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09|回复: 22

《旸谷》创刊号:一位老教授对古典诗词的寄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21 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序——《旸谷》创刊号文/张葆全教授

       一年前,漓江学院中文系一群喜爱古典诗词的同学,自愿组合,组成了余芳古典诗词社。近日,他们将推出自办刊物《旸谷》创刊号,展示他们创作和研究的实绩,这令人十分欣喜。在举国上下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诗词社的活动必将获得人们越来越多的赞赏和鼓励。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可以说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创作源远流长。《吕氏春秋》中的《古乐篇》和《音初篇》,记述了远古时代原始歌谣的产生,以及歌、舞、乐相结合的鲜明特色。先秦时期的《诗经》和《楚辞》,双峰并峙,开创了我国古典诗歌绵延二千余年的优秀传统。汉魏六朝的古诗和乐府诗,神妙天然,全无雕凿。唐诗宋词,更臻极致,登上了我国古典诗歌的高峰。流传至今的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巨大的精神财富,至今仍然活在人们的心中。余芳古典诗词社的同学,以“诗词为友,乐学躬行、向善弘文”为宗旨,经常开展诗词知识讲座、诗词鉴赏、创作和朗诵、诗词学术研究、读诗会和郊游学习等活动,
       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古人说:“诗言志。”(《尚书•虞书》)又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大序》)古人认为,诗是用来抒发思想感情的,诗人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一要真实,不是无病呻吟,装腔作势,二要纯正,所谓“思无邪”。我以为余芳古典诗词社的同学在创作和研究时,应当继承和弘扬这样的传统。据我所知,余芳古典诗词社的同学,都喜爱古典诗词,不少人更喜欢按古代诗词格律去写诗填词。的确,古代格律诗词很美,令人神往。写作古体诗词,也值得鼓励。但须知古代格律诗词之美,并不仅仅在于格律,重要的是诗的形象和意境。古人说:“诗以意为主”,“ 以含蓄天成为上” ,诗须有“韵外之致,味外之旨” ,“诗味之妙在意外生意,境外生境”,“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作诗贵有天才天趣”,“味欲其鲜,趣欲其真”,“诗不宜太露,亦不宜太隐,露则浅,隐则晦”,“诗人构思当于熟中求生,生中求熟”,“诗当在不生不熟之间”,“诗以自然为上,工巧次之”。……古人丰富的创作经验和体会,实在让人体味不尽,值得我们深思和汲取。我认为,写诗填词,作为一种艺术创作,与画画、唱歌一样,固然需要有一定的天赋,但不可将天赋和勤学绝对对立起来。宋代严羽说:“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沧浪诗话》)要写出好诗,也需要有深厚的学养。写诗无疑需要灵感,读书当然也可以获得灵感。朱熹有首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谓有源头活水来”(见《千家诗》),就是题为“观书有感”。但归根结底,灵感应来自生活,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根本源泉。正如古人所说,“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上”。 只有亲身经历,有真情实感,才能写出好诗。因此,希望余芳古典诗词社的同学,热爱生活,深入生活。不要把自己闭锁在狭小的空间里,而应让自己融入沸腾的多姿多彩的广大民众生活之中,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在《旸谷》顺利创刊之际,我写了上面这些话,算是我的“寄语”吧。我衷心地祝愿余芳古典诗词社健康成长,越办越好,锻炼熔铸出更多的诗才和人才,给我们的社会,给我们的人民,增添更多的艺术美,精神美。余芳古典诗词(微信ID:yufangshici),每天分享古典诗词干货、原创诗词、历史、杂文等。如果本文能给你带来帮助的,恳请点赞一个;喜欢本头条号的朋友,欢迎订阅。


作者:头条号 / 余芳古典诗词
来源:头条号(今日头条旗下创作平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105

主题

3399

回帖

848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484
发表于 2016-7-21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毫无疑问,好作品植根于生活。闭门造车,难免虚情假意。初学者摹仿,或不必苛责。写到一定程度,务求言之有物。

点评

這是必須的,問好先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22 16: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705

回帖

304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049
发表于 2016-7-21 11: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怀疑熊东遨的《洞庭》就是书房写出来的,全是大路货。

 洞 庭
水云奔涌势难收,欲借长江独出头。
渔笛吹残千古梦,荻花摇落一湖秋。
岂无清露滋时物,自有宽怀纳细流。
尤喜国门开例禁,五洋通达任行舟!

点评

转接皆略生硬. 应该只是随手作。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22 21:37
以熊先生的游歷,況湖南是其桑梓地,洞庭湖想必是去過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22 16: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22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植杖叟 发表于 2016-7-21 09:30
毫无疑问,好作品植根于生活。闭门造车,难免虚情假意。初学者摹仿,或不必苛责。写到一定程度,务求言之有 ...

這是必須的,問好先生。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22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16-7-21 11:16
我怀疑熊东遨的《洞庭》就是书房写出来的,全是大路货。

 洞 庭

以熊先生的游歷,況湖南是其桑梓地,洞庭湖想必是去過的。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45

回帖

709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096
发表于 2016-7-22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诗当在不生不熟之间”,“诗以自然为上,工巧次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45

回帖

709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096
发表于 2016-7-22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16-7-21 11:16
我怀疑熊东遨的《洞庭》就是书房写出来的,全是大路货。

 洞 庭

转接皆略生硬.
应该只是随手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40

主题

6万

回帖

21万

积分

副首版

词版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2601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1-27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赏学佳作,感佩情怀,顺致冬安文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43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1-27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学习,感受先生耿耿情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43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2-3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学习,受益匪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2 20: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