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钦定》言,此词调见《琴趣外篇》,《山谷琴趣外篇》中查无此词,而见于《豫章先生文集》中的《豫章先生词》。《钦定》沿袭了万树《词律》的此词出处说法,失考。
2、《豫章先生词》这一系列的几个版本中,明嘉靖刻本(现存最早的版本)有此词,而万历刻本则无。后者剔除了一些,又从琴趣外篇增补入几篇。为何剔除?系后人伪托?
3、此调自北宋至清初,近800年无人问津,成为孤调,及《词律》《钦定》成,却一时风靡,至今犹是,为何?难道此调于宋时鲜有人闻?此词存于宋罗从彦撰《豫章先生文集》《豫章先生词》中,无人知晓?
4、网传此词牌之起源,伍乔之妻歌妓云云,系今人小说家所为,观其词,显为今人伪托。
5、喝火,意为秋冬之夜,巡更之呼喝:“天干物燥,小心火烛”。日僧无著道忠( 1653~1744)编《禅林象器笺》禅院巡寮。警火曰:喝火。 个人以为,非仅禅院,大约明代民间也如此。
6、《词律》以为上片尾拍可能有脱误,今天我们看到的“魂梦”二字,在原版本上为“梦魂”二字。
7、此调近于曲,宋词双调小令的摊破,多为上下片同时摊破,字数可能不一,但不会多出一乐句。
8、此调可能源于南歌子,尤其是与敦煌曲子词中的南歌子,句式极为相近,其上片几乎如一,择其一如下:
争不教人忆。怕郎心自偏。近来闻道不多安。夜夜梦魂间错。往往到君边。
白日长相见。夜头各自眠。终朝尽日意悬悬。愿作合欢裙带。长绕在你胸前。
此南歌子与《钦定》中诸格式,均不同。由此来看,喝火令的下片,可能在南歌子的结拍乐句,重复一遍,而字句不同。
9、今人尽可借用南歌子的句式平仄,不必忌这忌那,更不必把一个简单的词牌,弄得玄之又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