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709|回复: 33

针氏奇谈,北山解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26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针氏奇谈,北山解围
    针叶林说:元兢的著述《诗髓脑》也是根据空海的文镜秘府论整理的被质疑,北山为其解围说:去读《全唐五代诗格汇考,我真不知道《全唐五代诗格汇考》与上世纪三十年代才传回中国的日本空海的《文镜秘府论》有什么关系。昨晚,又去重读《文镜秘府论》,空海在其序中说:贫道幼就表舅,颇学藻丽,长入西秦,粗听余论。虽然志笃禅默,不屑此事。爰有一多后生,扣闲寂于文囿,撞词华乎诗圃;音响难默,披卷函杖,即阅诸家格式等,勘彼同异,卷轴虽多,要枢则少,名异义同,繁秽尤甚。余癖难疗,即事刀笔,削其重复,存其单号,总有一十五种类:谓《声谱》,《调声》,《八种韵》,《四声论》,《十七势》,《十四例》,《六义》,《十体》,《八阶》,《六志》,《二十九种对》,《文三十种病累》,《十种疾》,《论文意》,《论对属》等是也。配卷轴于六合,悬不朽于两曜,名曰《文镜秘府论》。”可见空海自幼精通汉学,《文镜秘府论》全部是他的对中唐以上至六朝诗论的理解著作,不只是单纯的庞杂记录。
    只有西卷[声病]中提到之兢《诗髓脑》,但空海也是集众家之言:“颙、约已降,兢、融以往,声谱之论郁起,病犯之名争兴;家制格式,人谈疾累;徒竞文华,空事拘检;灵感沈秘,雕弊实繁。窃疑正声之已失,为当时运之使然。洎八体、十病、六犯、三疾,或文异义同,或名通理隔,卷轴满机,乍阅难辨,遂使披卷者怀疑,搜写者多倦。予今载刀之繁,载笔之简,总有二十八种病,列之如左。其名异意同者,各注目下。后之览者,一披总达。
    我真不知道全唐五代诗格汇考》乃至今人哈哈是如何从空海的《文镜秘府论》中“整理出元兢的《诗髓脑》著述来的”!
    倒是北卷中的《帝德录》,其内客容大可供针叶林的“历代诗人的主要任务就是颂圣”理论提供资料!
    诗曰:
大半唐诗是古风,康熙闻此展愁容。
骚人颂圣唯勋业,历代君王必孝忠。
燕雀搭桥乌鹊隐,银河新架碧天穹。
稀奇最是诗髓脑,元兢根由空海东。

 楼主| 发表于 2016-8-26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16-8-26 09:03 编辑

针叶林说:
元兢的诗髓脑一书由空海带回日本,但也已失传,其内容散见于文镜秘府论中,这已是中日学者的共识。现在出版的诗髓脑只是根据文镜秘府论摘编出来的。
这个说法倒还成立。问题是:
从空海的《文镜秘府论》全文看,空海在总序与分序中也说得明白,空海全是自己综合众家诗论的著述,根本找不出元兢的原话!如何“摘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6-8-26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6-8-26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6-8-26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6-8-26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26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以前对《文镜秘府论》也只是草草了过,现在偏和北山较劲,将《文镜秘府论》全文打印出来细读,发现空海自幼精通汉学,来唐之前学问就已很深。留唐二年多带资料回去精细研究后,按照他自己的理解对众多诗论进行取舍,著述了这本《文镜秘府论》。文中无法找到如元兢的任何成段的理论语言。如果先有元兢的《诗髓脑》残本,再用《文镜秘府论》比照校对,是可以校出一本元兢著《诗髓脑》的。什么也没有,只凭《文镜秘府论》就摘编出一本元兢著《诗髓脑》来,从《文镜秘府论》的全文分析这是不可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6-8-26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607

回帖

6219

积分

论坛贵宾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5Rank: 5

积分
621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8-26 09: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读多看,才能明白,至于诗髓脑是如何从文镜秘府论考证出来的,你应该和《全唐五代诗汇考》的作者张伯伟去请教,他应该不只看了一本《文镜秘府论》。
       金先生用了两三年时间才搞明白《文镜秘府论》不是日本人的,这个并不复杂的问题又要论几年?我耐心等待金先生自己慢慢搞明白。

点评

不明白北山在说什么?!张伯伟李伯纬我不认识,也不想请教!《文镜秘府论》很现成,我从头到尾又仔细看了几遍,上边找不到元兢《诗髓脑》的仼何段落。只想请教你:元兢《诗髓脑》是如何从《文镜秘府论》中摘编、整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6 10: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26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8-26 09:52
多读多看,才能明白,至于诗髓脑是如何从文镜秘府论考证出来的,你应该和《全唐五代诗汇考》的作者张伯伟去 ...

不明白北山在说什么?!张伯伟李伯纬我不认识,也不想请教!《文镜秘府论》很现成,我从头到尾又仔细看了几遍,上边找不到元兢《诗髓脑》的仼何段落。只想请教你:元兢《诗髓脑》是如何从《文镜秘府论》中摘编、整理出来的!

点评

此换头,或名拈二。拈二者,谓平声为一字,上去入为一字。第一句第二字若安上去入声,第二、第三句第二字皆须平声。第四、第五句第二字还须上去入声,第六、第七句第二字安平声,以次避之。如庾信诗云:“今日小园中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6 10: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19 17: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