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爱在深秋 于 2016-8-10 22:12 编辑
原創【六州歌頭】鵲橋一幕淚朦朧
(詞林正韻 欽定詞譜)
文0愛在深秋
闌珊夜色,遙袂問蒼穹。
月華暗,金風動,淸露灑,泣梧桐。
夢繞魂牽處,鵲鳥助,銀河岸,夫妻盼,喚孩童,淚朦朧。
王母揮簪,一水深淵阻,悲曲哀鴻。
想齊眉舉案,恩愛侍桑農。
女紓男工,樂融融!
* *
嘆靑絲白,粉顔瘦,相凝望,恨無窮。
思繼往,金蘭結,屛前伴,夢中逢。
解佩羅裳綺,情何物,死生鍾。神話羨,勞燕各,兩心通。
海角天涯,千里共嬋娟,蜜意濃濃。
那葡萄架下,一幕醉嬌容。
比翼翔空!!
……………………………………
七夕情人節的解讀
七夕乞巧,這个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後來的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被屢屢提及,唐朝王建有詩説“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俗在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延續。
宋元之際,七夕乞巧相當隆重,京城中還設有專賣乞巧物品的市場,世人稱為乞巧市。宋羅燁、金盈之輯《醉翁談錄》説:“七夕,潘樓前買賣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車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車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復得出,至夜方散。”在這裏,從乞巧市購買乞巧物的盛況,就可以推知當時七夕乞巧節的熱鬧景象。人們從七月初一就開始辦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車水馬龍、人流如潮,到了臨近七夕的時日、乞巧市上簡直成了人的海洋,車馬難行,觀其風情,似乎不亞於最盛大的節日--春節,説明乞巧節是古人最為喜歡的節日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