端居思出游。明日复得五字二首
7
诘病说法,虞卿穷著书。病中作
8
士善用短,屏居常自如。遂初
9
曲有隐者,时时容叩门。访隐者
10
火下照海,黄河高溯源。杂书幽居事五首其二
11
郁不可过,开门星满天。秋夜五鼓初起坐堂上至旦
12
革死已久,宋清今亦无。酒药
13
雨忽已过,松风来飒然。梅雨初霁
14
了曲糵事,功名乌足云。生涯四首
15
客亦共语,无人还闭门。书意三首
...
●上句仄仄仄仄仄,下句拗救联12例
1
一坐五十日,痴顽良可哀。得成都诸友书劝少留嘉阳戏作
2
访客客已去,追凉成独行。访杨先辈不遇因至石室
3
饭饱眼欲闭,心闲身自安。疏山东堂昼眠
4
老骥厌伏枥,饥鹰思下韝。再题
5
断岸饮觳觫,清波跳噞喁。舟中作
6
涨水返旧壑,浮云归故山。晚霁二首其二
7
久雨作我病,今朝身顿轻。雨晴
8
万事不挂眼,终年常避人。自咏
9
白发短欲尽,人嗤心尚孩。老境二首
10
万物各有役,吾生何所营。晓赋
11
李杜不复作,梅公真壮哉。读宛陵先生诗
12
赖有拄杖子,能扶羸病身。晚步至湖上
二上句大拗,下句双救联
●上句中仄平仄仄,下句双救联12例
1
冒雨莺不去,过春花续开。小宴
2
水退桥未葺,渡闲船自流。安仁道中二首
3
小智空自贵,大愚元不灵。衰病有感三首其三
4
爱酒官长骂,近花丞相嗔。醉中作
5
小试襦裤咏,遂辞鹓鹭行。汪茂南提举挽词二首
6
万事皆堕甑,一身真朽株。腾腾
7
本去官道远,自然人迹稀。小舟过吉泽效王右丞
8
秋水清见底,晓云深几重。野兴
9
出郭无十里,结庐才数间。题斋壁
10
伏枕濒九死,下床如再生。卧病累日羸甚偶复小健戏作三首其二
11
荷叶枯已尽,菊花残更香。秋晚寓叹六首
12
嫌闹不入市,怕寒稀出门。闲记老境二首其二
13
一病辄数日,几诗终此生。乍凉
14
昨者风雨过,浩然天地秋。秋怀十首其十
●上句平仄仄仄仄,下句双救联14例
1
病不浪出,闭门烟雨中。衰病二首
2
闇苦竹市,雨来乌石冈。金溪道中
3
水绿可爱,弄桡冲夕霏。暮归舟中二首其二
4
寺久不到,偶来幽兴长。游淳化寺
5
水六七里,夕阳三四家。泛湖至东泾三首
6
俗恐不免,倚天聊自宽。杂兴六首其六
7
著杞菊赋,自名桑苧翁。自咏
9
重瓦欲裂,月明人少眠。村舍得近报有感
10
岁八十四,自宜形影孤。八十四吟二首
11
使衣百结,肯储钱一囊。秋兴
12
市未十里,入山知几重。驿壁偶题三首其三
13
老幸未死,敢嗟生理微。羸老
14
孽本自作,此生元有涯。舟次浦口
●上句仄仄仄仄仄,下句双救联19例
1
薄酒不自酌,夕阳须汝归。统分稻晚归二首 其二
2
五月未剧暑,暮从城市还。暮归舟中二首
3
一病二十日,直愁难自还。病中作
4
一日老一日,一年贫一年。山园杂赋四首其三
5
缺月淡欲尽,老鸡鸣苦迟。秋夜纪怀三首
6
得饱不啻足,闭门还读书。复窃祠禄示儿子
7
老伴死欲尽,少年谁肯亲。独醉
8
积雪欲照夜,老鸡方唱晨。梦韩无咎王季夷诸公
9
百岁傥未尽,一樽差可谋。对酒
10
举手可及屋,积书高拄颐。掩门四首其三
11
一百七十里,我行谁谓赊。其二
12
开岁忽八十,古来应更稀。癸亥初冬作
13
午暑不可触,忽惊如许凉。残暑得小雨颇凉
14
老树不自保,毁巢吁可哀。风雨
15
垦地播宿麦,饭牛临野池。种麦
16
昧爽睡餍足,起扶藜杖行。晨出
17
偶尔得一语,快如疏九河。数日不作诗
18
一病七十日,共疑无复生。一病七十日
19
月上鸟未宿,水深蛙乱鸣。夜中独步
...
三.上句大拗,下句未救联
山鹊惺愡语,藤花掩冉香。园中
狼藉鸦挤壑,纵横叶满园。大风
小雨明复暗,余寒去又来。小雨
北斗垂欲尽,明河淡不流。初秋夜赋二首
读易一卦,时钞史数行。闲适
旦面数箸,晡时饭一杯。秋近颇有凉意
色扫石黛,江流涨曲尘。郊行
远不可问,将如此老何。病中杂咏十首 其七
饭满七缀钵,香凝百衲窗。闲趣三首其二
用可重九鼎,穷宁直一钱。儒生
夜雨一再作,灯前独咏诗。枕上
一客若蜀士,相逢意气豪。梦中作二首其二
三百六十日,扶衰得出都。予以壬戌六月十四日入都门癸亥五月十四日去国而中
...
四.上句大拗,下句孤平联2例
1
蒸溽殊未解,雨来那可涯。孟夏方渴雨忽暴热雨遂大作
2
兴复不浅,俗人那得知。諤晏横
...
陆游五言律诗大拗句统计汇总
.上句大拗,下句救联
●上句中仄平仄仄,下句拗救联14例
●上句平仄仄仄仄,下句拗救联15例
●上句仄仄仄仄仄,下句拗救联12例
二上句大拗,下句双救联
●上句中仄平仄仄,下句双救联12例
●上句平仄仄仄仄,下句双救联14例
●上句仄仄仄仄仄,下句双救联19例
三.上句大拗,下句未救联(指未救上句大拗,即下句第三字仍为仄声)
●上句中仄平仄仄,下句未救联4例
●上句平仄仄仄仄,下句未救联4例
●上句仄仄仄仄仄,下句未救联5例
四.上句大拗,下句孤平联2例(即下句第三字未改作平声,使上句大拗与本句孤平未能双救)
●上句中仄平仄仄,下句孤平联1例
●上句平仄仄仄仄,下句未救联1例
三种句式各计:
中仄平仄仄=14+12+4+1=31
平仄仄仄仄=15+14+4+1=34
仄仄仄仄仄=12+19+5=36
...
雨梦按:看了金筑子先生文[唐近体诗律句的承袭],对其结论心存疑惑,於是不辞辛苦,择宋大家陆游五言律诗认真审阅,结果竟出人意料:
1.陆游五言律诗大拗句总计111句,绝非金筑子先生所云:用这种句式者晚唐渐少,至宋就廖廖无几。
2.三种句式各计:
中仄平仄仄:14+12+4+2=31句
平仄仄仄仄:15+14+4+1=34句
仄仄仄仄仄:12+19+5=36句
    金筑子先生在文中论述:然而,仄仄仄仄仄,平仄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这六种句式,最后只有“平平仄平仄”一种被当成正常律句沿用下来,其余五种都被淘汰了。什么原因呢?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为尾三平、孤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仄仄,这两种显然不合律。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谁也说不出道理,似乎都可用,但人们还是只保留最后一种:平平仄平仄。
    雨梦认为,金筑子先生关于仄收句的论述”最后只有“平平仄平仄”一种被当成正常律句沿用下来,其余五种都被淘汰了”并不是以事实为依据的。因为他说的似乎都可用(仄仄平仄仄),及显然不合律(仄仄仄仄仄,平仄仄仄仄)的句子,在陆游五言律诗并非”廖廖无几”,且批量出现,而且”似乎都可用”竟比”显然不合律”的句子要少些,真是太不给力了。
3.上句大拗,下句未救联有15例,15/111=13.5%
4.15例中有孤平句2例

 楼主| 发表于 2016-9-21 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雨梦因电脑损坏故,休笔半年了,近来只用手机在网上打油,不敢再写诗论,因论必有据,手机于此麻烦之甚。只好引点旧作玩玩。
此文关于陆游两孤平句,是依王力诗论判定的,现在看来实属误判。它完全符合《作文大体》诗谱,属孤平他救联。故陆游五言律诗无孤平未救句。
雨梦2016.09.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607

回帖

6219

积分

论坛贵宾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5Rank: 5

积分
621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9-21 13: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考证说明两个理由不成立:
1.初盛唐格律尚未成熟,到中晚唐宋代以后才成熟定型。
2,不能按格律写诗是因你笔力不济,中国那么多汉字总有能使之合律的。

点评

你的观点,不是一般的错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1 21: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21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一个理由:大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6-9-21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21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9-21 15:42
四.上句大拗,下句孤平联2例
1   蒸溽殊未解,雨来那可涯。孟夏方渴雨忽暴热雨遂大作
2   吾兴复不浅,俗人 ...

疯狗之吠,一笑置之。{:1_1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21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   《唐韻》《廣韻》諾何切《集韻》《韻會》囊何切《正韻》奴何切,音儺。《說文》西夷國安定有朝那縣。又《玉篇》何也。

王力本“无知”(注一),
跟风后悔迟。
寻宗小日本,
痰吐亦称奇(注二)!~~~
注一:痰论骂王力语;
注二:痰论误判孤平,不怨自己无知却赖在王力身上,荒谬至极~


我短短几句话都看不明白,却去考证那字读音,来此献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发表于 2016-9-21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9-21 13:38
这个考证说明两个理由不成立:
1.初盛唐格律尚未成熟,到中晚唐宋代以后才成熟定型。
2,不能按格律写诗是因 ...

你的观点,不是一般的错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发表于 2016-9-21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9-21 15:42
四.上句大拗,下句孤平联2例
1   蒸溽殊未解,雨来那可涯。孟夏方渴雨忽暴热雨遂大作
2   吾兴复不浅,俗人 ...

观点不同,可以探讨,可以辩论,可以批评、可以批驳。
与辩论主题无关的不三不四的屁话,就不要无事生非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发表于 2016-9-21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制称与市制称不同,用不同的称去衡量,其考证的质量,一定是不同的!

陆游五言律诗大拗句考【依据网络潭州雨梦数据】

一、上句大拗,下句拗救联

●上句中仄平仄仄,下句拗救联14例
1
水落【去】鱼可拾【入】,霜清裘欲重。江陵道中作
2
游子【去】行愈远【上】,沙头逢暮秋。沙头
3
夜漏【去】余十刻【入】,凉飔如九秋。五鼓送客出城马上作
4
老态【去】人未觉【入】,孤愁心自知。上元前一日
5
短景【上 】窗易黑【入】,长宵炉少红。炭尽地炉危坐至夜分戏作
6
衮衮【上】过白日【入】,悠悠良自欺。简杨庭秀
7
太息【入】重太息【入】,吾生谁与归。太息===========【重字重调存疑1】!
8
落叶【入】纷可扫【上】,幽花寒自开。幽居二首
9
未办【去】仓盛笔【入】,宁能锥画沙。作字
10
今日【入】霜露冷【上】,凛然悲暮秋。初寒
11
学道【上】先养气【去】,吾闻三住章。养气
12
万事【去】慵挂眼【上】,终年思杜门。寓叹四首
13
天道【上】故不息【入】,人为斯有穷。宴坐二首其二
14
残暑【上】才属尔【上】,新春还及兹。题药囊===========【存疑2】!



●上句平仄仄仄仄,下句拗救联15例
1
棋局【入】每坐隐【上】,屏山时卧游。夏日
2
生世【去】不把笔【入】,残年惟灌园。赠西山老人
3
开岁【去】忽六十【入】,病余闲炷香。病起
4
清露【去】夜自滴【入】,孤云寒不归。寓叹三首 其二
5
初夏【去】未觉暑【上】,微阴殊胜晴。山园杂赋四首
6
羸病【去】偶不死【上】,端居思出游。明日复得五字二首
7
摩诘【去】病说法【入】,虞卿穷著书。病中作
8
贫士【去】善用短【上】,屏居常自如。遂初
9
湖曲【入】有隐者【上】,时时容叩门。访隐者
10
炎火【上】下照海【上】,黄河高溯源。杂书幽居事五首其二=====【存疑3】
11
蒸郁【入】不可过【去】,开门星满天。秋夜五鼓初起坐堂上至旦
12
焦革【入】死已久【上】,宋清今亦无。酒药
13
梅雨【上】忽已过【去】,松风来飒然。梅雨初霁
14
但了【上】曲糵事【去】,功名乌足云。生涯四首
15
逢客【入】亦共语【上】,无人还闭门。书意三首



●上句仄仄仄仄仄,下句拗救联12例
1
一坐【去】五十日【入】,痴顽良可哀。得成都诸友书劝少留嘉阳戏作
2
访客【入】客已去【去】,追凉成独行。访杨先辈不遇因至石室
3
饭饱【上】眼欲闭【去】,心闲身自安。疏山东堂昼眠
4
老骥【去】厌伏枥【入】,饥鹰思下韝。再题
5
断岸【去】饮觳觫【入】,清波跳噞喁。舟中作
6
涨水【上】返旧壑【入】,浮云归故山。晚霁二首其二
7
久雨【上】作我病【去】,今朝身顿轻。雨晴
8
万事【去】不挂眼【上】,终年常避人。自咏
9
白发【入】短欲尽【上】,人嗤心尚孩。老境二首
10
万物【入】各有役【入】,吾生何所营。晓赋=============【存疑4】
11
李杜【去】不复作【入】,梅公真壮哉。读宛陵先生诗
12
赖有【上】拄杖子【去】,能扶羸病身。晚步至湖上



二上句大拗,下句双救联

●上句中仄平仄仄,下句双救联12例
1
冒雨【上】莺不去【去】,过春花续开。小宴
2
水退【去】桥未葺【入】,渡闲船自流。安仁道中二首
3
小智【去】空自贵【去】,大愚元不灵。衰病有感三首其三====【存疑5】
4
爱酒【上】官长骂【去】,近花丞相嗔。醉中作
5
小试【去】襦裤咏【上】,遂辞鹓鹭行。汪茂南提举挽词二首
6
万事【上】皆堕甑【去】,一身真朽株。腾腾
7
本去【去】官道远【上】,自然人迹稀。小舟过吉泽效王右丞
8
秋水【去】清见底【上】,晓云深几重。野兴
9
出郭【入】无十里【上】,结庐才数间。题斋壁
10
伏枕【去】濒九死【上】,下床如再生。卧病累日羸甚偶复小健戏作三首其二
11
荷叶【入】枯已尽【上】,菊花残更香。秋晚寓叹六首
12
嫌闹【去】不入市【去】,怕寒稀出门。闲记老境二首其二=====【存疑6】
13
一病【去】辄数日【入】,几诗终此生。乍凉
14
昨者【上】风雨过【去】,浩然天地秋。秋怀十首其十



●上句平仄仄仄仄,下句双救联14例
1
衰病【去】不浪出【入】,闭门烟雨中。衰病二首
2
云闇【上】苦竹市【去】,雨来乌石冈。金溪道中
3
湖水【上】绿可爱【去】,弄桡冲夕霏。暮归舟中二首其二
4
萧寺【去】久不到【去】,偶来幽兴长。游淳化寺============【存疑7】
5
春水【去】六七里【上】,夕阳三四家。泛湖至东泾三首
6
违俗【入】恐不免【上】,倚天聊自宽。杂兴六首其六
7
曾著【入】杞菊赋【去】,自名桑苧翁。自咏
9
霜重【去】瓦欲裂【入】,月明人少眠。村舍得近报有感
10
新岁【去】八十四【去】,自宜形影孤。八十四吟二首==========【存疑8】
11
宁使【上】衣百结【入】,肯储钱一囊。秋兴
12
过市【上】未十里【去】,入山知几重。驿壁偶题三首其三
13
羸老【上】幸未死【去】,敢嗟生理微。羸老
14
吾孽【去】本自作【入】,此生元有涯。舟次浦口


●上句仄仄仄仄仄,下句双救联19例
1
薄酒【上】不自酌【入】,夕阳须汝归。统分稻晚归二首 其二
2
五月【入】未剧暑【上】,暮从城市还。暮归舟中二首
3
一病【去】二十日【入】,直愁难自还。病中作
4
一日【入】老一日【入】,一年贫一年。山园杂赋=======【重字重调存疑9】
5
缺月【入】淡欲尽【上】,老鸡鸣苦迟。秋夜纪怀三首
6
得饱【上】不啻足【入】,闭门还读书。复窃祠禄示儿子
7
老伴【去】死欲尽【上】,少年谁肯亲。独醉
8
积雪【入】欲照夜【去】,老鸡方唱晨。梦韩无咎王季夷诸公
9
百岁【去】傥未尽【上】,一樽差可谋。对酒
10
举手【上】可及屋【入】,积书高拄颐。掩门四首其三
11
一百【入】七十里【上】,我行谁谓赊。其二
12
开岁【去】忽八十【入】,古来应更稀。癸亥初冬作
13
午暑【上】不可触【入】,忽惊如许凉。残暑得小雨颇凉
14
老树【去】不自保【上】,毁巢吁可哀。风雨
15
垦地【去】播宿麦【入】,饭牛临野池。种麦
16
昧爽【上】睡餍足【入】,起扶藜杖行。晨出
17
偶尔【上】得一语【上】,快如疏九河。数日不作诗=========【存疑10】
18
一病【去】七十日【入】,共疑无复生。一病七十日
19
月上【上】鸟未宿【入】,水深蛙乱鸣。夜中独步


三.上句大拗,下句未救联
山鹊【去】惺愡语【上】,藤花掩冉香。园中
狼藉【去】鸦挤壑【入】,纵横叶满园。大风
小雨【上】明复暗【去】,余寒去又来。小雨
北斗【上】垂欲尽【去】,明河淡不流。初秋夜赋二首
朝读【入】易一卦【去】,时钞史数行。闲适
平旦【去】面数箸【入】,晡时饭一杯。秋近颇有凉意
山色【入】扫石黛【去】,江流涨曲尘。郊行
天远【上】不可问【去】,将如此老何。病中杂咏十首 其七
饭满【上】七缀钵【入】,香凝百衲窗。闲趣三首其二
用可【去】重九鼎【上】,穷宁直一钱。儒生
夜雨【上】一再作【入】,灯前独咏诗。枕上
一客【入】若蜀士【去】,相逢意气豪。梦中作二首其二
三百【入】六十日【去】,扶衰得出都。予以壬戌六月十四日


四.上句大拗,下句孤平联2例
1
蒸溽【入】殊未解【上】,雨来那可涯。孟夏方渴雨忽暴热雨遂大作
2
吾兴【去】复不浅【上】,俗人那得知。諤晏横

=======================================

依据《康熙字典》,在以上总计101例中,91例遵循了【唐朝元兢二五只可同平,不可同上同去同入】的声律理论,存疑10例不合元兢理论。
所谓【存疑】,包括原文传承失误和韵书资料的遗失。例如,唐大历十年(775)丁泽状元殿试帖《龟负图》中,押【虞韵】混入【浮字】,三羊疑为【韵书资料的遗失】,并非不合韵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2 02: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