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沁园春·赞桂海潮
滇岭云开,苍穹梦起,少年志昂。
忆神舟惊世,心驰霄汉;寒窗砺剑,笔著华章。
九载攻书,异邦究理,智略才思冠四方。
归新邑,忙育桃栽李,志在兴邦。
今朝展翅翱翔,破云雾、豪情贯昊苍。
看舱中探奥,从容自若;星间逐梦,笃定疏狂。
半载巡天,功成返地,笑对山河意气扬。
期日后,再扶摇直上,续写荣光。
逐梦星河:桂海潮传
在彩云之南的施甸县,一个小男孩时常躺在山坡上,望着头顶那片浩瀚苍穹,心中满是对宇宙的遐想。彼时的他,或许未曾料到,多年之后,自己真的能冲破云霄,触摸星辰。这个小男孩,就是桂海潮。
2003年,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让正在读高二的桂海潮热血沸腾。“我也想飞上太空!”一颗梦想的种子,就此在他心底种下。两年后,凭借优异成绩,桂海潮以施甸县理科第一名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从那时起,他开启了逐梦航天的征程。
大学的学习并不轻松,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远超高中。面对全新的知识体系,桂海潮也曾迷茫,但他没有退缩,而是一头扎进书本和学术研究中。9年时间,他本硕博连读,顺利拿下工学博士学位。此后,他又前往加拿大约克大学、瑞尔森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在国际顶尖期刊发表近20篇SCI学术论文,成为该领域的佼佼者。2017年,31岁的桂海潮回到母校北航,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8年,国家启动第三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桂海潮毫不犹豫地报名。这意味着他要走出舒适区,迎接未知挑战。从约2500名候选对象中脱颖而出,成为第三批18位预备航天员中的4名载荷专家之一,桂海潮付出了巨大努力。
成为预备航天员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是更为严苛的训练。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中,8个G的过载量如同难以逾越的高山,转椅训练后的天旋地转,沙漠野外生存挑战,睡眠剥夺试验……每一项都考验着他的身体和意志极限。但桂海潮从未想过放弃,他不断请教教员、课后加练,逐渐适应并达到一级水平。
2023年5月30日,是桂海潮人生中最为闪耀的时刻。他与景海鹏、朱杨柱组成神舟十六号飞行乘组,搭乘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升空。坐在火箭中,他的心率和平时无异,专注而坚定。在太空的157天里,他出色完成空间科学实验载荷的在轨操作等任务。同年10月31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他圆满完成使命。
从大山里的放牛娃,到翱翔太空的航天员,桂海潮用坚持与热爱,诠释了梦想的力量。如今,回到校园的他,继续投身教学科研,为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培养更多人才,同时时刻准备再次出征,向着更深邃的宇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