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892|回复: 45

[作品赏析] 品评茶诗一首:清·陆廷灿《咏武夷茶》

  [复制链接]

45

主题

1936

回帖

796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966
发表于 2016-8-26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韩鲁珩 于 2017-9-20 06:57 编辑

咏武夷茶
清·陆廷灿
桑苎家传旧有经,弹琴喜傍武夷君。
轻涛松下烹溪月,含露梅边煮岭云。
醒睡功资宵判牒,清神雅助昼论文。
春雷催茁仙岩笋,雀舌龙团取次分。


陆廷灿,字秋昭,自号幔亭(取自武夷山幔亭峰),江苏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人。以贡生任为宿松教谕。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迁崇安(武夷山市旧称崇安)知县,在任六年,曾与王草堂合编《武夷山九曲志》。撰有《续茶经》三卷、《艺菊志》八卷、《南村随笔》六卷,并重新修订了《嘉定四先生集》、《陶庵集》。《续茶经》一书草创于崇安任上,编定于归田后。其目录完全与《茶经》相同,即分为茶之源、茶之具、茶之造等十个门类。自唐至清,历时数百年,产茶之地、制茶之法以及烹茶器具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此书对唐之后的茶事资料收罗宏富,并进行了考辨,虽名为“续”,实是一部完全独立的著述。《四库全书总目》称此书“一一订定补辑,颇切实用,而征引繁富”,当为公允之论。

句解:
桑苎家传旧有经,弹琴喜傍武夷君。
桑苎:“茶圣”陆羽自号桑苎翁,此处即指陆羽,由“家传”(二公皆陆姓)可推知。南宋陆游,亦有诗云“桑苎家风君勿笑,他年犹得作茶神”。
经,陆羽《茶经》;“旧有经”云者,兼续《茶经》之志与《续茶经》之实。
武夷君,武夷山神,武夷山名之缘起,自汉代起历朝祭之,祭以干鱼。
对句直言作者对武夷山水、对武夷茶的喜爱,而“弹琴”云者,先不及茶,以造“势”也,雅!
作者本嗜茶,武夷有好茶,想来他六载知县,那是足滋多味,好不快哉!

经,不入韵,亦非邻韵。不足取法,唯苏浙闽方言读来差近。

轻涛松下烹溪月,含露梅边煮岭云。
继续造势。
溪月、岭云,皆借指水;烹煮溪水,犹不言茶而欲呼出。
松下、梅边,弹琴所也,煮水所也,品茶所也,格调自见。松涛轻吟,与琴声抑扬,寒梅带露,与茶烟明灭,更兼溪月、岭云,虚实相生也,极尽优雅,造势不可谓不足!

醒睡功资宵判牒,清神雅助昼论文。
然则茶究竟如何?却又不直写,笔致拓宕向功用、人事。
醒睡功、清神雅,提神醒脑,正《茶经》所云“茶之为用……与醍醐、甘露抗衡也”。
前人之雅事,谈笑有鸿儒而外,亦须无案牍之劳形,然而陆公此处,因有茶助,昼论文而外并不介意宵判牒(公文),似又更出一层上,活脱脱一个茶知县。

中二联人事,围绕茶来,极尽能事。句式上,颔联412、颈联313,错落有致,灵动风雅。

春雷催茁仙岩笋,雀舌龙团取次分。
尾联方直出茶之形象。
此处“笋”,非竹笋,而是茶芽。陆羽《茶经》,判别品类,以土而论,“石者上”,以叶而论,“笋者上”;“仙岩”“笋”者,正是武夷茶之正岩,上上品者也。
雀舌,亦茶芽也,又指武夷茶成茶品类;龙团,宋丁谓督造之武夷茶饼,可作武夷茶别称。早采者制成雀舌,稍晚者制龙团茶饼,依次种种,却是续说茶经了,且另章细说。
此联貌似平淡而实有不凡。观照开篇,嗜茶是“家”风,茶经是“家”传,于陆知县来说,武夷茶正“家”茶也;正因家茶,爱而不炫,况前文造势已足,平平托来就是。
较之另一陆公放翁“囊中日铸(注:陆游家乡越州之名茶)传天下,不是名泉不合尝”之得瑟样儿,如何?

造语如数家珍,谋篇层层造势,私以为武夷茶咏之上上品者!



興懷渾欲忘,吳語是鄉親。

11

主题

118

回帖

49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91
发表于 2016-8-27 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桑苎家传旧有经,

好像在那里看到过,就是前人对首句的押韵可以这样用。可视为押韵,也可视为不押韵。

点评

可以看作是一种习气,但不足取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31 10: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7万

回帖

31万

积分

副首版

诗台、岸泊别苑、长白山诗苑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18699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8-28 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杨兄真学者也。

点评

当时在武夷山,不能不了解些茶。也看了一些茶诗。 福建名茶不少,正山红、武夷袍、政和福鼎白、安溪铁观音、福州茉莉花茶,还有闽西客家的绿茶……都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31 10: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83

回帖

202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022
发表于 2016-8-28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经,不入韵,亦非邻韵。不足取法,唯苏浙闽方言读来差近。”
【经】,依《平水韵》或《广韵》都是可读平仄两声的字。《广韵》读平声有多义,仄声为单指。故仄声较为合理。而此诗为首句仄起不入平韵式,是应用仄声字,因而仄声为正确。

点评

经,仄读词义与本句不相干啊,格律也不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31 10:12
”经“是仄的话,成了孤平句;“经”是平,又不是十二文的邻韵,看来只能算出韵了,不过清代对韵律的要求十分严格,陆工于诗不应该出此差错才是。问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8 21: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1687

回帖

608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081
发表于 2016-8-28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16-8-28 11:08
楼主:“经,不入韵,亦非邻韵。不足取法,唯苏浙闽方言读来差近。”
【经】,依《平水韵》或《广韵》都是 ...

”经“是仄的话,成了孤平句;“经”是平,又不是十二文的邻韵,看来只能算出韵了,不过清代对韵律的要求十分严格,陆工于诗不应该出此差错才是。问好!

点评

有类似诗例,可能是一种习气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31 10:13
谢谢点评,此诗为首句仄起不入平韵式,是应用仄声字,因而仄声为正确。  发表于 2016-8-28 21: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发表于 2016-8-28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哪里来的孤平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1687

回帖

608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081
发表于 2016-8-28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8-28 21:31
呵呵。经属借押近韵。多为借押于首句。不算出韵的。

借押近韵是指邻韵,还是其它的韵都行?我印象里好象王力说的是邻韵。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发表于 2016-8-28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8-28 21:41
读音相近。如in、ing韵。因ing韵实为古音in的变化音。音质还是很相近的。 ...

如此押韵俺不懂。不能乱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1936

回帖

796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966
 楼主| 发表于 2016-8-31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风之巅 发表于 2016-8-27 08:09
桑苎家传旧有经,

好像在那里看到过,就是前人对首句的押韵可以这样用。可视为押韵,也可视为不押韵。 ...

可以看作是一种习气,但不足取法。:share:
興懷渾欲忘,吳語是鄉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1936

回帖

796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966
 楼主| 发表于 2016-8-31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时在武夷山,不能不了解些茶。也看了一些茶诗。:D
福建名茶不少,正山红、武夷袍、政和福鼎白、安溪铁观音、福州茉莉花茶,还有闽西客家的绿茶……都好:share:
興懷渾欲忘,吳語是鄉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3 05: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