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康志煌 于 2015-11-12 21:39 编辑
瑶池玉液,画殿琼浆。千年述史,万里飘洋。首冠国酒,鼻祖酱香⑴。三征赤水,四射红光⑵。温湿谷地,净美茅乡。微元富,水土良⑶。封泥大瓮,投料重阳。加小麦,浸高粱。多曲少谷,复馏陈藏⑷。莹莹满斗,蔼蔼空觞⑸。幽醇细腻,雅厚绵凉。闻风十户醉,开盖百村芳。有自然之诺,无污染之伤。多吃不损,少饮弥康。 汉武甘枸酱,唐蒙使夜郎⑹。贵府堆蜀货,茅台聚秦商⑺。丝绸辟路,偈盛烧房⑻。三茅并,一主扛⑼。郑珍荐口,陈毅引吭⑽。赠中华厚礼,开世界晴窗⑾。创“和平宴”,推大统邦⑿。世博摔酒,华夏获章⒀。调金质,朝首尝⒁。烧白邸,美统慌⒂。参会名瑞士,签约醉铁娘⒃。 金杯百载,玉质八方⒄。四魁五冠,三高三长⒅。风华绝世,玉品满堂⒆。高超技艺,特定包装。四部真验,三层伪防⒇。咂呵抿,互益彰(21)。调志趣,沁肝肠。独酌百盏,对饮一缸。李白眷眷,苏轼洋洋。赞曰:环宇之傲,祖国之煌。爱吾国粹,宏我酒王。
一、说明: 1正文共288字(不含标点和注释符)。 2首段讲茅台镇地理特点、茅台酒的地位、工艺,色味、质量等。第二段讲茅台镇及茅台酒的文人历史。第三段讲茅台酒的荣誉、包装、品法、加以联想,赞美,激励国人宏扬国粹。
二、注释: ⑴【首冠gūan】第一。 ⑴【三征赤水】1935年红军长征在茅台镇三渡赤水。【红光】红色革命的光辉。 ⑶【微元】微量元素。 ⑷【多曲少谷】用曲量多于原料。【复馏陈藏】要经两次下料、九次蒸煮、八次摊晾加曲、七次取酒,长达一年,再陈贮三年以上,勾兑调配,然后再贮存一年,共近五年。 ⑸【莹莹】酒液纯净透明。【蔼蔼】香气浓烈貌。【蔼蔼空觞】空杯留香大,久而不散。 ⑹【汉武甘枸酱,唐蒙使夜郎】公元前135年,汉武帝令唐蒙出使南越,唐蒙饮到南越国(今茅台镇所在的仁怀县一带)所产的构酱酒后,将此酒带回长安,受到汉武帝的称赞,并留了“唐蒙饮构酱而使夜郎”的传说。【甘】通“酣”,嗜好、爱好。 ⑺【贵府堆蜀货,茅台聚秦商】司马迁《史记》中记载,明清之际,茅台地区作为重要航运码头,又呈现出“秦商聚茅台,蜀盐走贵州”的盛况。 ⑻【丝绸辟路】唐宋以后,茅台酒逐渐成为历代王朝贡酒,通过南丝绸之路,传播到海外。【偈盛烧房】1704年,“偈盛烧房”将其产酒正式定名为茅台酒。 ⑼【三茅并,一主扛】1951年,政府通过赎买、没收、接管的方式将成义(华茅)、荣和(王茅)、恒兴(赖茅)三家私营酿酒作坊合并,实施三茅合一政策——国营茅台酒厂成立。 ⑽【郑珍荐口】1843年,清代诗人郑珍咏赞茅台“酒冠黔人国”。【陈毅引吭】陈毅有诗:“金陵重逢饮茅台,万里长征洗脚来。深谢诗章传韵事,雪压江南饮一杯。” ⑾【赠中华厚礼,开世界晴窗】建国以来,茅台酒都被当作国礼,赠送给外国领导人,打开中国通往世界的明亮窗口。 ⑿【创“和平宴”,推大统邦】2013年,季汉生发明能同盛二酒的“和平宴”创意酒壶。茅台酒与金门高粱酒被装在作为和平信物、国礼的“和平宴”中,用于推动世界和平发展、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系列活动。 ⒀【世博摔酒,华夏获章】1915年,茅台酒参加美国旧金山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近尾声时,中国酒都没评上。中国代表佯装失手,摔了瓶茅台酒。浓香征服了评委。因金奖第一名早已定下,就把茅台酒排在第二名。 ⒁【调金质,朝首尝】毛主席打电话调获金质奖的1952年生产的茅台酒,送给朝鲜首相金日成。 ⒂【烧白邸,美统慌】1972年2月底,尼克松与周恩来签订中美上海《联合公报》后返回华盛顿。他想让女儿领略茅台酒的厉害,就学周总理燃酒,因用量多,结果火越烧越旺,全家惊慌,奋力扑救才避免火灾。【白邸】指白宫。 ⒃【参会名瑞士】1954年4月,周恩来参加日内瓦会议。在招待会上,茅台酒以其优秀的品质,赢得一致好评。【签约醉铁娘】1984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在北京举行香港问题签字仪式后,被称为“铁娘子”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多喝了几杯茅台,下台阶差点摔跤。 ⒄【金杯百载】2015年是茅台酒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100周年。【玉质八方】销往世界各地的茅台酒的品质都非常好。【玉质】质如美玉。 ⒅【四魁五冠】茅台酒蝉联国内金奖五连冠,连续荣获四次国际金奖。【三高三长】茅台工艺的特点为“三高三长”。“三高”指高温制曲、高温堆积发酵、高温馏酒。“三长”指基酒生产周期长、大曲贮存时间长、基酒酒龄长。 ⒆【风华绝世】茅台酒品牌名“绝世风华”,因平仄需要写成“风华绝世”。 ⒇【四部真验】饮用茅台酒有“开封验其真、荡香观其色、咂香品其味、空杯嗅其香”等四部曲。【三层伪防】茅台酒使用了三层防伪:一是圆形五星齿轮麦穗或飞天的镭射标志;二是意大利引进的防盗盖;三是从美国3M公司引进的水印反射标签。 (21)【咂呵抿,互益彰】品茅台酒有三式:一为抿、二为咂、三为呵。因平仄需要写成“咂呵抿”,三式配合相得益彰而各有其趣。 2015年8月1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