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赋
(律赋,以“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为韵)
鸿开广府,雄矗南天。当地势之拱处,有学宫之盛焉。珠水经流,载千秋之胜概;白云擘脉,滋多士于昔年。及后中山奠业,邹鲁履前。救国图存,以励扶危之志;培才播化,乃召济世之贤。或谋武策,或赋文篇。信研修之有所,施教化而罔愆。故得新学之始,可誉近世之先。
昔者时逢国难,光怒长庚(1)。择定石牌,初承杏坛之业;复迁康乐,后继大雅之声。且国父所倡:学于广博,励以精诚。审问而思慎索,辨察则致笃行。故能敦礼乐,育精英。古今融炼,中外尽呈。是以广厦愈千,难谓鸿庠之大;然而胸怀只一,可容学海之宏。故持训诫之在望,感钦敬而犹生。
夫康乐园者,威重一隅,形张四维。感永芳之巨业(2),仰国父之宣慈。铜像巍巍,遥指北斗;荣光奕奕,宝镇南箕。蒙人和而云楼蔚岳,揽嘉况则灵韵繁滋。于是搜胜景,探瑰奇。醉于花月,托以咏辞。凤铎画彩,飞扬霞表;琼华碎碧,焕烂阶墀。达于荣光,我则临风把盏;游于十友,我则寻壁题诗(3)。况复馨风一脉,翠叶千枝。缤纷芳华,时飞时散;错落榕厦(4),乍合乍离。可以漫挥麈,闲敲棋。叹乎盛矣,乐而赏之。
念彼教化,尊惟孙公。开前瞻以远见,泽今世而德崇。后生则克难排阻,慎始图终。笃德行之由义,持大道之为公(5)。设医稽古,由理推工。或致化以有道,或格物于无穷(6)。其器也,则气磁热化;其象也,则力电声功(7)。识刑律于公允,考文史于鸿蒙。访容庚之故迹,览寅恪之论丛。是则方家之流齐聚,秘阁之库俱充。优游则畅,濡染而聪。明吾身之重任,进世界于大同。泛学海于罔极,慨浩然于斯风。
是故且恒一志,何谓多艰。皓首以追往圣,少壮非居等闲。虽道阻而愈勇,当峰危而力攀。势吞珠水,气震云山。
至若怀士留辉,伫聆训谟;惺亭驱步,长缅英豪(8)。承中山之遗训,炼壮魄以铸陶。劝学敦行,兴吾华以永志;强国戮力,发吾辈之廪操。彰武略,示文韬。经邦纬世,布政挥毫。故能焕陈容,开新学于鸿渐;生大雅,共阳春之曲高。
于是振宫商,扬角徵。蹈中庸,垂青史(9)。履仁履信,论道访贤;立功立言,焚膏继晷。幸托龙门,以待跃鲤(10)。念昔者寒窗,总赖诸士操持;今之懋业,斯成满园桃李。乃叹曰:国父之鸿勋,德比云山;康园之学子,襟连珠水。
噫嘻!九秩华诞,百年烈光(11)。树俊才于众盛,施化雨其斯皇。是追麟道,纵隔参商(12)。乃可腾虎步,起龙骧。诗书薇映,礼乐孔彰。继往贤之信善,开来学而允臧。于今共图鹏程,南溟正举(13);且待吾辈,来日方长!
【题解】
本赋为律赋,依《平水韵》,以“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为韵。
【注释】
(1)光怒长庚:即太白金星发光,在古代寓意战争开始。
(2)永芳:引中大永芳堂典故。
(3)荣光:即荣光堂。 十友:即十友堂。
(4)榕厦:榕树,因其高达茂密,望之若大厦,故名。描绘中大榕树美景。
(5)持大道之为公:即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理想。
(6)致化:即化学。 格物:清末称西洋自然科学为“格物”。
(7)此处描绘各种科研仪器、设施。
(8)怀士留辉:指孙中山当年在怀士堂发表演讲的典故。
惺亭:引纪念烈士而修筑惺亭的典故。
(9)蹈中庸:因中大校训来源于《中庸》,故引此典故。
(10)引大禹凿门和鲤鱼登龙的典故。
(11)2014为中大90周年华诞,而办学历史已逾百年。
(12)参商:参星在西,商星在东,此出彼没,永不相见。此处用以形容虽然达成教育的目标像参星和商星隔得那样远,但是人心所向,也会追随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