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王泽生 于 2014-8-17 18:45 编辑
速记:七月廿二的雨
(2014-8-17下午5点半)
1.
8月17日早1点半,下小雨了,噗噗啦啦的,下的不小呢。醒来时候就黑着,不见一颗星,小城这一带街口灯火辉煌。不一会,闻到一声细雷,还空档了一小会,才湿漉漉点点滴滴,刷湿了地面。下起来,窗外动静不小呢,噼噼啪啪,砸得楼体咚咚,咚咚,直聒耳根子。
小雨平息了,但阴森森的,小鬼獠着牙。早4点天亮又下上了,天气像洗了的衣裳没拧干水,一个劲湿淋淋的,滴滴嗒嗒。小雨转中雨了啊,持续到早5点还不见停,这已经算是身段很长的雨了。南天泛白了,云放空了一些,东天冒红了,隔着云,成了乌涂涂的红云。窗子上着了哈气,天冷了,这是秋雨,失魂般的凉意袭人。早6点,老天爷又筛豆子了,下上雨了,唔唔的,像电动剃须刀的动静。这鬼天气,中雨摇身一变,成大雨了。8月的雨,缠绵悱恻。
早7点,云散了,几抹撇在城外,秋阳明丽,光线超越了一切,天空透清的亮。地上漫着干净的感觉,这一季的雨水冲掉了所有灰尘,水泥地面跟清洗了似的。但在乡下,再这么下雨,豆子熟了的时候,就是“埋汰秋”了。就是割地时候,有泥巴粘到作物上,豆子打出来,豆粒沾了土,土兮兮,色泽难堪。
2.
今天中午,大大的晴天,白云朵朵城头上,景象好美。下午5点,我小区南北,忽然爆竹连续响起,不知今天什么有说道,值得如此联排鸣放。雨后了,响晴,爆竹声刺破了清冷,这样的秋,叫响秋。
直到5点半,鸣响还不断,已然不是什么大酒店的婚宴礼炮了。因为有独立的个体,双响子那样,古代出征,杀出辕门的那种炮声——这个,我从刘兰芳评书里知道的。爆竹声,散散落落,此起彼伏,一时间,小城遍地雷鸣。原来,今天是财神节啊,那些商家官员权贵们,在祈祷呢。这些该死的爆竹,贫富差异的噪音,哔哔啵啵,硿硿咚咚,直刺耳膜。
我以为响一响就罢了,可一潮潮的来劲了,竟成潮喷了。炸响的,后来居上,礼炮那样齐鸣。人们真执着,多么崇拜财神爷,人心真虔诚。今天是个好日子,人们火老鼠一样,惊着了似的,毛愣愣的了。火老鼠就是尾巴拴棉花团,蘸了油的,点着了,乱蹿。
此刻,爆竹如潮了,燕子沉静的归巢。东城外,云潮雪山一样翻首,是林海奔腾的气浪,残留着云头的辉煌,是余晖。西北上,一带紫霞,横亘大地之上,落日蕴含霞中,火红静谧,一种留恋之美顿生。
秋红里,爆竹腾空,黄昏里的最高潮正在到来。盂兰节的纸灰还未散尽,财神节又闹腾开了,真是酒瓶子装新酒,强化了对运气的那种迷信感。这年头,为了钱,人们大可以不顾惶恐,大可以承受爆竹之外的任和不良痛苦。这样的秋,叫“金秋”,名符其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