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巳节记(骈文)
子墨
欣逢上巳,泝溯本根。伏念轩辕①,原为诞辰之日;恩怀宗族,列从祭祀之风。悦周公礼乐而知,读鲁史春秋而省。古贤宴饮,曲水流觞②。临元巳之辰,慕三春之境。轨途齐轸③,脩禊④阳滨⑤。祈愿禖坛⑥,续子孙之繁衍;祓濯⑦畔浴,祛污垢而淑清。乐于季月春,情缘节。踏青郊外,依柳河边。听之林里鸟鸣,步之乡间故道。启于灵犀一点,生之志欲满怀。
观夫绿意漫山,慧光宜景。清微淡远,姝美幽芳。灼灼山花,宛态依心候意。娇娇柳媚,殊姿凝碧含情。诱起馨风,秉承翠樾⑧。花光明澈,含红杏之轻柔;意念晨飞,有粉桃之艳冶。故而招媚蝶,引流蜂。澹澹晨光,沐芳香而润目;茫茫碧野,留倩影乃消魂。疑入之武陵村,如逢之汉阴老⑨。黄莺喉啭,垂杨拂之溪边;闲客声频,嫩蕊红于陌上。抱元机而绮季,两鬓留香;从薰意之佳辰,满林还翠。媚娇艳别,粉白红间。盈盈娇女而欢,绰绰芳心而动。
稽夫夭桃乱目,媚柳传情。惨绿年华,洒落三春韵事,飞扬义趣,风流一弄尘襟⑩。猿马⑪驰狂,尘途寥远。草坪盈露,妃色明眸。嫩蕊羞桃,柳鬓随风曳影;晴枝渐杏,爱香依约留霞。于是踏青茵,迎朝日。拂袖轻曼而舞,悦颜愉色而生。思绪飘摇,闲情佚荡。执着粉红之恋,掬英缄唇⑫;散舒绿叶之情,折枝在手。川原辽阔,碧霭焉然。寥语舒怀,允诺芬芳之虑;一腔郁闷,愍怜鬟影而焦。鹤散⑬偶闲,情飘苏软。借郊游而取乐,凭趣妙而安怡。
若夫绿惹玩心,红炫醉目。碧柳垂丝钓景,娥眉弄态迷风。妙墨丹青,本已融乎芳草;清诗韵妙,自当贯乎闲云。些许甘霖,飘洒群峦而耸翠⑭;一蓑烟雨,蒙笼旷野而妆新。堪居仙苑乃独尊,留宿桃源而满志。缔之硕丰大梦,呈之蓬勃生机。闻草气之香,悠然化境;嗅杏坛之墨,洒脱长笺。清俗垢之尘,载灵空之秀。野鹤飞于远际,闲云卷于天空。此乃景归诗,情入画。人行塞北,意落江南。蝶梦悠长,痴心醉远。堪诉锦霞⑮之愿,犹怀乡里之情。只缘欣慨难禁,故此兴文而赋也。
注释:
①轩辕:传说中的古代帝王 黄帝 的名字。 姓 公孙 , 居于 轩辕之丘 , 故名曰 轩辕 。亦借指中华民族。鲁迅 《集外集拾遗·诗》: “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 轩辕 。”
②曲水流觞:古代习俗, 每逢夏历三月上旬的巳日( 三国 魏 定·夏历三月初三日), 水边相聚宴饮, 可祓除不祥。 后人仿行, 于环曲的水流旁宴集, 在水的上流放置酒杯, 任其顺流而下, 杯停在谁的面前, 谁就取饮, 称为“流觞曲水”。 《兰亭集序》: “又有清流激湍, 映带左右, 引以为流觞曲水。”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 “三月三日, 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 为流杯曲水之饮。”亦省作“ 流觞 ”。
③齐轸:犹并驾。汉 张衡 《南都赋》: “于是暮春之禊, 元巳之辰, 方轨齐轸, 祓于阳濒。”
④脩禊:古代于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到水边嬉戏采兰, 以驱除不祥, 称为“脩禊”。
⑤阳滨:亦作“阳濒”。水之北岸。 古代祓禊之处。《文选‧张衡<南都赋>》: “于是暮春之禊, 元巳之辰。 方轨齐轸, 祓于阳濒。”李善 注: “《续后汉书》曰: ‘三月上巳, 宫人皆禊于东流水上, 祓除宿垢疾也。 ’”
⑥禖坛:古代为祭禖神所设之坛。宋 苏轼 《帖子词口号》: “茧馆乍欣蚕浴后, 禖坛犹记燕来时。”
⑦祓濯:除垢使洁;清除污毒。晋 张华 《太康六年三月三日后园会》诗: “合乐 华池 , 祓濯清川。”
⑧翠樾:绿荫。 宋 陆游 《乌夜啼》诗之六: “园馆青林翠樾, 衣巾细葛轻纨。”
亦指成荫的绿树。宋 道潜 《子瞻赴守湖州》诗: “扬帆渡 江 来, 洗眼惊翠樾。”
⑨汉阴老:典出《庄子集释》。简释:忘机,喻思想纯朴,与人交往没有机心。唐李商隐《赠田叟》:“鸥鸟忘机翻浃洽,交亲得路昧平生。”汉阴灌喻心地纯朴无机心。明何景明《立春日作》:“心存汉阴灌,躬学南阳耕。”
⑩尘襟:世俗的胸襟。 唐 黄滔 《寄友人山居》诗: “茫茫名利内, 何以拂尘襟。”
⑪猿马:心猿意马。出自汉代道典《参同契》。形容心思不专,变化无常。
⑫缄唇:谓闭口不言。
⑬鹤散:悠然自得貌。 鹤态闲散自适, 故称。唐 白居易 : “草讶霜凝重, 松疑鹤散迟。”
⑭耸翠:形容山峦、树木等高耸苍翠。
⑮锦霞:色彩鲜艷的云霞。 唐 韦渠牟 《步虚词》之十六: “雾縠笼绡带, 云屏列锦霞。”亦喻灿烂似锦的繁花。 |
|