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太行才子 于 2016-12-9 16:20 编辑
2016年5月8-9日,在河北省民俗协会组织下,河北省各市、县民俗协会代表60人乘坐大巴车从石家庄出发到广府古城采风。邯郸市民俗协会、永年民俗研究会有关领导迎接。8日中午在广府会馆举行了启动仪式。下午到支漳河畔小西堡乡东韩寨村、璩屯村看蒜乡风情。只见广府旅游线与支漳河交界出两旁收蒜薹车很多,下来问价格,车贩说“每斤三元。”。随后所有人员下车到田间中采风。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蒜海海内,有六个妇女在给一户主打蒜薹。只见妇女弯腰,左手拽蒜帽拉直,右手抓住蒜茎最高叶半腰处猛一抽,一根上绿头黄的蒜薹就与蒜茎分离。她们抽的很快,技术熟练,够一把就分开两半用蒜帽尖系住,然后放到垄上。户主一把把收好用塑料绳从中间拴住,打成捆儿背到路边装上电动三轮,装满后到公路收购处卖掉。一般一位蒜乡打工嫂一天能挣100元。这里一般户都种三四亩地,多达七八亩地,不找人帮忙蒜薹就老在地里了。各位文人,有摄影的,有学打蒜薹的,有与户主询问情况的,深入田间,近距离接触,是接地气之举措,其乐融融。
大概半小时后又到南大堡蔬菜市场,观看市场规模、蔬菜交易情况。花菜、青菜、洋白菜、洋葱、西葫芦等各种蔬菜应有尽有。各位询问情况,与商户客户交谈,了解永年蔬菜详情。
又过了半小时后,采风团一行又到广府甘露寺观看。
甘露寺始建于北魏时期,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年历史。相传,甘露寺初建时名称为百草寺,当年隋炀帝三女儿南阳公主因不满父君暴政,曾在此削发为尼,法名妙善,隋炀帝知道后大怒,火烧百草寺。而南阳公主妙善则被当时农民起义军首领窦建德救出,护送到河北西部的苍岩山隐居修行。到唐代佛教鼎盛,百草寺重新修建,改名为:甘露寺。到明代时重修改名:莲花庵,后又改为甘露寺,民国时期该寺毁于战乱。自八十年代党的宗教政策落实后,应佛教徒的共同心愿,河北硅谷总经理宋福如先生决定斥资恢复修建甘露寺,经数十年集资兴建,在原址上修复,终于完工,并于2004年农历三月二十六开光。该寺位于永年县广府镇东街甘露寺广场正中北侧,中有红色大门,两边有小门。大门两侧黑色长条木板上有用行书写的金色对联:法雨遍布声震四海迷茫众,甘露门开广纳天下有缘人。从正门进去,首先看到天王殿,里面供弥勒佛,背后韦驮菩萨,两旁四大天王。天王殿东侧为钟楼,西侧为鼓楼。其次看到大雄宝殿,此为最大殿。大雄宝殿正面自东向西供奉着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南无木师释迦摩尼佛、南无阿弥陀佛三世佛,正中为祖释迦牟尼,两旁为十八罗汉。背后渡海观音。店内东南角有一铜钟,六尺多高,重达一顿,上面刻满文字,令人惊叹。佛像姿态安详,栩栩如生。里面和尚正在念经。最后面为藏经楼,藏经楼供奉五座佛,用香樟木雕刻而成,流光溢彩,栩栩如生。院内月季盛开,黄、红、粉、白朵朵惊艳,拍照者很多。东面放生池内金鱼戏水,样子挺爽。
东厢房五关堂前对联:
上联:粥去饭来莫把光阴遮面目
下联:钟鸣板响常将生死挂心头
还有书画堂笔毂上有对联:
上联:东海玉龙盘玉柱
下联:西山金凤落金枝
倒也对仗工整,颇有韵味。
随后我们一行到甘露寺广场南侧看冰雕。冰雕为华北最大冰雕馆。在荷花园内,前几年建成。我们一行进到里面,穿着棉大衣,里面寒气袭人。真是一个晶莹世界,楼阁亭台、花草树木,熊、鹿、企鹅等造型逼真形象,大家纷纷合影留念。里面温度太低,我待了10分钟走出。冰雕我看过几次,每次感受有所不同。
最后,我们看了甘露寺广场东侧百花园。门为几根木板弄成,上方写着“甘露寺百花园”五个大字。下面写着“国色天香”两旁木板上有幅对联:太极圣地千年禅寺沐岁月,广府古城百花芳草淹春秋。里面郁金香现、牡丹已凋落。现在盛开的为芍药,大片大片有黄、白、红、粉红四色,煞是好看。有的女诗人蹲在花中间,红颜白花,倒也很美。此外白色的薰衣草、红色的蔷薇花也开得很美。各位作家诗人在盛开的芍药前合影留念。
出了百花园,我有事回名关。河北各位文化名人还看了民俗博物馆,里面有三千多件展品。九日他们还登城墙,看弘济桥,武禹襄故居及武家大院,新修的广府古衙,杨露禅故居等。
通过这次采风活动,各位文人开阔了眼界,目睹了广府美丽的自然风光,了解了广府深厚的历史底蕴和蒜乡风情。并以这次活动为主题河北省民俗协会举办诗文摄影大奖赛。我们期待佳作出现。最后吟诗一首结尾:
府借文传文咏府,纷呈大作必深思。
精心描绘风光现,接地融情后学痴。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