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仅仅是俺的一点个见,所谓“诗无达诂”,没有任何人的解读是权威(除非他老人家活过来,自己说出其词句的本义)。读者可各凭自己的理解取舍,恕本人不参与任何争论。
《菩萨蛮.黄鹤楼》 毛泽东 1927年春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毛自注:1927年,大革命失败的前夕,心情苍凉,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这是那年的春季。夏季,八月七日,党的紧急会议决定武装反击,从此找到了出路。
历史背景:
1927年
1月4日至2月5日,在湖南考察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五县农民运动。
3月,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于武汉出席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
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
4月27日至5月10日,中共五大在武汉举行,出席并被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会议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
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宁汉合流,大革命失败。
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
从这一段历史上看,此词作于毛泽东在武汉出席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或中共五大会议期间,都有可能。其时,国民党内,汪蒋分裂,但不久,对共产党人态度一致,宁汉合流。对于词义的解读,流行着多种观点,各有其情其理,不能说谁的一定对,谁的一定错。
斯人已逝,其词句本义已成迷,俺也只能凭个人的理解,加以猜测,或虚妄未必合理。
茫茫九派流中国,——当时从西方传来的,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各种外来文化和新思想,在中国流行传播,推动着中国社会的运动。当然,九派指长江九条支流,也说得通。
沉沉一线穿南北。——帝制虽已被推翻,但中国传统的封建文化和意识形态,一脉相承,依然根深蒂固,根植于普通民众、官员、甚至“革命队伍”的领导者内心,表现为独裁和专制。还有一种可能,一线是指北伐的路线,如是,此一联为军事地图上之所现。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风雨笼罩着中国大地,前途茫茫,革命何去何从,找不到方向。作者此时内心是迷茫的、忧愁的。龟蛇不仅仅是指龟山蛇山,龟蛇,北方之神,玄武大帝也,又名真武(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大神兽),在某种意义上,它是封建王权帝制的象征。在一些预言诗中,往往以真武比喻开国之君,如《百年乩》中云:“木子杨花真武兴,小小天罡何足论。”而大江所喻为历史潮流,浩浩荡荡。此时的他是反龟蛇的,至于后来他成了真武,那是后话。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黄鹤是黄鹤楼仙人传说中之物,在此代表的是自由,如今只剩下它的传说和人们对它的向往。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这联没什么好说的,谁都明白。
注:历史上清朝最后一座黄鹤楼毁于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此后百年中,并未曾重建。因此,老毛实际并未登黄鹤楼。《黄鹤楼志》记载,奥略楼建成于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是原湖广总督张之洞升任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其门生及僚属为纪念他集资在蛇山所建。张之洞根据《晋书·刘弘传》中“恢宏奥略,镇绥南海”的语意,亲书匾额“奥略楼”三字送鄂,该楼遂名为奥略楼。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武汉人都习惯把奥略楼称作黄鹤楼。奥略楼高3层,造型与黄鹤楼有某些相似,又坐落于黄鹤楼故址附近,故多年来使游人误识其为黄鹤楼。1955年,为修长江大桥而拆毁的“黄鹤楼”,实际上是奥略楼,亦即老毛所登“黄鹤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