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26|回复: 16

历代诗家谈孤平.

  [复制链接]

53

主题

1607

回帖

6219

积分

论坛贵宾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5Rank: 5

积分
621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7-20 19: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和令公刘宾客归来称意无之作〉:「请钱不早朝」,「请」字下註云:「平声」。
台湾蔡振念认为这是白居易为了防止孤平而作的注。

2.宋代方回,清代纪昀:
贾浪仙《早春题湖上友人新居》:“门不当官道,行人到亦稀。故从飱后出,多是夜深归。门箧收诗卷,扫床移卧衣。几时同买宅,相近有柴扉。”方回:“收诗前句不拗,只‘扫床移卧衣’拗一字。‘扫’字既仄,即‘移’字处合平,亦诗家通例也。”纪昀:“此亦单拗法。又有一字双救者,如‘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是也。

3.趙執信《聲調譜》於五言律詩中,亦引杜牧〈句溪夏日送盧霈秀才歸王屋山將欲赴舉〉詩第二句「繭蠶初引絲」,於初字下註「宜仄而平,第一字仄,第三字必平」。又舉李商隱〈落花〉詩首聯對句「小園花亂飛」,花字下註「此字拗救」。詩後亦並註明:
    「…律詩平平仄仄平,第二句之正格。若仄平平仄平,變而仍律也。即是拗句。仄平仄仄平則古詩句矣。此格人多不知者,由一三五不論一語誤之也。七言不過於五言上加平平仄仄耳…可以類推」

4.清代王士禛《律诗定体》说:“五律,凡双句二四应平仄者,第一字必用平,断不可杂以仄声,以平平止有二字相连,不可令单也。”

5.清代翟翚《声调谱拾遗》在李白《送客南阳》“斗酒勿为薄,寸心贵不忘”之下注说:“赵谱云:‘下句第二字平,第一字及第三字用仄为落调。’观此似不可信。”

6.清乾隆年間李汝襄所著《廣聲調譜》。其卷上〈五言律詩〉一章,所列五律諸式中有「孤平式」,引例詩三首;
        杜甫《翫月呈漢中王》詩起句「夜深露氣清」
        又李白《南陽送客》詩第二句「寸心貴不忘」
        又戴叔倫《送友人東歸》詩第二句「出關送故人」
並於三詩例句首字旁均標出「孤平」所在。三句俱為用韻句「仄平仄仄平」,其首字原為平聲而拗用仄聲者。例詩後註曰:
    「孤平為近體之大忌,以其不纉也。但五律近古,與七律不同,故唐詩全帙中,不無一二用者,然必借拗體以配之。此在古人故作放筆,非無心也。若不察而誤用,失之遠矣。」
  「凡遇平平仄仄平之句,其第一字斷不宜仄。然亦有第一字用仄者第三字必用平,謂之拗句」。並引鄭谷《書村叟壁》詩首句為例:「草肥朝牧牛,草字用仄,使朝字亦用仄,則肥字為平字單行而不纉矣。此將朝字用平,則肥字不得於上,猶得於下也,仍不單行,故名拗句而可用也。」

7.清同治年間董文煥《聲調四譜圖說》,卷十一指「仄平仄仄平」這句式中「單一平聲為兩仄所夾者為夾平」。卷十二又云「至於孤平、夾平諸句律詩最忌,而拗體則獨喜孤平而忌孤仄」。

8。近代王力先生《漢語詩律學》則云;「五言的平平仄仄平,不得改為仄平仄仄平。 七言的仄仄平平仄仄平,不得改為仄仄仄平仄仄平。如果近體詩違犯了這一個規律,就叫做犯孤平。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说:“在唐人的律诗中,很难发现孤平的句子。”

9.近人啟功先生《詩文聲律論稿》云:「所謂孤平實指兩仄夾一平」,此說亦不盡然。例如拗句「仄仄平仄平」,雖與孤平式「仄平仄仄平」極類似;即用韻句中第三字一平亦為兩仄所夾,然此式筢並不算「犯孤平」。孟浩然猶喜用此類拗句,例如;
        八月湖水平—《望洞庭湖贈張丞相》詩首聯起句
        北闕休上書—《歲暮歸終南山》詩首聯起句
        卜築因自然—《冬至後過吳張二子檀溪別業》詩首聯起句
        相去千里餘—《送盧少府使入秦》詩首聯對句
        起視江月斜—《宿永嘉江寄山陰崔少府國輔》詩頸聯對句
发表于 2016-7-20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這個資料好,學習。

点评

刚才看到潭州雨梦先生谈孤平,想起这个旧贴。王力在诗律馀论坦言,他的格律学说来自清董文焕《声调四谱》,他又说董文焕格律说源于赵执信《声调谱》。现在看赵执信《声调谱》,有关于仄平仄仄平为古诗句的原始讨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20 20:16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607

回帖

6219

积分

论坛贵宾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5Rank: 5

积分
621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7-20 20: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穿越梅嶺 发表于 2016-7-20 19:59
這個資料好,學習。

刚才看到潭州雨梦先生谈孤平,想起这个旧贴。王力在诗律馀论坦言,他的格律学说来自清董文焕《声调四谱》,他又说董文焕格律说源于赵执信《声调谱》。现在看赵执信《声调谱》,有关于仄平仄仄平为古诗句的原始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146

回帖

50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00
发表于 2016-7-20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确不错。多谢分享!
不过,若是不读不诵不吟不唱,其实无所谓的。

点评

楼主是认同孤平拗救为调声术说法的。我也赞同。 近体诗若是不读不诵不吟不唱,还能叫近体诗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20 22: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9

主题

1863

回帖

684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840
发表于 2016-7-20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读来顺口便是,俺不管孤平拗救那一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607

回帖

6219

积分

论坛贵宾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5Rank: 5

积分
621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7-20 21: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7-20 21:32
对于孤平理论,我还是认同王力的。唯此一种,不至于有太多的现象。

孤平应该是传承,看成理论那就难一致了,你一个孤平理论,我一个孤平理论,天下大乱,方回是宋朝人,说的最早也最明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345

回帖

123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232
发表于 2016-7-20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枉为书生 发表于 2016-7-20 20:28
的确不错。多谢分享!
不过,若是不读不诵不吟不唱,其实无所谓的。

楼主是认同孤平拗救为调声术说法的。我也赞同。
近体诗若是不读不诵不吟不唱,还能叫近体诗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0

主题

1万

回帖

4万

积分

栏目顾问

四海论诗区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积分
48421
发表于 2016-12-13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做了很好 的汇编工作,收录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6-12-13 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0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42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3-25 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学习,受益匪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2 05: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