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026|回复: 159

【转载】用典

[复制链接]

2443

主题

3万

回帖

1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主助理兼辞赋鉴赏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8943

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4-3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三余草堂 于 2016-4-5 06:22 编辑

             t0172ac0283e28f1f70.jpg                  
               用    典 B 添加义项 ?http://baike.so.com/doc/5409091-5647099.html

用典,也就是用事,是一种修辞手法。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为用典。可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思想。用典亦称用事,凡诗文中引用过去之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语言文字,以为比喻,而增加词句之含蓄与典雅者,即称“用典”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诠释“用典”,说是“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即是用来以古比今,以古证今,借古抒怀。用典既要师其意,尚须能于故中求新,更须能令如己出,而不露痕迹,所谓“水中着盐,饮水乃知盐味”,方为佳作。

用典之功用有四,略述于下:

使立论有根据

引前人之言或事,以验证作者之理论。即【文心雕龙】所谓“援古证今”也。如李商隐之【有感】诗:

中路因循我所长,古来才命两相妨;


劝君莫强安蛇足,一盏芳醪不得尝。

其中“蛇足”一词,即引自【战国策】:“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之’。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李诗即以此作为引证,使为立论之根据。(以喻勿另生枝节也)

委婉表意

诗中有不便直述者,可借典故之暗示,婉转道出作者之心声,即所谓“据事以类义”也。如前“命意”章中苏东坡之【仇池石】一诗,即借蔺相如“完璧归赵”之典故,委婉表达出作者之心意,而不致令受者有太大之难堪。另如【唐诗纪事】卷十六引“宁王李宪见卖饼者之妻明艳动人,而强娶为妾,且十分宠爱。翌年,宁王问‘犹忆饼师否?’其妻颔首。宁王召饼师进府,其妻面对故夫,泪流满颊,凄婉欲绝。时有十余文士在座,意皆感动,宁王命做诗以记其事。王维诗云:

莫以今时宠,而忘旧日恩;

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借春秋息夫人之典故,以显出女人之坚贞,使宁王深受感动,而让其与故夫团聚。(按:典出【左传】,庄公十四年,楚子灭息,以息妫归,生堵敖及成王焉,未言。楚子问之,对曰:吾一妇人,而事二夫,纵弗能死,其又奚言)

减少语辞之繁累

诗句之组成,应力求经济,尤其近体诗有其一定之字数限制,用典可减少语辞之繁累。如:

览古李商隐

莫恃金汤忽太平,草间霜露古今情;

空糊赬壤真何益,欲举黄旗竟未成;

长乐瓦飞随水逝,景阳钟堕失天明;

回头一吊箕山客,始信逃尧不为名。

诗中“长乐”一词乃指汉之长乐宫。【汉书】平帝纪:“大风吹长安城,东门屋瓦飞旦尽”;“景阳钟”之典出自【南史】:“齐武帝数游幸,载宫人于后车,宫内深隐,不闻鼓漏,置钟于景阳楼上,应五鼓及三鼓。宫人闻声早起妆饰”。“箕山客”一词乃指尧之许由也,【庄子】:“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曰:‘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又齧缺遇许由曰:‘子将何之?’曰:‘将逃尧’。又史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如此利用有限之文字,即将所欲表达之意念,呈现在读者眼前,故可减少语辞之繁累。

充实内容、美化词句

用典可使文辞妍丽,声调和谐,对仗工整,结构谨严,而增加外形之美,与丰富之内涵。如:

潭州李商隐

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

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

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破庙风;

目断故园人不至,松醪一醉与谁同。

其中“湘泪”一词,乃引【述异记】里故事:“舜帝南巡,死于苍梧。舜妃娥皇女英伤心恸哭,泪下沾竹,而竹色尽斑”。“楚歌”一词指屈原“离骚”、“九歌”赋中,指斥令尹子兰之故事。陶公句,借当年陶侃之战功显赫,以暗讽当今之摒弃贤能。贾傅句,借贾谊祠中之蛛网尘封,风雨侵凌景象,而寓人才埋没之感,又切合潭州之地,典中情景,与诗人当时之情景,融成一体,益觉凝炼警策,读之令人顿生无限感慨。

用典种类

典故之种类有三,即明典、暗典、翻典,分述于下: 


折叠明典

明典者,令人一望即知其用典也。如:

气春江上别,泪血渭阳情;(杜甫:奉送二十三舅录事崔伟之摄郴州五排)

“渭阳”一词出自【诗经】唐风:“我送舅氏,曰至渭阳”之句,遂以代“舅氏”二字。又如:

邻水延福寺早行陆游

化蝶方酣枕,闻鸡又着鞭;

乱山徐吐日,积水远生烟;

淹泊真衰矣,登临独惘然;

桃花应笑客,无酒到愁边。

其中“化蝶”一词,典出于【庄子】之齐物论:“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欤!不知周也。俄而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欤!蝴蝶之梦为周欤?”后人遂以“化蝶”或“梦蝶”,借喻为“睡觉”。而“闻鸡”一词则出自【晋书】:“祖逖与刘琨,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逖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剑”。此处借为清晨之意。


陶渊明《归去来辞》有:“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句,典出
《论语·微子》:“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这件事情发生在孔子去陈适楚的途中,时间大约在鲁哀公六年(公元前489年)。当时的具体情况是孔子淹留在陈数年,陈国不断受到吴国侵伐,他在陈国待不下去了,恰好此时楚王向他发出邀请,他就带着弟子们离开陈国、前往楚国寻求发展。“在赶往楚国的途中,孔子一行人与一个疯疯癫癫的人相向而过,这个人边走边歌:“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这种长短句式搭配是楚地特有的歌咏形式,凤是古代的吉祥之鸟,天下有道则现,天下无道则隐。这个狂人把孔子比喻为凤鸟,认为他具有像凤鸟一样高贵的品德,然而现在却要到楚国去为荆蛮之君效力,岂不是自甘堕落、道德颓败吗?孔子听到他歌咏的内容后,猛然一惊,立即让人停下车来,打算下车向他仔细讨教,然而他却头都不回地离去了。孔子在原地呆立半晌,竟然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因为他被这个疯疯癫癫的人说到了痛处陶渊明直接原句引用了《论语·微子》接舆中的话,是明典也是正用。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目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典出《诗经·邶风·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意思说:”日光渐暗,天色灰,为什么还不回归。“这是黎侯的臣下劝黎侯回国的话。后用:”胡不归“作为催人回归的话。陶渊明直接原句引用了”胡不归“这句话表示辞官归隐的决心。是明典原句。
唐·王勃《滕王阁序: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典出:《后汉书·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当:应该;益:更加;壮:雄壮。年纪虽老而志气更旺盛,干劲更足。
        响遏行云:典出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遏阻止;行云:飘动的云彩。形容歌声嘹亮,高入云霄,连浮动着的云彩也被止住了。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晨,喻初始。② 桑榆:指黄昏。原指在某处先有所失,在另一处终有所得。后喻在面有所失败,但在另一面有所成就,常用此语。典出:(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十七·冯异传第七》):"玺书劳异曰:' 赤眉破平,士吏劳苦,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方论功赏,以答大勋。'"


苏轼《赤壁赋》
    正襟危坐,: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正襟危坐,:襟:衣襟;危坐:端正地坐着。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典出:《史记·日者列传》:“宋忠、贾谊瞿然而悟,猎缨正襟危坐。”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源于曹操《短歌行》。典出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逝者如斯典出《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杯盘狼藉、典出《史记·滑稽列传》:“日暮酒阑,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错,杯盘狼藉。”



暗典

暗典者,以暗用不露,用其义委婉其词,而不显其名迹。为事而用,叙事状情贵在不使人察觉。于字面上看不出用典之痕迹,须详加玩味,方能体会。如:

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之四 元遗山

万里荆襄入战尘,汴州门外即荆榛;

蛟龙岂是池中物,虮蝨空悲地上臣;

乔木他年怀故国,野烟何处望行人;

秋风不用吹华发,沧海横流要此身。

末句出自范宁【谷梁传序】:孔子观沧海之横流,乃喟然而叹曰:‘文王即没,文不在兹乎?’作者以文王之任为己任,故言‘秋风不用吹华发,沧海横流要此身’。暗典之使用,只师取前人典故之意,而不用其辞。即【文心雕龙】所谓“虽引古事,莫取旧辞”是也。

唐谢观《吴坂马赋》:“乍同曲突,收将宫徵之音;又似丰城,指出斗牛之气。盖非斯人无以辨龙驹,非斯马无以动寰区。"这里谢观暗用两个典故:1、《后汉书·蔡邕传》:"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是东汉著名文学家、音乐家蔡邕在"亡命江海、远迹吴会"时,曾于烈火中抢救出一段尚未烧完、声音异常的梧桐木。他依据木头的长短、形状,制成一张七弦琴,果然声音不凡。因琴尾尚留有焦痕,就取名为"焦尾"。"焦尾"以它悦耳的音色和特有的制法闻名四海。2《晋书·张华传》:传说在吴灭晋兴之时,斗牛之间常有紫气,豫章雷焕知是“宝剑之精,上彻于天”,对尚书张华说丰城剑气,其地在丰城。张华于是任命雷焕为丰城令。雷焕到任后,于狱中挖出宝剑两把,一名太阿,一名龙泉,紫气也就消失了。剑后来没于水,化为龙。这里化典暗用,不见“桐”“剑”二字,亦是避熟就生之法。使人不觉,只有厚学者,细细品味,乃见其用典之妙。

折叠翻典

翻典者,即反用以前之典故,使产生意外之效果,如:

贾生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虽说贾谊,却反其意而用之。又林和靖之【自做寿堂诗】:

湖上青山对结庐,坟前修竹亦萧疏;

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

虽说相如,然反其意而用之也。【艺苑雌黄】云:“文人用故事,有直用其事者,有反其意而用之者,李义山诗:‘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虽说贾谊,然反其意而用之矣;林和靖诗:‘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虽说相如,亦反其意而用之矣。直用其事者,人皆能之;反其意而用之者,非学业高人,超越寻常拘挛之见,不规规然蹈袭前人陈迹者,何以臻此”。又如李商隐之【任弘农尉献州刺史乞假归京】诗:

黄昏封印点刑徒,愧负荆山入座隅;

却羡卞和双刖足,一生无复没阶趋。

诗中用万般无奈之口气,“却羡”卞和因献璞玉,而双脚被刖之事,以表明作者不甘奴颜屈膝之意,其实何尝真愿斩足,此亦属翻典之类。

文学是一切艺术的灵魂,不论绘画、音乐、舞蹈都以文学为基础内涵。有文学在里边,可能就是家,否则,可能就是匠。有文学底蕴,才能成家。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462

主题

36万

回帖

96万

积分

分区版主

中国辞赋区总督导兼辞赋鉴赏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961104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发表于 2016-4-3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用典,也就是用事,是一种修辞手法。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为用典。可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思想。用典亦称用事,凡诗文中引用过去之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语言文字,以为比喻,而增加词句之含蓄与典雅者,即称“用典”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诠释“用典”,说是“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即是用来以古比今,以古证今,借古抒怀。用典既要师其意,尚须能于故中求新,更须能令如己出,而不露痕迹,所谓“水中着盐,饮水乃知盐味”,方为佳作。
——学习更明朗!

点评

用典可使文辞妍丽,声调和谐,对仗工整,结构谨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4-4 08:33
用典可减少语辞之繁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4-4 08:29
可借典故之暗示,婉转道出作者之心声,即所谓“据事以类义”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4-4 08:27
前人之言或事,以验证作者之理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4-4 08:25
秉性惊飞茅屋,点击超然赋堂。文含洞庭灵韵,辞曜麓山霞光。闻弦歌而知雅意,醉赋章以和心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43

主题

3万

回帖

1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主助理兼辞赋鉴赏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8943

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4-3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楚剑赋夫 发表于 2016-4-3 15:33
用典,也就是用事,是一种修辞手法。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为用典。可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 ...

:coffee

点评

用典可使文辞妍丽,声调和谐,对仗工整,结构谨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4-4 08:33
用典可减少语辞之繁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4-4 08:29
可借典故之暗示,婉转道出作者之心声,即所谓“据事以类义”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4-4 08:27
前人之言或事,以验证作者之理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4-4 08:25
文学是一切艺术的灵魂,不论绘画、音乐、舞蹈都以文学为基础内涵。有文学在里边,可能就是家,否则,可能就是匠。有文学底蕴,才能成家。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43

主题

3万

回帖

1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主助理兼辞赋鉴赏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8943

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4-3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楚剑赋夫 发表于 2016-4-3 15:33
用典,也就是用事,是一种修辞手法。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为用典。可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 ...

:beer:

点评

用典可使文辞妍丽,声调和谐,对仗工整,结构谨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4-4 08:33
用典可减少语辞之繁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4-4 08:29
可借典故之暗示,婉转道出作者之心声,即所谓“据事以类义”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4-4 08:27
前人之言或事,以验证作者之理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4-4 08:25
文学是一切艺术的灵魂,不论绘画、音乐、舞蹈都以文学为基础内涵。有文学在里边,可能就是家,否则,可能就是匠。有文学底蕴,才能成家。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43

主题

3万

回帖

1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主助理兼辞赋鉴赏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8943

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4-3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楚剑赋夫 发表于 2016-4-3 15:33
用典,也就是用事,是一种修辞手法。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为用典。可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 ...

:share:

点评

用典可使文辞妍丽,声调和谐,对仗工整,结构谨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4-4 08:33
用典可减少语辞之繁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4-4 08:30
前人之言或事,以验证作者之理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4-4 08:25
文学是一切艺术的灵魂,不论绘画、音乐、舞蹈都以文学为基础内涵。有文学在里边,可能就是家,否则,可能就是匠。有文学底蕴,才能成家。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43

主题

3万

回帖

1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主助理兼辞赋鉴赏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8943

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4-3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楚剑赋夫 发表于 2016-4-3 15:33
用典,也就是用事,是一种修辞手法。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为用典。可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 ...

:v:

点评

用典可使文辞妍丽,声调和谐,对仗工整,结构谨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4-4 08:34
用典可减少语辞之繁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4-4 08:30
前人之言或事,以验证作者之理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4-4 08:25
文学是一切艺术的灵魂,不论绘画、音乐、舞蹈都以文学为基础内涵。有文学在里边,可能就是家,否则,可能就是匠。有文学底蕴,才能成家。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43

主题

3万

回帖

1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主助理兼辞赋鉴赏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8943

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4-3 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楚剑赋夫 发表于 2016-4-3 15:33
用典,也就是用事,是一种修辞手法。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为用典。可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 ...

:coffee

点评

用典可使文辞妍丽,声调和谐,对仗工整,结构谨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4-4 08:34
用典可减少语辞之繁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4-4 08:30
前人之言或事,以验证作者之理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4-4 08:25
文学是一切艺术的灵魂,不论绘画、音乐、舞蹈都以文学为基础内涵。有文学在里边,可能就是家,否则,可能就是匠。有文学底蕴,才能成家。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43

主题

3万

回帖

1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主助理兼辞赋鉴赏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8943

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4-3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楚剑赋夫 发表于 2016-4-3 15:33
用典,也就是用事,是一种修辞手法。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为用典。可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 ...

:cake

点评

用典可使文辞妍丽,声调和谐,对仗工整,结构谨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4-4 08:34
前人之言或事,以验证作者之理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4-4 08:25
文学是一切艺术的灵魂,不论绘画、音乐、舞蹈都以文学为基础内涵。有文学在里边,可能就是家,否则,可能就是匠。有文学底蕴,才能成家。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43

主题

3万

回帖

1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主助理兼辞赋鉴赏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8943

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4-3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楚剑赋夫 发表于 2016-4-3 15:33
用典,也就是用事,是一种修辞手法。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为用典。可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 ...

:pesi:

点评

用典可使文辞妍丽,声调和谐,对仗工整,结构谨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4-4 08:34
前人之言或事,以验证作者之理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4-4 08:26
文学是一切艺术的灵魂,不论绘画、音乐、舞蹈都以文学为基础内涵。有文学在里边,可能就是家,否则,可能就是匠。有文学底蕴,才能成家。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43

主题

3万

回帖

1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主助理兼辞赋鉴赏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8943

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4-3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楚剑赋夫 发表于 2016-4-3 15:33
用典,也就是用事,是一种修辞手法。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为用典。可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 ...

:coffee

点评

用典可使文辞妍丽,声调和谐,对仗工整,结构谨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4-4 08:34
前人之言或事,以验证作者之理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4-4 08:26
周一快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4-4 00:38
文学是一切艺术的灵魂,不论绘画、音乐、舞蹈都以文学为基础内涵。有文学在里边,可能就是家,否则,可能就是匠。有文学底蕴,才能成家。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6 05: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