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75|回复: 17

“新声旧韵皆宜”是个伪命题(植杖叟先生请进)

[复制链接]

71

主题

263

回帖

115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152
发表于 2016-7-26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打神者 于 2016-7-26 21:26 编辑

“新声旧韵皆宜”是个伪命题

时常看到有诗友在诗题后标明“新声旧韵皆宜”之类字样,不以为然。日前,资深诗友植杖叟先生在拙作“早行【东南韵】”下临帖说:“这首诗,合于平水韵,也合于新韵”,请恕我直言,笔者对此实在不敢苟同。
诗韵的本质毕竟是声韵。说实话,作为现代读书人,对于晚清以前的旧韵,笔者实在是读不来听不懂,委实惭愧之至。大量事实表明,数以亿计的国人亦然。以拙作“早行【东南韵】”为例,尽管按相应韵书纸面上的平仄归属判断,无论句中平仄还是句尾韵脚都是合乎旧韵的,可是,谁又能按旧韵读音规范确切读出来呢?即便有个把人能读,又有几人真能听得懂呢?回答显然是否定的。
毋庸讳言,现今一些方言中的确有中古乃至上古音遗存,然而即便以方言的角度观之,古今读法也存在巨大差异,这些差异不仅体现在入声字的多寡及其读音的规范性方面,更体现在众多古今非入声字元音(韵母)、辅音(声母)的南辕北辙,这是不争的事实。
“新声旧韵皆宜”之类说法显然是建立在案头文学基础之上的。窃以为,失却了科举制这一重要封建基础,时下盛行的所谓格律诗理当返璞归真,尽早走出案头文学的窠臼,回归读书人、回归官场、回归民间、回归大自然、回归舌间耳畔。惟其如此,振兴现代民族诗词文化才不致成为空谈。
是吴语就标吴语韵,是粤语就标粤语韵,是温州话就标温州韵,是客家话就标客家韵,是东南规范方言就标东南韵,是现代读书音就标所谓新声韵,不要希冀脚踏两只船,不要寻求左右逢源,不要以现今某地方言冒称中古韵抑或上古韵,一是一二是二,这才算实事求是,也才是一个科学的态度吧?

71

主题

263

回帖

115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152
 楼主| 发表于 2016-7-26 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植杖叟先生批评指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7 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所谓东南韵,欺世盗名而已。所谓东南韵,即十年前的风雨韵, 都是空有韵名,没有韵字。大凡称为供诗为韵者,必须对每一个汉字标出四声平仄,而不是写一首诗自称是在用什么韵!

点评

若连《东南韵》这样的客观实在都是欺世盗名,那么时人早已说不清道不明的中古韵又算什么? 至于君之所谓风雨韵,不才真的一无所知,本人四年前才进入网络论坛,尊驾切莫张冠李戴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29 22:10
须知,韵书是死的,韵声是活的。时至今日,靠韵书为诗者,有几个不是书呆子? 东南韵其实就是活跃于东南一带的方言土语,有没有韵书,东南韵事实上都存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27 12: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263

回帖

115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152
 楼主| 发表于 2016-7-27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7-27 08:31
这所谓东南韵,欺世盗名而已。所谓东南韵,即十年前的风雨韵, 都是空有韵名,没有韵字。大凡称为供诗为韵 ...

须知,韵书是死的,韵声是活的。时至今日,靠韵书为诗者,有几个不是书呆子?
东南韵其实就是活跃于东南一带的方言土语,有没有韵书,东南韵事实上都存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263

回帖

115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152
 楼主| 发表于 2016-7-29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恭请列位方家批评指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263

回帖

115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152
 楼主| 发表于 2016-7-29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7-27 08:31
这所谓东南韵,欺世盗名而已。所谓东南韵,即十年前的风雨韵, 都是空有韵名,没有韵字。大凡称为供诗为韵 ...

若连《东南韵》这样的客观实在都是欺世盗名,那么时人早已说不清道不明的中古韵又算什么?
至于君之所谓风雨韵,不才真的一无所知,本人四年前才进入网络论坛,尊驾切莫张冠李戴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263

回帖

115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152
 楼主| 发表于 2016-7-29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同名主帖随后发到中华诗词论坛交流,居然被号称诗词理论专版的“诗品诗论”版块无端删除了:
[color=rgb(153, 153, 153) !important]红荔诗苑(深圳)1247打神者2 小时前
[color=rgb(153, 153, 153) !important]燕赵风骨845打神者2 小时前
[color=rgb(153, 153, 153) !important]新韵部落418车力果园|王晟贤昨天 17:59
[color=rgb(153, 153, 153) !important]山水悟道文化传媒317渡航|吴成立昨天 23:56
[color=rgb(153, 153, 153) !important]女子诗文420潇湘神韵|王加华6 小时前
[color=rgb(153, 153, 153) !important]诗品诗论00打神者昨天 12:31

点评

随后贴出的这个投诉帖也被诗品诗论版块无端删除,既不知是谁删的,更不知因为什么被删: 【附被删投诉帖】 “新声旧韵皆宜”是个伪命题缘何不见了?笔者今天中午贴于本版的同名研讨帖“新声旧韵皆宜”是个伪命题莫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31 00: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30 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自己都说不清楚你在折腾些什么,别人删了有什么可惜!你难道就不能说得正经的东西?!

点评

此心自有会人识,何必寻常墨客知。 倘使诸公不听劝,吟风起处悔应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30 10: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263

回帖

115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152
 楼主| 发表于 2016-7-30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7-30 07:28
你自己都说不清楚你在折腾些什么,别人删了有什么可惜!你难道就不能说得正经的东西?!
...

此心自有会人识,何必寻常墨客知。
倘使诸公不听劝,吟风起处悔应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263

回帖

115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152
 楼主| 发表于 2016-7-31 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打神者 发表于 2016-7-29 23:21
这个同名主帖随后发到中华诗词论坛交流,居然被号称诗词理论专版的“诗品诗论”版块无端删除了:

...

随后贴出的这个投诉帖也被诗品诗论版块无端删除,既不知是谁删的,更不知因为什么被删:
【附被删投诉帖】
笔者今天中午贴于本版的同名研讨帖
莫名其妙地不见了,未知是否系统误操作所致。若是,请值班版主立即恢复为盼,若不是 ,也请给出删帖理由为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1 19: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