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傲啸客 于 2016-2-14 20:47 编辑
茶 经 楼 赋
汪东君于2013年11月于多伦多(790字)
天才门户,茶圣故乡①。东连吴越,西襟巴蜀;北望中原,南控潇湘。史册彪乎懿伟,民风笃乎淳良。记南齐八友聚竟陵,迎佛光于方乐;蒙大隋文帝敕龙盖,传舍利至西江②。立竟陵之学派,著陆子之文章③。义河东渐,遗义字于村野;柘水西来,引柘丝入棉庄。承佛山之瑞气,五华集胜;导汉水之清波,百里流光④。庆革新铸就清嘉大业,喜开放招来中外豪商。人民富乎昌盛,事业兴乎辉煌。
岁当癸巳,景著秋妆。茶经楼就,六羡歌方。传市府出公示,为经楼征赋章。鸿儒毕至,登楼顶兮渐入重霄而并昭星月;冠带莅临,入阁中兮初尝茶韵而笑话君王。廊檐九级,非鬼斧神工难成其盛;轩牖万千,纵能人巧匠休说其详。采东海明珠兮分辉四壁,借银河星斗兮呈列两旁。雕梁画栋,有瑶枢任星拱;接地摩天,开玉宇引云祥。飞鸟不去,怕惊蜃楼海市;茶香飘来,幻出羽衣霓裳。实仙人之遗物,佐丹青以幻化;当平步于青云,骑白鹤而高翔。移琼楼碧水,复别业青塘⑤。疏两湖而浚三世,泽四野而滋八荒。塑鸿渐像兮共景仰,葺雁叫关兮并弘彰。九曲仙歌兮唱于亭阁,满楼金碧兮耀之荆襄。四水镜天兮长招日月,百年风物兮尽入壶觞。凝目静观,觉壁上茶经之妙涵天地;潜心临贴,悟字间龙凤之笔越常纲。陆子凝眸,望桥边之古雁;状元下马,享泉眼之余芳。瑶池阿母,颁玉帝之圣旨;月里素娥,献广寒之琼浆。借一楼之雄峙,俯两湖之寒碧;净三寺之梵行,品四季之茗香。禅语涓涓,传西塔寺中流水之韵;茶香袅袅,绕桑苎庐上紫霞之光⑥。
重读茶经,蕴千言之骈俪;新征辞赋,留万国之章篇。振衣楼顶,掩银汉之星月;濯足湖心,荡水中之昊天。阅石家河文化,感男儿之任重;参雁叫街衍繁,叹沧海之变迁⑦。荣尊域外,永笃归鸿之志;落拓江湖,亦争报国之先。亭阁临风,笔览苍凉,何人得会《六羡》意?湖洲论道,心怀忧乐,陆子曾经《四悲》连。精行求是,俭德修真,淡泊一生操守;学究古今,茶和天下,经书三部圣贤。名利红尘几许?禅茶化外霞烟。西塔向佛,借菩提斩心底无名之火;长汀寻梦,启智慧攀禅宗顿悟之巅⑧。伴三杯佳酿于亭榭,神游方外;领一袭秋风于湖舟,哦咏其间。物我两忘,神韵俱仙。
噫呼!登楼赋韵,感慨万千;茶经缮治,浮想联翩。高歌寄意,浩气凝笺;天门开启,大梦无边。
歌曰:陆边星宿惊鸿渐,羽上禅衣化圣贤。
茶引仙风天地韵,经牵上国古今缘。
注:
① 天门人连中状元,皇帝赞曰:真天才之门开也,故名天门(1977年恢复高考后常获状元县称号),系茶圣陆羽故乡。 陆羽字鸿渐,传为弃婴,鸿雁于雪地以翅相护并长鸣,为西塔寺僧人收养,故雁叫关、古雁桥、鸿渐街、文学泉为其发现地和读书处。陆羽后著《茶经》,成为茶圣、茶仙,《六羡歌》《四悲诗》为其著名诗篇。
② 南齐竟陵王萧子良开西邸,招文学,高祖萧衍与沈约、谢眺、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并游焉,号曰“竟陵八友”。《续高僧传•卷二》、《隋东都上林园翻经馆沙门释彦琮》载:隋文帝仁寿次年(公元602年)正月二十三日下诏书,继选五十三州再立灵塔。当时之复州(天门)方乐寺、并州开义寺等名刹入选皇诏钦定置舍利灵塔”、“又敕送舍利于复州方乐寺,今名龙盖寺也(后改名西塔寺)”,此天门西湖(西江)覆釜洲上西塔寺之由来。
③ 竟陵派是明代后期文学流派,主要人物钟惺、谭元春都是竟陵人。
④ 佛祖山、五华山、汉水、义河、柘水均为天门著名山水。
⑤ 青塘别业:陆羽住宅名。 ⑥ 桑苎庐:陆羽少年居所。
⑦ 位于天门的石家河文化遗址距今约4000多年。 ⑧ 长汀河横贯天门。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