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2|回复: 6

清 明

[复制链接]

5178

主题

4万

回帖

18万

积分

副首版

大别山峰和楚韵淮风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89958
发表于 2025-4-3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     明
李俊文
漫天细雨入清明,每忆亲尊故里行。
柳岸兰亭听草色,桃源杏谷踏花声。
难归客路茶歌杳,未拜家山牧笛横。
系世蟠根仙李茂,新枝旧叶万方情。

5178

主题

4万

回帖

18万

积分

副首版

大别山峰和楚韵淮风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89958
 楼主| 发表于 2025-4-3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里快​整体赏析  这是一首清明时节的感怀诗。诗人通过描写清明时节的雨景、回忆故乡的情景,抒发了思乡念亲以及对家族传承的感慨之情。 ​诗句分析  ​首联 “漫天细雨入清明,每忆亲尊故里行。” 首句点明了时间是清明,细雨纷纷是清明典型的景象。“漫天”描绘出雨的范围之广,营造出一种迷蒙的氛围。第二句“每忆亲尊故里行”,直接点明在这样的节日里,每每回忆起亲人就想要到故乡去。“亲尊”指代亲人长辈,体现出对亲人的敬重。 ​颔联 “柳岸兰亭听草色,桃源杏谷踏花声。” 此联描写故乡的美好景色。“柳岸兰亭”“桃源杏谷”都是富有诗意的场景,柳树成荫的岸边、长满兰花的小亭,桃花源般的山谷和杏花盛开的山谷。“听草色”“踏花声”则是通感的手法,将视觉的草色和听觉的花声相结合,生动地表现出在故乡与自然亲密接触的美妙感受。 ​颈联 “难归客路茶歌杳,未拜家山牧笛横。” 这一联写出了不能归乡的遗憾。“难归客路”表明自己身处他乡,难以踏上归乡之路,“茶歌杳”可能是说故乡的采茶歌已经遥远难闻。“未拜家山”直接表达未能到家乡的山上祭拜亲人,“牧笛横”描绘出家乡可能有的牧笛悠扬的景象,更衬托出自己不能归乡的惆怅。 ​尾联 “系世蟠根仙李茂,新枝旧叶万方情。” “系世蟠根”表示家族世系像蟠曲的树根一样传承不断,“仙李”可能指代家族姓氏(如李白家族有“仙李盘根”之说,这里假设为姓氏相关的意象)。“新枝旧叶”象征着家族的新老成员,表达出家族传承之情蔓延万方的广阔情怀,既有对家族传承的自豪,也有对家族亲人的思念在家族情感中的凝聚。 ​艺术特色  ​情景交融:诗中既有清明细雨等景象的描写,又融入了诗人对亲人、故乡的思念之情,如“漫天细雨入清明,每忆亲尊故里行”,景中含情,情因景生。 ​用词讲究:“听草色”“踏花声”等表述新颖独特,运用通感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意象丰富:诗中运用了“柳岸”“兰亭”“桃源”“杏谷”“茶歌”“牧笛”等众多意象,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构建出了富有诗意和情感深度的画面。速回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78

主题

4万

回帖

18万

积分

副首版

大别山峰和楚韵淮风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89958
 楼主| 发表于 2025-4-3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的,我现在要分析用户提供的这首题为《清明》的诗,作者李俊文。首先,我需要通读全诗,理解其内容和结构。然后,从诗歌的意象、修辞手法、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最后总结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和主题思想。

首先看题目《清明》,这是中国传统节日,通常与扫墓祭祖、踏青等活动相关,所以诗中应该会涉及这些元素。接下来看作者李俊文,可能是一位现代诗人,但名字比较常见,暂时无法确定具体背景,可能需要通过诗歌内容来推测。

第一句:“漫天细雨入清明”,点明了时间和天气,清明时节雨纷纷,符合传统意象。“漫天细雨”营造出朦胧、湿润的氛围,为全诗定下基调。

第二句:“每忆亲尊故里行”,“亲尊”指亲人长辈,“故里行”说明回到故乡。这句表达了在清明节回忆亲人并回乡的情景,带有怀念之情。

第三四句:“柳岸兰亭听草色,桃源杏谷踏花声。”这里用了许多自然景物,柳岸、兰亭、桃源、杏谷,都是典型的田园风光,可能象征着故乡的美景。“听草色”“踏花声”将视觉转化为听觉,增强了画面感,表现出诗人在自然中漫步的情景,可能有对逝去亲人的追思,同时也有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第五六句:“难归客路茶歌杳,未拜家山牧笛横。”“难归客路”暗示诗人因故不能回家,只能在外漂泊,“茶歌杳”可能指家乡的茶歌渐渐远去,难以听到;“未拜家山”则直接表达未能亲自上山祭拜的遗憾,“牧笛横”描绘了乡村的宁静,但同时也带出一丝凄凉,因为无法参与其中。

第七八句:“系世蟠根仙李茂,新枝旧叶万方情。”“系世蟠根”比喻家族世代相传,根基深厚;“仙李茂”可能用典,如李白被称为“谪仙人”,或者指李树繁茂,象征家族兴旺。“新枝旧叶”则体现了新旧交替,生命延续,“万方情”表达了无论身在何处,对家族和故土的情感始终相连。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清明时节的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思乡、怀旧以及家族传承的主题。结构上,前两联写景叙事,后两联抒情议论,层次分明。语言方面,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仗工整的句子,如“柳岸兰亭”对“桃源杏谷”,“难归客路”对“未拜家山”,增强了韵律感。此外,用典自然,如“仙李”可能暗含家族荣耀或文化传承,使诗歌更具深度。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地方可能需要进一步推敲,比如“仙李茂”的具体含义,是否与李白有关,还是单纯形容李树的茂盛。另外,“茶歌杳”中的“茶歌”是否有特定文化背景,也需要考虑。不过整体而言,诗歌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能够引起读者共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万

主题

104万

回帖

384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总版主兼大别山峰和《中华诗人》杂志社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84914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5-4-3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词句畅达,寄寓深远,铺陈有序,彰显功力。赏学问好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万

主题

104万

回帖

384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总版主兼大别山峰和《中华诗人》杂志社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84914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5-4-3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词句畅达,寄寓深远,铺陈有序,彰显功力。赏学问好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万

主题

104万

回帖

384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总版主兼大别山峰和《中华诗人》杂志社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84914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5-4-4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笔流畅,佳作耐品,彰显功力。赏学问好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万

主题

104万

回帖

384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总版主兼大别山峰和《中华诗人》杂志社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84914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5-4-4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笔流畅,佳作耐品,彰显功力。赏学问好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18 00: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