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67|回复: 16

王通【四声八病】说,是沈约【四声八体】的讹传

[复制链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发表于 2016-8-29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8-30 04:53 编辑

王通【四声八病】说,是沈约【四声八体】的讹传

  《天卷○四声论》记载,沈氏《答甄公论》云:“昔神农重八卦,卦无不纯,立四象,象无不象。但能作诗,无四声之患,则同诸四象。四象既立,万象生焉;四声既周,群声类焉。经典史籍,唯有五声,而无四声。然则四声之用,何伤五声也。五声者,宫商角徵羽,上下相应,则乐声和矣;君臣民事物,五者相得,则国家治矣。作五言诗者,善用四声,则讽咏而流靡;能达八体,则陆离而华洁。明各有所施,不相妨废。昔周、孔所以不论四声者,正以春为阳中,德泽不偏,即平声之象;夏草木茂盛,炎炽如火,即上声之象;秋霜凝木落,去根离本,即去声之象;冬天地闭藏,万物尽收,即入声之象:以其四时之中,合有其义,故不标出之耳。”

  《天卷○四声论》记载,魏秘书常景为《四声赞》曰:“龙图写象,鸟迹摛光。辞溢流徵,气靡清商。四声发彩,八体含章。浮景玉苑,妙响金锵。”

    声律鼻祖沈约:附会【四声】,为【四象】;附会【八体】,为【八卦】。其目的,大概就是借助神明祈求吉利。统而言之,既有神农的【四象八卦】,必有沈约的【四声八体】。即:

四声:春为【平声】之象;夏即【上
】之象;秋即【去】之象;冬即【入】之象。
八体:【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正纽】、【旁纽】。


    沈约的【善用四声,则讽咏而流靡;能达八体,则陆离而华洁】,常景的【四声发彩,八体含章】,都是【四声】与【八体】,按照常规思维,理应称为【四声八体】,为何演绎成【四声八病】,三羊百思不得其解。

    “四声八病”叫法,始作俑者是隋朝王通。“八病爰起,沉隐侯永作拘囚”,是初唐卢照邻抱不平的说法。现有可见史料,沈约谈【四声】,论【八体】。未见【四声八体】的连用,更未见【四声八病】的连用。

    由此,三羊认为:【四声八病】,应是【四声八体】的讹传。

唐朝李延寿撰《南史·陆厥传》:
   时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朓,琅琊王融,以气类相推彀。汝南周颙善识声韵,约等文皆用宫商,将平上去入为四声。以此制韵,有平头、上尾、蜂腰、鹤膝。五字之中音韵悉异,两句之内,角徵不同,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

    从史书记载来看,沈约的【平头、上尾、蜂腰、鹤膝】,不该为【病】名,理所当然是永明诗体的【法则、法规、法律】,最不应该是永明诗体的【病症、病魔、病毒】!【以此制韵】,制出来的应是【法则、法规、法律】;【以此制韵】,制出来的不是【病症、病魔、病毒】。

    从总纲来看:【平头、上尾、蜂腰、鹤膝】,是【法】,不是【病】。
    从定义来看:【平头、上尾、蜂腰、鹤膝】,是【法】,不是【病】。


    “欲使宫徵相变,低昂舛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是沈约声律论理的总纲。【宫徵相变,低昂舛节】,是目的;【前有浮声,后须切响】,是方法。【前有浮声,后须切响】,也即:前有平声后须非平、前有上声后须非上、前有去声后须非去、前有入声后须非入。


《○文二十八种病》的定义:

【平头】:
平头诗者,五言诗第一字不得与第六字同声,第二字不得与第七字同声。

【上尾】:
上尾诗者,五言诗中,第五字不得与第十字同声。

【蜂腰】:
蜂腰诗者,五言诗一句之中,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

【鹤膝】:
鹤膝诗者,五言诗第五字不得与第十五字同声。



《○文笔十病得失》的定义:

【平头】:
第一句上字、第二句上字,第一句第二字、第二句第二字,不得同声。

【上尾】:
第一句末字,第二句末字,不得同声。

【蜂腰】:
第一句中第二字、第五字不得同声。

【鹤膝】:
第一句末字,第三句末字,不得同声。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楼主| 发表于 2016-8-29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宋宋祁、欧阳修等的《新唐书·杜甫传》:唐兴,诗人承陈隋风流,浮靡相矜,至宋之问、沈佺期等,研揣声音,浮切不差,而号“律诗”,竞相沿袭。
===============================

古人【浮切不差】意思,就是今人的【异声递换不出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楼主| 发表于 2016-8-30 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8-30 06:40 编辑

〇二〇〇五
〇七〇〇十

〇二〇〇五
〇七〇〇十

【平头、上尾、蜂腰、鹤膝】,是诗体部位的名称。即是【二七、五十、二五、五五】等。

【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同声是病,异声是法。
由定义可知:【平头、上尾、蜂腰、鹤膝】,都是异声,不是同声。
因此:

【平头、上尾、蜂腰、鹤膝】,
是【法则】名称,不是【病疾】名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6-8-30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41

回帖

35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50
发表于 2016-9-2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8-30 20:41
顺口胡说。病犯怎么等于“诗体部位”?你的三羊律蜂腰说只指部位不含病情? ...

五行相反病
一六之犯水浑病 。
二七之犯火灭病 。
三八之犯木枯病 。
四九之犯金缺病 。
五十之犯土崩病。

二七不犯同声即平头,二七何病?
五十不犯同声即上尾,五十何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2 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沈约的【善用四声,则讽咏而流靡;能达八体,则陆离而华洁】
-----------
沈约善用四声,有诗证明!而达八体,光怪陆离,这可能是针叶林的集体创造吧?!

点评

这可能是针叶林的集体创造吧?! --------无理就到处谩骂,解决什么问题?说明你近体是永明体说法正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 18: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6-9-2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2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针叶林:沈约是如何善用四声,则讽咏而流靡;能达八体,则陆离而华洁的,你怎么哑了?!

点评

老金,你这不是难为针断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3 17: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41

回帖

35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50
发表于 2016-9-3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9-2 18:28
问针叶林:沈约是如何善用四声,则讽咏而流靡;能达八体,则陆离而华洁的,你怎么哑了?!
...

老金,你这不是难为针断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40

主题

6万

回帖

21万

积分

副首版

词版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2601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6-16 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文笔隽秀,博识豪情、寄意深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2 05: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